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田园风光——清明踏青好去处。罗楚凯 摄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清明不仅是祭祀亲人和革命先烈的重要节日,还是人们踏青旅游的大好时节。在开展祭奠活动时,如何讲文明树新风,摈弃陋习、破除封建迷信,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的发生?如何把这一民俗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本报记者结合我州实际,进行了走访调查,扫描了祭祀活动中出现的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现象,通过这些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呼吁人们敬仰亲人和革命先烈,要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倡导开追思会、美化环境、献花等文明祭祀,减少环境污染,崇尚科学,传播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
■记者 杨燕
又是一年清明时,蒙蒙细雨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清明,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俗文化传统之一,通过扫墓、祭祖,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
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在清明节或祭祀的节日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并通过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表达怀念之情,但随之也产生了噪声扰民、污染环境、火灾隐患、纸灰难清理等弊病,这些陈规陋习与当今倡导的环保、文明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近年来,有关部门对祭祀方式给予了规定或限制,将不符合现代精神的旧习俗取消或部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天堂信箱”(墓园免费提供的专用信笺和笔,书写对亲人的怀念,寄托亲情和哀思)、网上祭奠(在祭奠网页上为亲人献花、上香、点烛、献水果、点歌)等文明祭奠方式。
过去清明祭祀,就是烧烧纸钱,献点祭品,放放鞭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了人们,在祭祀活动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祭祀现象也多了起来,有的成捆地烧纸钱,还烧各种“彩电”、“冰箱”、“轿车”、“别墅”,甚至是“丫环”、“美女”,有的选“风水宝地”,大兴土木,不惜毁山林、占良田。那些烧香、烧纸钱,燃放鞭炮的,不小心还会引起山林火灾。每年清明前后,都会发生多起因为祭祀而引发的火灾,去年遂宁发生山火85起,都是因为祭奠引起的。
在康定,清明节前后的一周都是人们扫墓、上坟的时间。康定人上坟的方式也是传统的放鞭炮、烧香、烧纸钱,除了烈士陵园外,康定的很多墓地都是在县城附近的山上,不像外地有专人管理的陵园,因此,对祭奠的管理也只能靠自觉。
“我们家上坟都还是按照旧的传统,要烧香和烧纸钱,但是每次烧完以后,我们都会很仔细地清查一次,看是否有火星。”正在街上采买祭奠用品的康定人王阿姨说,清明的时候山上还比较干燥,如果上坟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山火。其实,在康定像王阿姨这样有防火意识的市民还比较多。
在康定,还有许多外地人,因为老家不是康定的,要祭奠先人选择得最多的还是烧纸钱,烧纸钱的地点也是随意选择,大街边上、楼房的角落里,还有沿河两边都经常能看见烧纸钱的人,“有很多人烧纸钱不注意,河道两边的汉白玉栏杆经常被熏黑,还有一些楼房的外墙边也是。”环卫工李大哥说,这样的行为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还影响了市容市貌。
现在,全国倡导文明祭祀,一些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今年就有很多地方政府免费为市民提供鲜花,用鲜花祭祀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焚香烧纸钱,而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一些人不再扶老携幼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前几年,我就在网上看见很多人选择网络祭祀来祭奠逝去的亲人,今年清明节,我也要选择这种方式。”刚参加工作的王然说,网络祭祀既环保又安全,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能选择这样的祭祀方式。
文明祭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鲜花、植树、写信这些文明时尚的祭奠方式和过去的焚香、烧纸钱都是同样的寄托哀思、祭奠先人,换一种方式,没有烟熏火燎,没有震耳的鞭炮声,表达的哀思之情依然。
链接
清明节祭祀注意事项
文明祭祀。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公祭悼念、撰写追忆文章等文明祭祀活动,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
环保祭祀。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到不在重要交通干线及路口、不在城乡大街小巷等公共场所烧纸钱、撒冥币。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
安全祭祀。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低碳祭祀。清明节期间正值踏青好时节,建议市民多采用骑车、步行和公共交通等方式前往祭祀。
节俭祭祀。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爱,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祭扫活动结束时,处理好祭祀品,既能节约环保,又能保持环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