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3月03日
◎刘志杰
在就业压力大、年轻人普遍求稳的当前,有一群年轻人在逆向流动,放弃稳定工作投身创业,放弃大城市投身乡村舞台
甘孜州康定市的斑玖彭措不顾家人反对辞去公职返乡,带领乡亲做民宿、做电商;南充小伙李和桂放弃广东可观收入,将商机带回故乡,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变黄精为“黄金”……他们为了什么?就像斑玖彭措说的,乡村振兴不能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四川是农业大省,有近6000万农民,他们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绝大多数。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逆行者——特别是曾经从乡村走出去工作、学习、生活,现在又回到家乡就业创业的青年群体。他们带来的新知识、新理念、新风尚、新技术为这片“田野”注入更多的希望与动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用自己的学识回馈家乡、带动更大发展的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补足共同富裕短板的关键。
敢于率先吃螃蟹的人,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十分需要。从包产到户到史无前例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已无数次见证敢为人先的力量,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创新创业。有人觉得,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字当头就不需要人“争吃螃蟹”。如此理解十分片面。稳和创不是非此即彼,稳是大局之稳,越想要稳,越需要更多的人敢作敢为敢于创新。
的确,这两年追逐稳定的年轻人更多了,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两百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这是就业压力下的正常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我们看到,一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人放下“铁饭碗”返乡创业,“带头吃螃蟹”也可以结出累累硕果。另一方面,如杭州等一些城市近期推出创业担保贷款一样,鼓励年轻人打破舒适圈,本身也有利于创造更多岗位和机会。更多人以主动变化来应变,才能让变化可控,稳得住进得起。
乡村振兴更需要敢为人先的逆行者。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离不开广大有知识、有情怀、有活力的青年人才主动参与和倾情奉献。无论是日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还是今年起实施的《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都对返乡创业人才给予了鼓励政策,很多返乡创业的“头雁”也提到,在家乡创业致富离不开各类政策的帮扶。除了政策帮扶,还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破地域、年龄、学历等偏见,营造出一个人人敢闯敢拼的社会氛围。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愿乡村振兴中脚踩热土的逆行者们,大胆地利用自身在知识、技能、眼界、思路等方面的优势,在奋斗中彰显青春力量,在家乡的土地上播撒致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