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甘孜日报社全体员工赴新兴乡开展结对认亲

《甘孜日报》    2014年01月03日

 


本报党委书记、社长阿连向亲戚赠送礼品。

欢快的舞蹈跳起来。


 

   元旦将至,12月28日,天空飞舞着雪花,天气异常寒冷,本报全体职工利用周末时间来到海螺沟新兴乡与结对亲戚欢庆元旦佳节。
   在认亲现场,跃进坪村村民毛利平拉着本报副总编田杰的手像久别的亲人那样问寒问暖:“前段时间,我爱人得了红斑狼疮综合症,你自己掏钱帮我们买藏药。听说你们要下来,我们一家人都很激动,感谢你为我们一家所做的努力。”
   从去年七月以来,本报与新兴乡288户村民结成亲戚,与跃进坪村、南门关村、麻柳林村、喇嘛沟村四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创。报社党委心系亲戚冷暖,设立了群众工作专项经费,帮助开展农家乐的亲戚制作宣传网页、聘任本报驻村宣传员、向种植户发放《大白菜无公害生产技术30问》手册、帮助村民修路、引水到家、筹备建立养殖协会,被海螺沟管理局评为群众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州群众工作办公室的肯定。
   “你八月份来看望我们的时候,我外出打工去了,老婆在电话里都给我说了。这次来了就在家多耍几天,下午就在哥哥那里吃饭,我们俩兄弟好好摆谈一下。”记者一下车,南门关村的唐玉国大哥就抢先握住了记者的手。
   马鹏对本报职工廖华云说,因他没有技术,收入低。廖华云建议他参加电焊工、钢筋工等培训,因为技术工的收入高。
   从家庭的基本情况谈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彼此的问候到心与心的交流,大家无话不说,无所不谈。
   甘孜日报社干部职工为“亲戚们”准备了温暖过冬的贴心礼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欢迎您到康巴来》、《吉祥的祝福》、巴塘弦子、独唱、独舞……城里和农村的亲戚一起联欢,共叙情谊。
   真心和群众相处,真情帮扶亲戚,截止去年11月,本报背包入驻小组按要求利用双休日看望走访结对亲戚315户794人次,慰问金折合现金15020元。麻柳林村民杨忠奎由于两个孩子患上噬血细胞综合症,单位和职工踊跃捐款37350元,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出捐助倡议。主动看望慰问家里发生不幸的亲戚,帮助亲戚解决实际困难。南门关电站与村民产生矛盾;喇嘛沟村民与架设输电线路施工队发生矛盾,报社党委主动协调解决,村民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
   去年,新兴乡4个村37位能力较强的村民成为报社“驻村宣传员”, 报社对“驻村宣传员”实行年度奖惩考核,有效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宣传员主要向所在村的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定,配合海管局、新兴乡、报社背包入驻小组把各项涉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户到人,解疑释惑,化解矛盾,解决困难。
   跃进坪村原村支部书记熊春刚说:“甘孜日报社党委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0125元,使麻柳林村两条270米的生产道路得到硬化,道路顺畅,村民满意了后顾之忧,生产致富有了奔头。报社‘挂包帮’驻村人员通过与水利部门沟通,年底投资50000元实行管道灌溉、沟渠排涝,工程完工后,种植户们再也不会为灌溉问题大伤脑筋。”
   欢聚的时刻虽然很短暂,大家难舍难分,友情、亲情更加浓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阿连说:“机关的门,该朝哪开?干部的心,该往哪放?推动群众工作全覆盖让我们找到了答案。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我们一定要读懂‘群众期待’,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把满足群众经济利益为重点向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利益为重心的转变,把群众的愿望变成自我加压、开拓进取的动力,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本网记者 周华 马建华 摄)(本网记者 张涛 文)

 

  • 上一篇:我州谋划中藏医药产业发展大计
  • 下一篇:慰问在严冬奋战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