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提升执行力
■ 本网评论员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执行力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各部门工作的生命力。当前,执而不行、落而不实依然成为一些部门影响工作开展的“瓶颈”,成为制约事业发展的“短板”。执行不力、效率不高,与制度建设的弱化乃至缺失不无关系。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必须强化制度建设。
完善制度建设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提高执行力,必须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建立以制度激励约束、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执行落实、以制度检验成效的良性机制,以此来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强化执行责任意识,让每位执行者充分认识到提高执行力是份内之事,以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精神,去做好手中的每一项工作。要建立健全定责执行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参与人员、时间进度、操作流程、达到的成效等,让执行任务与执行者一一对应。要建立跟踪落实制度,针对执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枢纽,做好每一件小事,及时调整执行方法,努力达成实效,让群众满意。
完善督查制度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铁的制度是推动执行的根本,加强督查是推动落实的助推器,制度不能只挂在墙上、停留在嘴上,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军队依靠铁的纪律铸就钢铁长城,单位和部门也必须依靠铁的制度推动工作。只有制度还不行,还必须加强督查,有布置没监督等于零,有安排没落实等于零,要强化督查落实制度,把经常性的工作督办与深入实际的明察暗访结合起来,对执行的过程、任务、目标进行全面督查,奖惩分明、公开透明,与当事部门的工作业绩评估直接挂钩,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改进工作、提高执行力的目的。
提高执行力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一抓到底的决心,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自觉执行的风气,为全州实现底部突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