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梦想从这里起飞

《甘孜日报》    2015年07月20日

——《甘孜日报》暑期小记者习作选登
    编者按:
   首期小记者夏令营圆满闭营,来自不同学校的14名孩子顺利完成报纸采编、新媒体学习实践的紧张课程,收获颇丰。在夏令营中,他们累并快乐着,感受着第一次编辑、第一次采访、稿件第一次见报的喜悦;他们经过历练,学会团队协作;他们感受民族文化传承,了解身边的新农村建设,并用稚嫩的笔触记下眼中家乡的变化。
    种下梦想,不离不弃。在众多传媒专业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愿越来越多的小记者们在这个梦想园地快乐成长。




    巴桑拉姆(10岁)
    乌云生气地把天空遮住了,而我的内心却是阳光明媚的,今天,我们将要去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讲解员姐姐带我们参观了很多房间,第一间是民居生活,藏民族生活厨房内呈现了数十件珍贵原生态的生活必备用具,同时复原了真实的藏式民居及生活方式,古今同在,情趣俱佳。在农耕文化房间里,展示了康藏高原上农区藏族人民劳作时所需最常用的各类农具及独特生产场景,如“二牛抬杠”。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三个房间,这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嘛呢石,藏区嘛呢石是将经文及咒语铭刻在各类石头上来弘扬佛法、祈求加持、忏悔罪过,因此被称为“嘛呢石”。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藏医药学、经版印刷等等,在惊叹与好奇中参观博物馆的时间结束了,对于我个人来说收获很多。
    白玛康珠(9岁)
    7月15日,小记者夏令营第三天,我们来到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去感受我们康巴高原的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本身就是康巴地区特有的传统藏式建筑。石头砌成的墙壁,粗大的木头柱子,精美的藏式家具,还有房顶随风飘动的五彩经幡,让我感觉一下子好像回到了家乡。
    来到民居生活馆,映入我眼帘的藏式用具件件都非常精致独特,有些器具还是第一次看见的,阿西土陶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讲解员姐姐说:“阿西”的意思是一个好地方,那里盛产土陶,这种黑陶纯手工技艺制作,用其烹煮食物味道鲜美可口,对人体十分有益。
    进入到第二站农耕文化馆,一进门,就看见了两头黑牦牛架起的“二牛抬杠”,解说员姐姐说:“牦牛跟藏族的生活息息相关,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
    在唐卡绘画制作馆,大家都认真听着讲解,我发现了两块牌子上分别写着“多智,著名藏文书法家,噶玛噶孜画派传承人,知名藏学专家”“噶松多吉,著名藏文书法家,噶玛噶孜画派传承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专家。
    展馆里还有很多关于藏族的民俗文化、劳动生活画面的陈列馆。想了解康巴传统文化吗?那就欢迎您到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丁雪丽(10岁)
    去报社的第三天,我穿上漂亮的小记者服,佩戴着小记者证,背着妈妈亲手为我做的香喷喷的饼干和果汁,顿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今天,我们要去参观非遗博物馆。
    在博物馆,我们真是饱了眼福,我们了解了阿西土陶的制作。阿西土陶是稻城县独特的藏族手工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稻城亚丁“四绝”之一。
    我们观赏了唐卡,了解了用来绘制唐卡画的天然矿石颜料。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德格藏文书法》、《藏文二十六个字母》和藏药剂型。
    在马鞍展厅,各式各样的马鞍看得我眼花缭乱。非遗博物馆是一个藏族文化的缩影,参观完后,感觉自己也成了一本“小百科全书”。
    李佳怡(10岁)
    7月15日,我们来到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跟随一位解说员姐姐参观博物馆。
    跨过门槛,许多藏族家具映入眼帘,一股松汁味弥漫开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阿西土陶 :阿西土陶是藏族黑陶的一种,是由一种叫黑金的土壤制成。黑金是一种分层次的土壤,制作阿西土陶需要将有杂质的第一层去掉,只用剩下的制作,这样制成的阿西土陶含有微量元素 ,用它泡茶对人体有益处。
    刚走进大门,我就被一些箱子吸引住了。“这些箱子是用牦牛皮制成的。”解说员姐姐微笑着说道。我的好奇心立马出来了,我便钻研起这些箱子来,还忍不住摸了摸,“大家别忙着拍照,看这里——牦牛标本”,解说员姐姐说:“牦牛是藏区必不可少的,藏族人民用它耕地,用它的毛皮做大衣,肉可用来食用······”
    在嘛呢石刻展馆,映入眼帘的是满屋子的石刻,一进门我就被“千佛像”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些佛像都一模一样,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使用了一个专门的模具来制作佛像。我拍了一张照片又随着队伍进入下一站。
    来到第五站,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难以形容的刺鼻味道,我皱了皱眉毛,这是什么东西啊?原来是一堆历史悠久的马鞍,“这马鞍上怎么有铜?”我奇怪地问,解说员姐姐说:“每个马鞍上都有铜、银、金,以往人们根据这些来了解马的主人的经济情况。”
