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尽管我州24.27万贫困人口满心喜悦地脱贫,但截至去年底,全州依然还有1360个贫困村、4.8433万户贫困户和19.7464万建档贫困人口。21.01%的贫困发生率,不仅让我州高居全省榜首,而且也意味着我州农牧民群众并不富裕。然而,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当下,我州农牧区不但存在着大操大办酒席的弊端,而且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如何破除这一“恶俗”,州文明委日前发出倡议大声疾呼——
■本网评论员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然而,眼下名目繁多的大操大办酒席像一根根系在人脖子上的绞索且越拉越紧,让不少农牧民群众大呼“受不了”。
日前,州文明委发出的《崇尚文明节俭办席倡议书》,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引起极大的反响。是否该对我州农牧区扭曲变味的愈演愈烈的“酒席风”紧急“刹车”?答案肯定是毫无疑问。
近年来,随着我州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州部分农牧区的酒席也随之呈现出了“四化”泛滥势头:一是项目“多元化”。目前,我州农牧区的人情往来从起初单一的红白婚丧大操大办,发展到现在对生日、生子、升学、当兵、就业、建房、乔迁、退休、钉门、过关、立碑等大小事宜均大操大办,其名目之繁多,实在举不胜举,大有“无宴创名办,有宴必大办”的恶性“争战”之势;二是频率“加速化”。以往的酒席因名目不多自然频率不高,而今的酒席几乎月月不断、周周不停甚至天天相接,假如遇上“黄道吉日”,一天少则两三家,多则四五家,让身处两难境地的送礼者分身乏术,有时只好请人代礼。如此春夏秋冬“满天飞”的请柬,不管是深交还是一面之缘,反正按花名册邀请,面面俱到、不留死角。难怪有群众戏称请柬为“红色炸弹”和“红色罚款单”;三是场面“规模化”。一些人把大操大办当作了一种“炫富”的舞台和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承办的酒席少则三五十桌、多则上百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其规模之大,可谓浩浩荡荡;四是礼金“倍增化”。人情消费的“礼尚往来”与“你攀我比”,礼金数额的“水涨船高”与“逐年加码”,致使不少群众在沉重的人情面前苦不堪言且不堪重负,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人情开支少则几千上万、多则好几万。不少群众在哀叹人情开支的忧愁与烦恼的同时,但为了收回人情与偿还人情、为了自己的面子与给别人面子,还得无可奈何地“打肿脸充胖子”,有的甚至因借钱或贷款应对“人情消费”而变成了隐性贫困户。
如此陋习的盛行,不仅导致了我州农牧区重情尚礼的淳朴民风民俗异化变味,而且加重了农牧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不仅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而且极易演化成为“失去友情、疏远亲情和淡化感情”的人情消费“后遗症”;不仅与“厉行勤俭节约”的传统格格不入,而且与建设文明和谐乡村的要求背道而驰。透视我州农牧区酒席泛滥现象,揭示其成灾本质,人们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攀比心理在作祟、虚荣心理在驱使、补偿心理在助推、敛财心理在滋生和监管工作没跟上。这绝对是一种值得警惕和根除的“恶俗”。
要说农牧区大操大办酒席是一种“恶俗”,肯定有人不服气:谁家无喜事?谁敢保证哪家不死人?既然如此,操办一下,即风俗使然,怎能说是“恶俗”呢?更何况办席从来就不是一件省心事,更何况办席从来都是事出有因,更何况受邀者从来都是“你情我愿”。其实,适度的酒席无可厚非。因为,限度之内,谓之风俗;可为好面子、讲排场、摆阔气、炫耀富、盲跟风的“超限”酒席,不但让受邀者勉为其难,而且还得承受经济与心理压力的双重煎熬。这难道不是一种“恶俗”吗?
“十二五”期间,尽管我州24.27万贫困人口满心喜悦地脱贫,但截至去年底,全州依然还有 1360 个贫困村、4.8433万户贫困户和19.7464万建档贫困人口。21.01%的贫困发生率,不仅使我州高居全省榜首,而且更意味着我州农牧民群众并不富裕。因此,紧急“刹车”我州农牧区大操大办酒席这一“恶俗”,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
我州农牧区大操大办酒席之“恶俗”,不仅具有循环性、传染性,而且更具有顽固性。要根除这一“恶俗”,需要从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入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大力宣传大操大办酒席的严重危害,大力倡导礼仪之风、人文之风、节俭之风,切实帮助农牧民群众转变落后的办席观念,主动移风易俗,理性面对“人情消费”,自觉做到“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比礼金”;要以建设“廉洁乡村、制度乡村、文明乡村”为契机,依据村民自治章程,切实制定农牧区(社区)“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的《村规民约》,组建红白理事会,明确办席规格、规模、档次以及就低不就高的礼金标准,定制度、立规矩、强管理、严监督、除陋习、树新风。对于那些敛财心理作祟、遇事大操大办者,要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曝光、第一时间处罚,用制度来引导和规范农牧民群众的办席行为,既“实在点、简单点、省点心、少点事”,更“不跟风、不效仿、不攀比、不折腾”;要结合“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建设目标,切实把农牧民群众从扭曲变味的“人情消费”中解放出来,使之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脱贫致富上来,并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尽快“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
我州农牧区大操大办之风不但当踩“急刹车”,而且更当在制度约束与监督机制的并驾齐驱之中防止“死灰复燃”。但愿健康、文明、节俭的新风尽快在我州广袤的农牧区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