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10月24日
助农收割青稞。
展示收割成果。
学习使用收割机。
得荣县太阳谷镇尼日村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定点帮扶村,今年7月22日,该院刘立维和段天友来到尼日村,投身乡村振兴、开展驻村帮扶。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出发时,刘立维曾表示,“要去田间地头‘接地气’‘沾泥土’,扎根快速成长”。在尼日村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和驻村工作队员段天友出现在田间地头、群众身边,逐步实现从“驻村人”到“村里人”的转变。以下,是刘立维和段天友的驻村日记,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和尼日村的奋斗故事。
◎刘立维 段天友 文/图
9月22日,星期六的夜晚,我正熟练地浏览着朋友圈,连续几条村民们辛勤收割青稞、苦荞的视频引发了我的深思。此前,我刚刚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得荣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培训。期间一批优秀的驻村干部的经验分享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句话,更是让我铭记于心。于是我果断与驻村队友商量,决定明天去村民家帮忙秋收,没想到我们俩一拍即合。
次日早上八点半,我们俩来到村民的地里,此时他们已经收割了一部分苦荞,正在喝水歇息。我俩便快速地换上“装备”,准备大干一场。
一人手持镰刀俯身、弯腰、收割苦荞;另一人在村民儿子的帮助下,学习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不得不说,机械化对于提高收割效率的作用显而易见,收割机的收割速度大约是镰刀的五倍。由于只有一台收割机供我们四人轮流使用,当我用左手使用镰刀收割苦荞时,引得村支书一家连连发笑。在这阵阵欢声笑语中,这一亩苦荞纷纷“应声倒地”。
得荣县长期缺水,冬季更为明显,因此村民现在就要为牛准备过冬的“干粮”。于是,我们便又转换战场去收割牛草,在收割牛草时,一种不知名的植物让我俩吃尽苦头。我们询问村民,他们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但是都知道它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摸了它,结果那种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引得我们喷嚏连连。
下午我们乘坐村民的小型货车来到山顶收割青稞,下午的战场在烈日和高海拔的双重考验下,环境显得尤为恶劣。上去的路和入村的路一样蜿蜒曲折,山顶的海拔是3500米。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青稞,我是第一次见青稞,在我看来和小麦相似。下午的战斗没有上午那般轻松,烈日炎炎、酷暑难当,青稞叶子接触到的地方更是瘙痒难耐。在接连休息三次、喝干三瓶水之后,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下山的路上回想起劳作种种,身体虽感疲倦,但内心却无比充实和满足。我似乎更加理解“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作为新任驻村干部,我们应该要多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去,与劳作的村民并肩而立,倾听他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改善的渴望。走进简陋却充满生活气息的村舍,与乡亲们围坐一起,拉家常、问冷暖,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诉求,将每一个问题认真记录在本子上,铭刻在心中。用真心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实际行动去为他们排忧解难。驻村干部的脚步不应停歇,要持续穿梭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用热情和奉献,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让每一个村民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共同迈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