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康定老兵再向“老山行”

《甘孜日报》    2015年06月01日


 

    ■ 孙学花 李铭暇/文 李强/图
    清晨,习惯性地浏览微信,看到了微信圈里发的这条“康定老兵再向‘老山行’”的视频信息,心里顿感激动,一种对老兵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看完视频眼角湿润,带着还未平静的心情,到办公室上班,一种情感激发我写一个关于这方面信息的欲望。
    那种真实、那种情感、那些场景……牵引着我,走进老兵们的回忆序幕中。
    时间回到今年4月,正值清明时节,康定老兵们将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他们将去云南祭奠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老战友们。
    那天清晨的康定,天还没有大亮,老兵们就纷纷出门,在康定群艺馆门前的交叉路口统一上车,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他们都很期待这次出行。“很久以前,我们几个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每次都是各种原因而没有去成,这一次,大家都凑齐了,能到云南去看看安息已久的老战友,心里既激动又伤感。”老兵杨克芳激动地说。
    坐上车出发了,一路上大家摆谈的全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发生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至今已有36年,但是我清楚的记得老战友杨雅利,当时有个新兵的防空洞没挖好,杨雅利把自己的防空洞让给那个新兵,结果一个炮弹落下来,直接落在杨雅利身边,他被炸飞了,这是我亲眼所见我的战友被炮弹炸得粉身碎骨的场面,一想到这,我的心里特别难受。”廖泽远声音有些颤抖。
    是啊,老兵们从心底里沁透出来的那种感觉,和生死离别的情谊,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视频中记者介绍着每一位老兵的简历,每介绍一个,就出现相应的当兵时穿军装的照片,个个英气飒爽,让人肃然起敬。“杨克芳1978年入伍,1981年退伍,在部队是100毫米迫击炮炮手;丁水全1978年3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步兵;张建华1977年入伍,1980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107毫米火箭炮炮手;王兴全1978年3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100毫米迫击炮炮手;何冯玉1978年3月入伍,1981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侦查员;刘金康1979年1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步兵;邓云富1977年1月入伍,1981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重机枪射手;杨云1978年4月入伍,1983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步兵;廖泽云1977年1月入伍,1981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130毫米火箭炮炮手;何泽元1978年3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队是步兵。”
    这些不同于一般人的简历,是历经了残酷的战争和亲身经历真枪实弹的个人缩写,在这不足一排字的简介后面却有着无数个英勇战斗的场面。
    大家带着期待而又复杂的心情,行驶在康定开往云南的路上,康定到云南相距1300多公里,大家没有一丝倦意,不停地摆谈着在战场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
    4月,到处春意盎然,一路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但老兵们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人在路上,心却早已飞到了云南。当年打仗的情景一个接着一个闪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大家争先恐后讲述着当年亲身经历的悲壮场面。“36年前,这里的路还是泥巴路,步兵走两边,骡子、马驮着子弹。”杨克芳说。
    经过两天的时间,终于到达了云南屏边县,大家迫不及待地前往屏边县烈士陵园,当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康定籍战士就长眠在这里,他们一直怀着复杂的心情,一路颠簸来到这里。“当时我是搞侦察的,那次战役跟电影里的情形一样,我们晚上才能行动,这主要是考验我们侦察战士的敏锐性和机灵度。”何冯玉说。
    4月8日清晨,云南屏边县烈士陵园里鸟语花香,老兵们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大家心情十分复杂。“战友们、英烈们,今天我们来看您们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在烈士陵园里进行了三分钟的默哀,并向革命英烈们深深地三鞠躬,随后,进行了祭奠活动,老兵们非常激动,沿着青石阶梯到战友的碑前。“我们两个当时是一起从康定来参军的,说好了打完仗一起回家,结果他冲上去一发炮弹击中他,当场牺牲了,当时我是亲眼看见我亲爱的战友,活活死在我面前,当时心里犹如刀割,也是在那一刹那,激发了我内心的愤慨,一心想把敌人消灭在眼前,为自己的兄弟报仇,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刘金康边说边拭眼泪。
    是啊,战争中的兄弟情非同一般,残酷的战斗见证了他们人生的价值,老兵们讲述的战斗场面激烈、残酷,而他们的想法都是把敌人消灭掉,“当时,想不到那么多,只想把敌人消灭掉,有一次,我们几个人身上只剩下一颗手榴弹,情况万分紧急,当时想如果被包围或被俘虏的话,直接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怕的概念,只要一上战场那就是你死我活,时时想着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杨克芳说。从老兵们无华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为祖国和平不惜牺牲生命的宝贵精神。
    每到一座战友的墓碑前,他们都会回忆起一幕幕英勇抗敌的场面,虽然在悼念战友的过程中也有悲切,但更多的是同战友们抗敌时英雄豪气。
    说到甘孜籍的战友们,大家脸上挂满了自豪的笑容。“一说到甘孜州当兵的,大家都很佩服,勇敢团结,而且掌握武器技术熟练,在大家所在的部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现在回想起当时我们的那种不怕死的气概,真的由衷的骄傲,能为祖国的和平上战场,是我们这一生最大的财富,我们也希望我们的那种精神能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老兵廖泽云说。
    现在国家富强了,家乡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老兵们的精神仍然是新时代年轻人值得学习的。
    “我看了‘康定老兵再向老山行’微电影,整个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倍受感动和鼓舞,让我看到了我们家乡的革命前辈们为国捐躯的精神,也感受到战争年代战友之间生死离别的情怀,看完视频,我哭了。”一位微信朋友说。
    康定,一座风景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它以一首情歌名扬海外,因此也得名浪漫“情城”,而康定老兵的这种精神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红色记忆。
    此时年轻一代的康定儿女都有一个发自心底的共鸣,为咱们的老一辈而骄傲!
     
    
  • 上一篇:装修会算账 莫当冤大头
  • 下一篇:爱洒高原 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