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支撑抓落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甘孜日报》 2015年12月29日
——四论学习贯彻州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 本网评论员
时序交替,改革前行。在即将走过的2015岁末,州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为“十三五”规划蓝图、谋篇布局,为我州在新起点上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实践指南。站在新的历史关口,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新的课题,全州上下要把握谋划发展总体取向,强化“五大支撑”,真刀真枪抓落实。
强化支撑抓落实,要从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中挖掘新的增长点。机制、政策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政策就是项目,政策就是资金,政策就是机遇。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视,为我州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后一个时期,投资仍是拉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向存量要增量,争取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财政投资等政策支持。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发展优势。
强化支撑抓落实,要从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中挖掘新的增长点。我州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诸多国家级、世界级的胜景名片,有良好的光热条件和土地资源,已探明的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4000多万千瓦、风能和太阳能3000多万千瓦,生态能源总和在全国地市州排名第二,金、银等13种矿产资源名列全省第一,已探测的甲基卡锂辉石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资源优势是静态优势,并不必然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需要冷静地审视、分析自身资源优势,研究和选择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科学路径, 谋定而后动、蹄疾而步稳,把优厚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把手中的“好牌”打成“赢牌”。
强化支撑抓落实,要从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中挖掘新的增长点。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支撑是实现我州与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没有具特色优势显的产业支撑,发展就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契机,牢固树立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在观念上打破固定思维模式、运行惯性和路径依赖,跳出甘孜抓产业,着眼未来抓产业;在方向上要坚持旅游业为主导,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创业的氛围;在路径上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强化支撑抓落实,要从项目储备争取中挖掘新的增长点。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发展的成果、载体主要体现在一个个项目上,项目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州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是四川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的市州,城镇化率不到28%,通信覆盖率较低,未来五年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但投资空间巨大,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实践证明,项目建设的力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项目建设的水平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只有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更好地支撑发展、增强后劲。我们要坚持把引进落实重大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项目工作的实效带投资、促发展、惠民生,积极做好项目的规划、储备、包装、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和省的更大更多的支持。抢抓新机遇,争取大项目,落实大投资,促进大发展。
强化支撑抓落实,要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我州的发展要再上一个新台阶,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势所必然。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能源源不断地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聚集,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环境是第一竞争力。当前,整体向好的稳定态势,为发展赢得了空间;群众脱贫致富奔康的强烈愿望,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各项社会事业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但由于我州先天的劣势,要让企业真正安下心来投资发展,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创造更好更优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须担起的责任。切实认清责任,迅速行动起来,把改革的拳头握得更紧,把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把我州的发展环境打造得更好更优,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时间如白驹过隙,五年当只争朝夕。扎实推进“十三五”落实的号角响彻耳畔,目标已确定,方向已指明,全州上下要按照全委会的部署和要求,倒排工期、落实责任、狠抓落实,强力推进,让蓝图早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