    在非遗博物馆,我受益匪浅,更为藏族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希望这种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李蔓琳(9岁)
    2015年7月15日,我们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今天的天气也特别晴朗,好像在为我们开绿灯一样。
    “阿西土陶”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历史渊源可追朔到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原始黑陶,是独特的藏族手工工艺产品,也是稻城亚丁“四绝”之一,它产于稻城县赤土阿西村,是藏家的传统土法手工艺产品,又称藏族黑陶,其制作为纯手工技艺,复杂精细。取材独特,用其烹饪出来的食物味道特别鲜美可口,并且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制作阿西土陶的原材料由白色黏土、红色黏土以及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混合而成,制作工具为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等木制工具。制作流程主要有:采土——采集白黏土和红黏土两种;晒土——把采好的红土与白土分别装袋,按比例混合后晒晾;舂土——用陶棰敲击土块,使之细碎;筛土——敲碎土块后,用筛子筛出细泥;和土——在孱好的沙子泥中加水用手搅拌,并揉搓成圆状陶土;制坯——将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据所需的器物用手捏制成大体轮廓,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可镶嵌白瓷片,点饰动物和几何纹图案;烧陶——以木柴、树枝叶为燃料,对陶土坯进行烧制,约需20分钟左右;埋陶——将被烧制过的陶器迅速埋于准备好的锯木灰当中,其间需进行翻动,并要用长木棍不断戳灰堆以透气;起陶——埋陶约15分钟后,将其取出,冷却约5分钟,再用松叶蘸滚烫的酸奶渣水或米汤水在烧埋好的陶器内壁刷一圈,以防渗漏;打磨——用毡布对烧制好的陶器进行拭抹。这也是黑陶制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兼具生活按照不同的用途,阿西土陶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在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外观古朴、形状多样,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欣赏价值。
    杨宛迪(10岁)
    7月16日,风和日丽,碧空如洗,小草迎风起舞。我唱着轻快的歌儿,欣赏着一路的风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览阿里布果转山道,进入白土坎村了解农村的发展变化。
    我们来到一家农家乐,映入眼帘的是一盆盆盛开的鲜花,女主人微笑着迎接我们的到来。听女主人介绍说,农家乐已经开了很多年,成了康定人民休闲的好去处,自己也因此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天翻地覆,以前的脏、乱、差不见了,换来的是干净、整洁的新农村。
    从农家乐出来,走了不远,一间别具一格的客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们走进去左瞧瞧右看看,咦?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外国人啊?他走过来,用流利的中文说到:“我叫罗悦朋,是这家客栈的主人,我来中国已经9年了,希望大家喜欢我。”他带着浓重鼻音的话让我们笑了起来,感觉十分亲切。说到为什么在康定开客栈,罗先生说:“康定是情歌的故乡,我喜欢康定。”看来我的家乡康定真是个好地方,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连外国人都吸引来了,并且来了就不想走啦!
    冯宇鑫(11岁)
    7月16日,我和小记者夏令营的伙伴们准时来到报社,向白土坎村进发。
    来到白土坎,映入眼前的是青翠的草坪、挺拔的树木······一切看来都是那么和谐,那么生机勃勃。村支委阿姨向我们介绍,这里本是一片农田,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才慢慢的变成了现在的城市公园,从前这里的村民都种地,现在个个都有了致富的好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欢歌笑语中沿着村中的道路来到“蒲四哥农家乐”,我们采访了农家乐的老板娘。农家乐在康定有点名气,这几年发展很快,从原来只能容纳三桌人发展到现在可容纳三十桌。
    接下来我们又接着参观了“汇道客栈”, “汇道客栈”的老板是一个美国人。他很喜欢魔术和搜集旧钱币,他还有一条可爱的狗名叫露茜。我们在这里结束了愉快的采访行程。
    瑛超拉姆(10岁)
    7月15日,这一天风和日丽,我们去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采访。
    博物馆的外观虽然看上去和其他藏房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这里收藏着藏族人民的文化。这座藏房是用云杉木建成,柱头是目前直径最大的稀少云杉木,在建筑史上极为罕见。我边看边赞叹:“没想到构建这座藏房也是一项非遗文化啊!”
