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11月05日
记全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易西泽仁
易西泽仁(右二)与农户同谋发展。
◎本网见习记者 周燕 文/图
他,是一名普通的少数民族干部,长期扎根康巴高原,为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挥洒着青春、汗水和热血,用一颗赤子之心,书写民族团结大爱,使民族团结之花在情歌大地开得更加绚丽多彩。他就是四川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康定市委副书记易西泽仁。
在多年的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中,易西泽仁严格要求自己,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流的业务素质和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精神,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默默奋战在维护康定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最前沿,一次又一次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以一流的业绩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思想教育引导 用真情换真心
易西泽仁政治立场坚定,甘为公仆,始终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勇于开拓,刻苦钻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工作之余,他把政治理论学习和民族团结条例法规学习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无论是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还是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中,他都热情参与。在党的长期教育下,他注重个人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民族干部群众,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果断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祖国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涉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没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呵护,没有汉族‘老大哥’的帮助,就没有今天涉藏地区的安定和幸福。我们要感恩,党和国家给了涉藏地区最好的发展机遇,为涉藏地区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条件,使涉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易西泽仁经常这样说,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情系基层各族群众,主动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实现各民族全面小康中的特殊作用,始终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最前沿,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用自身行动诠释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在省委、州委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康定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坚决把维护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易西泽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总是靠前指挥,主动深入基层,入寺庙、进农家、住帐篷,他的足迹遍及全市17个乡镇和33座寺庙。
作为一名党员,易西泽仁善于团结同事和工作中接触的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敢当重任、率先垂范,积极团结各民族群众,用实际行动影响教育身边的同事和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在实践中,他注重把民族政策教育融入日常群众工作,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在各种重大节日期间,或单位同事遇到困难时,他都会热情主动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工作中,他提倡互相尊重、互相协商、互相支持、诚恳相待。针对维稳形势强化群众思想教育创新,他提出了法制宣传工作“四个结合”,即:法制宣传教育与揭批达赖分裂集团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与讲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与新旧社会对比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与讲述藏族历史和寺庙发展史相结合。
同时,他经常安排分管部门在开展法治宣传的同时,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并积极参加基层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广大各民族群众深深懂得在祖国大家庭的平等地位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了各民族谁都离不开谁的思想。
脚踏一方山水 用敬业换稳定
易西泽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党员,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以人格魅力去影响人、带动人。
作为分管维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他始终按照“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把确保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安定置于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几年来,他用双脚丈量了全市每一平方公里土地、每一座寺庙,急难险重的工作总会有他的身影,他从不埋怨,他总说,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幸。
在工作和生活中,易西泽仁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经常与同事开展谈心、交心,做到有话说在当面、说在会上,并敢于大胆、坦诚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坦荡人生。
长期以来,康定市沙德镇与雅江县八依绒乡、祝桑乡都会因为虫草采挖、草场资源争夺引发摩擦冲突。换届后,易西泽仁认识到,建立虫草和谐采挖机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当地群众最迫切的期盼和最紧迫的任务,耽误不得。
因此,他坚持法治理念,多次调研,与双方群众面对面交谈,认真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建立资源有偿采集机制,在虫草山建立临时党支部,采取“牧羊式”管理方式和谐采挖虫草。从此虫草山上党旗飘起来了、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了、乡村干部的大拇指竖起来了。连续四年实现虫草采挖零非访、“三山一界”零械斗、零伤亡。
用民生换民心 用实干换实效
在全州率先脱贫奔康是康定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 能否如期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是对全市所有干部能力、 素质、决心的一次全面检验。这份答卷能否交得出,能否交得好,时时刻刻牵动着易西泽仁的心。
即使是在维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每次下乡维稳、调研,他都要到自己联系的沙德镇去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制定帮扶计划、厘清产业发展思路、推进易地搬迁、帮助贫困户算收支,每一件事他都是亲力亲为,2018年底,全镇所有贫困户已全部退出贫困序列。
脱贫后易西泽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偏重“输血”向注重增强“造血”功能转变。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群众保护生态环境,让他们明白留住自然资源就是保住收入来源的道理。同时,依托冷嘎措、黑石城等网红打卡景点鼓励发展民居接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沙德镇独特的气候条件培育梅博农民合作社,将小产业做出大品牌。
易西泽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把创建工作放在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实现康定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全局和高度来谋划、来思考、来推动、来落实。
思想通则万事通,只有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发展。在创建工作中,易西泽仁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首位,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八进”和“共建对子”活动,通过帮扶、联谊、座谈等方式,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传,促进各族群众间相互交融,相互理解。同时,深入挖掘情歌文化、土司官寨文化、木雅文化、鱼通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创作了一批凝聚人心力量、鼓舞士气精神、引领团结进步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和弘扬康定多元文化。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动认同不断增强。2018年,康定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我要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要带动身边的同事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为康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易西泽仁语气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