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23日
孟江家庭的家规:尊老、爱老、孝老、爱亲。
■州宣 供稿
孟江——一个朴实、普通的农村妇女,被大家誉为“最美媳妇”,她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和婆婆,以及年迈多病的公公,并将儿子培养成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学校,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庭。先后被丹巴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家庭”,被州政法委、州妇联评为“平安家庭示范户”,入选“中国好人榜”。
孟江原是丹巴县巴底乡木兰村人,后嫁到巴底乡沈洛村,育有一子。20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孟江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的丈夫因遭遇事故下半身瘫痪,从此长年卧床,生活失去自理能力。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孟江的依靠没了。但坚强的孟江并没有因此而倒下,更没有因此而嫌弃丈夫,她对丈夫不离不弃,无论在哪里,无论再忙再累,都坚持每天按时给丈夫做饭、喂饭,帮丈夫擦身、洗脸、洗脚,端屎端尿、换洗衣服。她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爱护自己的丈夫,几乎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踏实的觉。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年迈多病的公婆以及年幼的儿子,她从没叫过一声苦,没说过一声累。在家中她既是男人,又是女人,家中大小事都由她去操办,家中4口人的生活起居全靠她来维持、安排。她用瘦弱的肩膀独自扛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用瘦小的双手托起了整个家庭的希望。
祸不单行,2008年,年逾70的婆婆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面对连番打击,让这个坚强的女人几乎崩溃。可是生活总得继续,家人更需要她照顾,她没有向命运低头,没有被不幸的遭遇所打倒。她一次次告诉自己,要坚强、要撑住,因为她是全家唯一的依靠和希望。十年来,她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婆婆和行动不便的公公不离不弃,把公婆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细心照顾着、孝敬着,直至婆婆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公公因婆婆的离去悲伤过度而变得神志不清,这对孟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面对家庭的变故,她并没有放弃,还是一如既往,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一家人。
孟江一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只能靠政府低保和卖花椒、核桃换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全家基本生活和儿子的学费。为了生存,为了养活一家人,为了让儿子继续上学,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尽管一家人生活极其困难,但坚强的孟江并没有因此而让儿子辍学。
面对来自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困苦,她用她那笔直的脊梁挺了下来,向我们传递了尊老、爱老、孝老、爱亲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在平凡之中不凡之处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善良、坚强和乐观。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传递着她的真爱,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夏季的烈日炎炎,晒得她汗如雨下;冬季的寒风凛冽,吹得她瑟瑟发抖。就这样,她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庭,用她的智慧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尽好了一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
孟江的事迹感动着左邻右舍、邻里乡亲。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新修了房屋,有了结对“亲戚”。每逢过年过节,“亲戚”们都会去看望她们一家人,为她们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同时,根据孟江家的具体情况,当地乡党委政府还专门为她定制了帮扶计划,鼓励孟江自立、自强。孟江感动地说:“相信日子总能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越来越好的。”对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孟江感恩着、铭记着。每当村里有义务投工,她都积极参加,从未以任何理由缺席;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帮助;村里的喜忧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帮忙张罗;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她相信,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报答社会,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
2013年9月,懂事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遂宁市一所五年制学校,这给孟江带来了新的希望。孟江觉得,她再苦再累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