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四川省最美农技员、援藏干部人才杨汝才
杨汝才在乡城县然乌乡指导村民种植玛咖和果树。
■ 何才华 文/图
“我的人生梦想就是实现农技推广梦和援藏梦,并将终身为此而努力奋斗。”杨汝才高兴地对笔者说。
2010年4月,四川省委作出实施“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重大决定。
杨汝才决心奉献藏区,投身援藏事业,把爱洒向高原。
梦想能不能实现,靠的是机遇和执着追求。杨汝才终于如愿以偿,被派往乡城县援藏。
得知这个消息后,85岁的老母亲却有点舍不得儿子离家去藏区,杨汝才的妻子王群看出母亲的心思后,就对母亲说:“您放心吧,您儿子去藏区工作两年,还有我照顾您呢!”
杨汝才却说,我去援藏,无法照顾家里,我决心去援藏,就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既然选择了援藏,我会好好干,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您们要支持我的工作。
那年8月15日,杨汝才告别家人,和泸州市36位援藏干部人才一起经过三天的劳累奔波,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香巴拉乡城县。
“在藏区工作,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你们不远千里来援助我们,对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乡城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邓珠对杨汝才说。
“援藏工作时间虽然只有两年,我一定要珍惜和把握好挂职锻炼的难得机遇,增强主人翁意识,摒弃做客思想,做乡城人,说乡城话,办乡城事,做建设乡城的学习者、服务者和参与者”。杨汝才说。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杨汝才常说的一句话。他深信它的力量源泉来自对党的忠诚,对事业、对责任、对人生的坚定信念。
2014年8月26日,杨汝才深入青麦、青德、洞松葡萄基地开展葡萄种植技术指导。
仅一年多的时间,杨汝才便深入全县12个乡镇开展走基层搞调研、农技推广、结对认亲68次。
今年6月20日,是端午节,杨汝才没有休息,带领农牧局技术人员深入正斗乡亚扎村、青麦乡巴吾村、然乌乡米龙村、东尔村开展小麦秀锈病防治、葡萄管理和玛咖栽植技术指导。
“杨汝才和县农牧科技局的农技人员真棒,他们放弃端午节休息时间来为我家栽玛咖。他们顶着烈日,从早上8点忙到下午6点,非常辛苦,我很感谢他们,扎西德勒!”然乌乡东尔村村民中木高兴地对笔者说。听到村民由衷的感谢,杨汝才心里美滋滋的。他说,农业技术人员的主战场就是在田间地头,不到田间去,不到农牧民中间去,出不了成果,接不了地气,搞科研就没有底气。
杨汝才工作上兢兢业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完成了尼斯乡种养殖协会,巴吾村、木郎宫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叶尔甲么科普先进个人的申报工作,并获上级奖励。他还通过走基层,开展调研,完成了《乡城县2014年民族地区增粮增收酿酒葡萄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完成了甘孜州《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乡、示范村》的申报工作,完成了甘孜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部门资料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杨汝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率相关人员深入全县12个乡镇42个贫困村1464户、5900人进行扶贫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调研,不分昼夜加班,通过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乡城县农业产业扶贫规划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工作,培训新型农民50人,并开通农技推广热线服务农牧民。
由于工作出色,去年,在县委考评中他获得优秀。今年7月10日,杨汝才被省农业厅评为“四川省最美农技员”。
“深入基层调研、采访、写文章、发表科普论文和新闻稿件,是我最大的快乐”。杨汝才说。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78篇科普文章和新闻稿件分别在《人民日报》、《甘孜日报》、《中国农业推广网》、《四川新闻网》、《四川农业与农机》等十多家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发表。他撰写的《践行“三严三实”做优秀援藏干部人才》一文发表在《求是理论网》、《党建网》、《人民论坛网》、《中国民族报》、《甘孜日报》、《情系甘孜》等10多家网络媒体上。
《基层农技推广》杂志、《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科技报》、《中国农业推广网》、《中国农民网》、《中国三农资讯网》、《四川三农新闻网》、《四川经济网》上以“情系高原,奉献藏区”,“种子推广科普宣传楷模”,“一个农技员的两个梦想”为题对杨汝才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杨汝才始终牢记援藏使命,大力践行“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援藏干部精神,把乡城县当故乡,一心为乡城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援藏干部“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的问题,他是一个农牧民群众信赖的援藏干部,一个热爱乡城人民的好男儿,他把自己深深融入到了乡城这片高天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