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泸定县政府办后勤服务工作人员杨旭
杨旭生前陪女儿过周末。
■ 罗楚凯 文/图
二郎山下泪低垂,大渡畔哭忠魂。
去年7月2日,在泸定县岚安大桥上,一个男孩手捧骨灰盒,泪流满面地将骨灰撒出:“爸爸,您一路走好!”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伴随着骨灰飘向大渡河。上百余群众自发陪伴在男孩身边,默默的为男孩的爸爸杨旭送行。
勤劳的“挑水工”
1988年,杨旭18岁,通过招工考试考进县政府办公室搞后勤工作。
那时,县政府办公室在三楼,由于没有安装电炉和水龙头,每天的办公用水都需要到政府院外的河边去挑。为了保证办公楼里所有人都能喝上开水,杨旭每天凌晨六点就要开始挑水,直到把一个能装300多斤水的大水缸装满,接着还要生炭火,烧开水,赶在上班之前把开水分发到每个办公室;那时,办公室通讯条件落后,工作人员也相对较少,上班后,他还得负责会务及送文件等工作,经常徒步走遍县城各个单位,一天下来,他会累得脚板发烫。大家都下班回家了,杨旭还要坚守在办公室值班,打扫办公楼、会议室的卫生,处理办公室后勤工作,直到深夜。
万能的“技术工”
2012年,随着移民安置、扶贫开发、新城建设、工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的整体推进,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更加琐碎复杂,杨旭肩负行政后勤职责,既要妥善调度公务用车,又要开展后勤服务,有时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他还兼职司机工作。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办公室驾驶人员和车辆调配不过来,杨旭便主动用自己的私车代替公车,在七天时间里从泸定到成都来回跑了12趟,他未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
单位的暖气管道坏了,他是水暖工;水龙头坏了,他是修理工;门窗坏了,他是木工;门锁坏了,他是换锁工;电线故障了,他是电工;下水道堵了,他又成了管道工......只要是后勤工作需要的,就没有他不会的,因为工作需要,他熟练的掌握了这些技术,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万能人”。
全天候的“勤杂工”
“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是我的工作岗位。”2009年春节除夕夜,杨旭正在和家人吃团圆饭,同事李清平忽然打来电话说,他家的下水道堵了,水浸满了整个屋子。杨旭放下碗筷,立即赶到李清平,由于下水管道长期无人清理、维修,导致下水道堵塞。整个屋子已是“水漫金山”。“春节期间,大家都在过节,找不到维修人员,又没有工具,我就只好请杨旭帮忙了。”李清平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等他回来时,看见杨旭挽着袖子,正在用手伸进马桶里掏,掏出来许多杂物及夹杂的粪便,臭气熏天,杨旭一边干呕一边用力掏,不到半小时,下水道终于疏通畅了。“他干工作时从来不怕脏、不怕累。当时,我心里愧疚之余,也升起了对他的深深感激。”李清平为杨旭竖起了大拇指。
201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杨旭在值班室里接到紧急电话,一位同事病重,急需派车连夜赶到成都就诊。杨旭考虑到时间太晚了,驾驶员们出差刚回来,太辛苦,就提出自己去。于是,他连夜开车赶往成都,一路上瓢泼大雨,严重影响开车视线。车胎又突然爆了,为了病人能赶在第一时间救治,他冒着大雨摸黑换了轮胎,继续赶路,终于在凌晨四点赶到成都,把病人送往医院就诊。由于病人救治及时,脱离了危险,杨旭觉得,所有的累都值得。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齐建军说:“杨旭在工作中总是随叫随到,不管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还是领导;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周末还是假日。25年来,他从未休过一天假,一年365天,他天天在岗。”因由,长期饮食不规律,从不抽烟喝酒的他却患了严重的胃溃疡。
勇救落水儿童
2004年5月,泸定县开展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69周年庆祝活动,杨旭正在张罗活动筹办的前期工作。中午,他正与同伴吃盒饭,忽然,听到不远处有小孩哭喊“救命”的声音,随声赶去,他发现在一处水池里,一名儿童正在水中拼命挣扎。来不及细想,他毫不犹豫纵身跳入水中,很快就抓住了小孩的手并将其用力托起,在随后赶来的同伴邓斌的帮助下,小孩被平安救起。杨旭因此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面前,他从容淡定的说:“谁见了都会去救的,只是恰巧让我遇到了而已。”
积劳成疾身患绝症
2012年底,杨旭在一次体检后,医生告知他转氨酶偏高,要求他作进一步的检查,当时,春节将近,单位人少事多,他没有吭声。
过了不久,杨旭开始感觉到腹部刀割、针刺般疼痛。同事见他抱住腹部蜷缩在值班室里,问他怎么了?他说是老胃病,吃点药就没事了。就这样,他忍痛坚持了半个多月。随后,办公室又安排他开车到成都出差。这期间,他的病情愈来愈严重了,他感到大便不畅,腹部疼痛难忍,他到药店买了一些清热解毒止痛的药吃,就这样又坚持了一个星期。等回到家时,已经是除夕前一天了。杨旭病情加重到不能起床,妻子心疼地埋怨说:“你为啥不跟领导请假去医院看看?”杨旭却说:“去看病要排队、挂号、检查,耽搁时间,如果领导有事赶不上,耽误了领导办事就不好了。”第二天,春节放假了,大家都开开心心过年了。妻子却陪着杨旭在县医院住院,输液。可是,杨旭病情却不见好转,妻子着急了,劝他到成都去看病,他想过年期间不会耽误工作,才答应去成都看病。大年初二下午,他到了省医院住院治疗。几天后,他对妻子说,单位安排了正月十一还要值班,不能再耽误了。于是,性格倔强的杨旭毅然回到泸定值班。如此,积劳成疾,去年七月,杨旭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