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让食品安全之路越走越顺畅

甘孜日报    2017年06月29日

    ——州食品药品监管局抓食品安全工作纪实

     

          州委书记刘成鸣在超市检查食品安全。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鞠波与州长肖友才,就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相洛检查旅游景区食品安全。

 州政府副州长程静带队检查节前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无小事,群众健康大如天。近年来,全州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州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主动适应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新形式,切实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注重监管、狠抓整治,有效规范了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目前,全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逐步提升,食品生产、经营、消费规模逐年增长,群众对我州食品安全满意度逐年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全州食品安全态势总体向好。

    ■州局宣办

    深化机构改革

    筑牢监管网底

    州食品药品监管局牢固树立“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的理念,在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做到食品药品监管不放松、机构改革多主动、基层队伍勤督导,确保了机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目前,全州18个县(市)已完成食品药品、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机构改革“三合一”,组建了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局)。18个县(市)及325个乡镇都已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全州设立53个基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所,在乡村确定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2000余名。全州食品药品监管“州---村”四级监管网络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基础。

    目前,全州共有64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市场准入资格,有5372家食品流通经营企业、5290家餐饮服务单位、829家保健食品经营店。

    建立诚信体系

    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为确保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州食品药品监管局严举措,狠抓全州食品安全监管。

    落实安全责任。推进食品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和小型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人制度,针对食品安全隐患约谈相关企业及监管部门,推动落实属地政府、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的各方安全责任。

    强化协同联动。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州食安办牵头抓总职能,制定《甘孜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甘孜州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今年以来,先后就结合“三小”条例宣传贯彻,以及农牧区食品安全监管、学校、旅游景区食品安全整治等,组织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检查农贸市场72家次、生猪屠宰场35家次、生猪养殖场66家次,食品生产企业57家次、超市439家次,有力提升全州食品监管水平。

    提升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食品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和食品安全风险研判分析制度,调整充实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队伍”、“食品药品专家咨询组”。

    今年1-6月,相继开展了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药品流通领域专项整治,以及严厉打击经营含“瘦肉精”牛羊肉违法行为等行动。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1.65万余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716份,责令限期整改870家次,约谈食品生产经营户320家次,消除食品药品风险隐患300余起。全州共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35件(其中一般程序立案172件,当场处罚63件),结案215件,没收物品货值金额8.8万元,罚没款168.5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一般程序立案数上升15%。

    完善制度建设

    促进产业发展

    为提升市场监管干部职工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并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和监督检查等措施,使市场监管各项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开创了食品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全面梳理和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流程,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公开透明度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窗口管理,创新服务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为农牧区群众服务水平。今年67日,《甘孜州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标准界定的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办法》的制定,立足于州情实际,解决了我州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监管于法无据的问题,实现了食品监管无盲区。对于规范我州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安全监管行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对食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加速、整合集聚加大的特点,州食品药品监管局主动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与促进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以强服务助推产业发展。结合州内实际,优化审批流程,出台了《甘孜州食品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办证时间由原来的2个月缩短到20个工作日。同时,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全力推动产业富民战略,积极培育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和“圣洁甘孜”品牌,全州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有了新突破,以丹巴、得荣的“葡萄酒”;康定、理塘、色达的“牦牛肉制品”;炉霍的“雪域俄色茶”、乡城、雅江的“野生食用菌”;海螺沟景区“瓶(桶)装饮用水”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初具规模。

    严格执行标准

    狠抓产品检验

    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对行政监督的支撑作用,坚持“在监督中抽验,抽验中监督”的原则。一是切实加强州食品药品检验所的食品药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实验室检验能力,为全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所已陆续参加中检院明胶中“铬”的测定、国家局药用辅料苯甲醇含量测定、广东省药检所尼美舒利含量测定、中检院六味安消胶囊含量测定等四项能力验证。二是突出对食品重点品种、重点单位的监督抽验。今年16月,全州开展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共抽检样品270个批次,样品合格率达100%;全州各县速测共计抽样2178个,总体合格率99.93%。并对131户规模养殖场(户)、32个牲畜定点屠宰场(点)、7个省际间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实施“瘦肉精”抽检,共开展畜产品快速检测 21525头份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民生工程”抽检118批次,协助完成“国抽”抽样250批次。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我们坚信,随着各项法律政策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大,从田间到餐桌,从牧场到厨房,食品安全之路会越走越顺畅。

   

 

  • 上一篇:奋起跻身 快步前进
  • 下一篇:州工商局开展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