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本网记者 张嗥
“嘎嘎嘎。”9月28日,晨曦微露,王大刚闻着鸡鸣拿着饲料缓步走向养鸡厂。从2015年开始养殖草科鸡起,王大刚就把鸡当凤凰养,不仅悉心照料,还边学边养。5年来,通过辛勤的付出,王大刚从一穷二白的贫困户变身为全村的致富奔康带头人。
王大刚是泸定县加郡乡金洞子村党员,2015年,王大刚在全州1460个贫困村之一的加郡乡,率先发展草科鸡养殖产业,通过传授养殖经验,拓展市场销路,王大刚从贫困党员变身为致富带头人,带动全村36户106名村民脱贫致富。
梦想的实干家
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是现在想未来的事。2015年,对于王大刚来说,梦想仅仅是能够不愁吃、不愁穿。这一年,王大刚80岁的父亲因病瘫痪在床,身为独子的王大刚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当时我在外地打工,家中还有3个孩子,父亲的瘫痪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们家真的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王大刚说,面对巨大的变故,他陷入了既不能外出打工,又要维持生计的两难困境中,很多时候全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就在他举步维艰时,精准扶贫的政策春风吹向落后贫穷的金洞子村,也吹进了王大刚的心。“当时村上宣传政策时,我瞬间就觉得这些好政策是我们全村脱贫的希望。”王大刚告诉记者,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养殖一直情有独钟。“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从小在农村长大,除了会种菜和养点鸡鸭等家禽外,干其他事情始终觉得不自在,但是要把种菜和养家禽做出名堂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大刚说。
“当时大家都对政策持观望态度,很多人有想法,但是仅限于想法,只有王大刚向村里申请养鸡项目。”加郡乡金洞子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村“两委”商议,王大刚成功申请到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养殖草科鸡项目。
“我觉得有想法就要干,政策这么好,不乘着政策的春风,我们何时能脱贫。”王大刚说,为了能办好养鸡厂,他向银行贷款5万元。“我当时一共养了1200多只鸡,这些鸡是我们一家人的希望。”王大刚说。
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奔康还要自己加油干。靠着政策的春风和自己辛勤的付出,王大刚养殖的首批草科鸡出售1000余只,出售鸡蛋2000余个,这为他带来了2万余元的纯收入,让他一举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养鸡的“土专家”
草科鸡因原产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贡嘎山南坡石棉县草科藏族乡而得名,属肉、蛋、药兼用型地方优良鸡种。由于草科鸡采用山林地自然放养,大量采食青草、树叶和昆虫,因而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食补性。
加郡乡金洞子村地处高山半高山区域,全村平均海拔1500米,地形地貌复杂。“在这里养殖草科鸡我也没有把握能养殖成功。”谈到草科鸡,王大刚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草科鸡和一般的土鸡不同,草科鸡野性强,善飞跃、好斗,采食青绿牧草、树叶能力比较强,纯天然,无污染,体型大,体格高昂雄壮,外形羽色亮丽,肉质嫩香,汤鲜味美,具有较好的药用滋补功效。
为了能把独特的草科鸡养好,王大刚购买了大量养鸡书籍,闲暇时间查阅大量养殖方面的资料,积极参加各类养殖技术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他还成为熟知村情、群众信赖、技术过硬的村防疫员,也成了全村养殖方面,特别是养鸡方面的“土专家”。
“当时我就是看到王大刚养了,他先养,我们看了都觉得可以就开始养。遇到困难,他耐心给我们讲解,帮助我们处理,大家关系都很好,我也没有什么收入,养了鸡就有收入,这些都是变化。”加郡乡金洞子村村民廖崇华说,在看到王大刚通过养鸡实现脱贫后,村里大多数人也开启了养鸡模式,但是由于缺少养鸡技术,怎样把鸡养好成为困扰村民们的一道难题。
面对渴望发展致富的贫困群众,王大刚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养殖草科鸡的经验、得失,提供自己疫情防治、饲料调配等全部的“看家本领”。
“周围村民们看到我养得好,他们也开始养,当时我就为他们提供鸡苗,后来又帮他们买饲料,等鸡长大了、下蛋了我就帮他们推销出去。”王大刚说。
通过“土专家”王大刚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金洞子村在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全村村民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致富的组织家
2017年,金洞子村以草科鸡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由村民持股成立合作社并进行扩大生产。通过王大刚的领航带动,两年来实现村集体分红9400元,惠及全村36户106人。
养殖草科鸡不仅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也让大家坚定了致富信心。“2016年5月以来,我们村“两委”商议,村民同意,用产业扶持基金30万元入股村上的两个养殖场,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党员王大刚借贷产业扶持基金1万元、党员扶持资金2万元、扶贫小额贷款资金5万元,村集体经济入股15万元,共筹集资金23万元建成示范养殖场。目前,养殖草科鸡3300余只。”加郡乡金洞子村第一书记尼玛泽仁自豪地说。
“我家用这些资金建起了一个占地20余亩的养鸡场。2016年以来,县环林局还给我家发放鸡苗125只,我家自己又购买了鸡苗3200只,养殖草科鸡3300余只,出栏销售3000余只,实现利润5万元。”王大刚告诉记者,从养殖第一批草科鸡成功后,村民看到了养鸡的前景,通过他的帮助,带动村里20户村民养殖草科鸡,全部实现脱贫致富。
“把村里王大刚这样的贫困党员培养成思想上的‘先进人’、行动上的‘领路人’、技术上的‘明白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有他这样的人在,大家就有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底气。”尼玛泽仁说。
近年来,王大刚先后荣获“康巴英才”“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面对荣誉和好评,他没有骄傲自满,对于发展壮大草科鸡养殖产业,王大刚也有着更远的规划与打算。
王大刚说:“今后我想把我们这个草科鸡养殖规模再扩大,让我们的草科鸡飞出大山,飞到外面的大市场,从而让全村人走上奔康的大道。”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