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17日
■李慧
近日,2017年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启动,这项培训自2006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培训实用人才7.25万人。实用人才培训为增强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致富能力,起到了“领航”作用。
过去一年,我国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逐步确立,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随着建档立卡、驻村帮扶、资金监管的深入,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已经确立。如何筑牢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完成“啃硬骨头”的任务成为眼前的当务之急。
啃下这些“硬骨头”,归根到底,关键靠人。当前,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许多农村青年纷纷跳出农门,外出务工,一些地区农村党组织干部呈现老化现象,贫困村“两委”班子普遍老化弱化。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回城,第一书记完成任务后也将陆续撤离。要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果,打造一支脱贫攻坚“永不走的工作队”显得尤为必要。
找到了“穷根”,才好靶向治疗,对症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既要解决好当下发展问题,也要解决好长远生计问题;既要攻坚拔寨、又要巩固提高。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激发贫困群众自身的致富动力和能力是治本之策。
“扶贫先要扶志”,贫困群众既是扶贫的实施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激发扶贫对象的内在动力,就是激发他们摆脱贫困、致力创业的梦想。要把激发贫困群众自发、自愿、自觉的致富愿望,作为扶贫的重要举措,通过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途径,扶持一批有想法有干劲的带头人发展特色产业,用贫困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人、说服人、引导人。驻村工作队可以将这些典型案例在贫困群众中进行推介,分析成功的原因,对比发展的基础,明确奋斗的目标,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心愿望,杜绝“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贫困群众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他们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决心和热情。
此外,还要创新理念,运用内外兼修的思路,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吸引本地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在外创业、事业小有成就的本乡本土人士参与脱贫攻坚,为缓解脱贫攻坚人才匮乏问题注入新的动能。对这些人才,应以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回得来”“留得住”,让他们在农村获得施展才华的空间,为“永不走的工作队”增添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