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春风”必将永驻江河源头

《甘孜日报》    2014年08月18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先民留给后世子孙的警策之语、智慧之语。如今,用这句话来形容生态文明的保护与一个国家以及民族之间的存亡关系更是贴切、恰当,更能彰显生态立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
    在第八届康巴艺术节上,青海玉树、四川甘孜、云南迪庆、西藏昌都四省藏区联合发出了“奋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的宣言,并就相互扩大合作,共同推动康巴藏区生态文明建设达成了一致。
    在“皮”与“毛”的生态文明关系上,三州一地以宣言的方式理解了康巴藏区与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理解了康巴藏区在生态立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藏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建设家园,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从地域面积上看,整个康巴藏区覆盖四省三州一地:青海玉树、四川甘孜、云南迪庆、西藏昌都,四地总面积为82.087万平方公里,远超欧洲法国、德国、英国的国土面积。
    从生态资源上看,康巴藏区是我国一道生态大屏障。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长江及黄河均发源于康巴藏区;康巴藏区还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域,拥有碧塔海和纳帕海等多个世界性湿地保护区;康巴藏区还拥有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在生态保护方面非常重要的保护区域。
    在历史上,康巴藏区又被誉为“民族走廊”,藏族、汉族、彝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纳西等2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共同孕育了灿烂多元的文化,康巴藏区拥有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化交流的遗迹和路线。
    截止2014年,青海玉树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项;甘孜州拥有人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1个;迪庆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 项、省级 21 项;昌都地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
   然而,在历史上,对康巴藏区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治藏必先安康”、“稳藏必先安康”政治层面的认识和解读,在这样一种认识和解读中,康巴藏区及其重要的生态文明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不可避免地被忽视了。
   颁布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对民族地区的生态资源要加以保护,但并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该法规定:“国家机关应当把民族自治地方的重大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部署。”
   2011年,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此时,整个中国已经明确了生态立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整个藏区对于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被重新评估、藏区被重新定位、被赋予了新的期望。
与此相对应,康巴文化艺术节于1995年开始举办,迄今已举办了八届,康巴艺术节经历了从最初仅仅偏重推动歌舞等文化方面发展,到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积极推动旅游、文化与商贸相结合,再到今天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兼顾文化、经贸、旅游统筹发展的过程。
   可以说,康巴艺术节发展、变化的过程折射着藏区在追寻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国家意志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也是中国及中华民族在不断认识自身、发展自身,在整个民族走向复兴过程中思索、叩问的一个投影。
   第八届康巴艺术节虽然已经结束,但整个康巴藏区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步子才刚刚开始。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今天的中国而言,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已是刻不容缓之势,失去了整个藏区巨大的生态文化屏障,将给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保持清醒,呵护这一方青山绿水,方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蓝天白云。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代先民的警策之语,智慧之论又再次响彻在三江之源,响彻在康巴藏区,响彻在祖国的大地上。
  • 上一篇:康巴之花不再仅仅是一朵“花”
  • 下一篇:绿色感恩 生态报国:奏响康巴时代新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