    在农耕文化展馆,展示了康巴高原上农区藏族人民劳作时所需要的各类农具及独特物件和生产场景,如:“二牛抬杠”。一件件古老的用具,经过历史的洗礼,散发着藏族文明的气息。我们还听取了关于阿西土陶的讲解:阿西是稻城县一个村的村名,阿西土陶原是最普通的用具,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它取材独特、外观古朴、形状多样,同时还具有保健作用,深得大家的喜欢和推崇,如今阿西土陶已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今天的采访我的收获是:文化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我们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非常伟大,我们要好好学习,把文化传承下去。
    王煦扬(10岁)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清晨,我同13名“小记者”在老师带领下经过阿里布果转山步游道去采访。阿里布果山又名白土坎,此山早年山名众多。乾隆《打箭炉志略》为“阿穆喇贡山”,光绪《打箭炉厅志》为“阿喇穆”,1980年《康定县志》为“阿穆贡布山”。阿里布果转山步游道于2013年7月修建而成。沿着步游道往上走还有篮球场、网球场、停车场,再往上走还有一片树林,是阿里布果山上村民种植的公益林。
    阿里布果转山步游道位于康定城区的山腰上,从公主桥延伸至子耳坡,走在这条路上,可一览康定城全景、秀丽的跑马山麓以及山腰上的金刚寺、南无寺。是一条绝佳的观景健身步行道。
    徐怡然(10岁 )
    7月16日,我与13位小记者踏上了那潮湿而又漫长的道路,前往白土坎村采访。
    走上一段长长的台阶,一位阿姨早已在那里等候我们。阿姨介绍说:这条步游人道是2013年开始修建的,而白土坎村是在1983年开始改建的,以前这里很多地方没有开发,游客也很少。 现在,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修建了停车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不仅游客多了,而且也有名气了。接下来我们来到一家农家乐,以前只能接待3桌客人,而现在可以接待30桌客人。
    在白土坎村,我发现了农村新变化,也感受了农村有趣的生活。
    何嘉玥(15岁)
    7月16日,我同13位“小记者”来到了白土坎村采访。
    走在阿里布果路上,大家气喘吁吁,那一级一级的台阶仿佛是直通天空无尽的天梯,让人头晕目眩。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登上最后的台阶,一个巨大的篮球场映入眼帘,大家飞奔过去,进行了一场“无规则、无纪律”的篮球赛,伴着老师同学的欢笑。
    接着,我们采访了一户农家乐和一间客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汇道客栈”。它是由一位“老外”开的旅店,不仅可以吃披萨,还能喝咖啡,还有WIFI可以享用。这位“老外”名叫克瑞斯,他幽默风趣,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经商头脑,他懂得在繁华的康定市经商,在著名旅游景点——白土坎开设一间别具特色的客栈。
    半天的采访,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白土坎村的变迁。
    格桑优优(9岁)
    在阳光明媚的星期四,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白土坎村采访。
    我们来到阿里布果道,这条道上无论白天还是傍晚,总有许多人锻炼身体。每个人看上去都觉得特别精神,我们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欣赏着沿路的风景,不时的拿起相机拍照。
    登上了一道长长的台阶,我们来到一个篮球场,伙伴们高兴极了,你追我赶地打起了篮球。男生和女生各为一队,我们打了一场“比赛”。
    在村里的农家乐,听老板讲了村民们生活的变化。在汇道客栈,我们见到了客栈老板——外国叔叔克瑞斯,他到康定已经9年了,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还会说藏语,最喜欢的事是摄影和变魔术。时间过得很快,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客栈,期待着下一次能再去客栈玩。
    高爽(10岁)
    第一次来到白土坎,心里充满激动。刚来、一片新绿便映入我的眼帘。
    一片充满活力生机的小草傲然挺立着胸膛,一颗颗小水珠将小草压弯了腰,周围的小花小树随风摇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来到一家农家乐,了解村民的新生活。根据老板娘的讲述,我们得知国家的政策好了,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刚开始时只能接待3桌人,现在可容纳300人。
    在白土坎村,我们遇到了经营汇道客栈的克瑞斯,他的中文名字叫罗悦朋。他喜欢变魔术,收集钱币,用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为我们带来欢乐。当然,还有他的那只可爱的小狗露茜。我还认识了三个可爱的外国小朋友。
    不知不觉,时间很快过去,我告别了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结束了快乐的采访。
    倪雨妍(9岁)
    晚上,星星眨着眼睛仿佛问我:“明天你要去哪?”“我要去白土坎村看看农村的变化”,我微笑着回答。慢慢进入美妙的梦乡,等待新的早晨。
    清晨与夏令营的同学们在报社汇合,大家一个个像快乐的小燕子。
    我们跟着老师来到白土坎村,那里山水青青。我们爬上一段长长的栈道,往下看了看,山下的街道房屋好似缩小了几倍。
    在白土坎村我们采访了几个都很有趣的地点,最后一站居然是一间外国人开的客栈。店主是个乐观的叔叔,他为我们表演了许多魔术,我最喜欢“变绳子”。叔叔用了几根长短不一的绳子放在手上,洒了一点儿“魔法粉”,奇迹发生了,绳子居然变得一样长了,叔叔变这个魔术最让我们知道:世界上每一人都是平等的。
    
    
 
  • 上一篇:泸定县公安局挡获一被盗车辆
  • 下一篇:蓝逸来了,村民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