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农家书屋也能“淘金”

《甘孜日报》    2015年07月15日

    ■ 记者 田杰
    如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就抱电视机”的单调生活在得荣农牧区正在悄然改变,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正通过农家书屋这一载体传递到了全县的村村寨寨,丰富着农牧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7月11日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得荣县曲雅贡乡因都坝移民安置点,在不大的广场上,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中老年人里里外外围成三圈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孩子们跳着动感十足的韵律操。广场后面一幢宽敞明亮的村民活动中心内,部分村民也忙着在“别有洞天”的农家书屋里“淘金”。42岁的村民降泽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葡萄种植技术》。他不假思索地说,我们以前分散居住在高山和半高山,由于水源没有保障,种地只有靠天吃饭,尽管一年辛苦到头,但日子依然过得艰难。如今,涉及全县9个乡镇的285户1700余移民集中搬迁到这里后,水、电有了保障,公路更是修到了家门口,广播电视和通信也实现了全覆盖。虽然搬迁后家家户户的经济来源还是靠种植业和养殖业,但我们现在很少再种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的小麦和玉米,而改种酿酒葡萄和树椒等经济作物,产业结构一经调整,我们的收入增长很快,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种酿酒葡萄虽没有种小麦、玉米劳累,但技术要求肯定比传统种植业高。既然葡萄产量高、销路好,我今年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尽管县农牧局技术员会不定期来作现场技术指导,但我还是经常抽空来这里翻阅相关书籍,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种植和管理经验。这一招特别管用,至少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我能做到活学活用,葡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收入自然也增加不少。”降泽深有感触地说。
    在排列整齐的藏汉文书籍前,村民邓珠泽仁正在阅读《生猪养殖技术》。他心直口快地说:“看一看科学养殖的书,确实让人开眼界、长知识、增才干,传统养殖和科学养殖的结果就是不一样,我打算把养猪技术学到家后,再适当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多挣点票子。”
    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电脑前,也围着不少村民。“有了远程教育网,我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行情,这样就可以避免种植的盲目性。今年我家扩大了树椒种植面积,眼下树椒卖得特别欢,每斤能卖30多元,这比种小麦、玉米划算多了。”村民白玛喜不自禁地对记者说。
    “随着农牧民群众收入的逐年增加,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屋恰恰担负着这一重任。”采访中,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钟色告诉记者:“目前,全县12个乡镇127个行政村不仅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而且县上投入资金28万余元,着力打造3个乡村文化大院。同时,还出台了相关管理措施,力求让农家书屋更好地为全县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惠民乐民文化服务。说实话,眼下得荣县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农牧民群众名符其实的‘充电器’和‘加油站’。”
  • 上一篇:一个民间画师的艺术担当
  • 下一篇:甘孜日报暑期小记者夏令营首期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