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齐心协力真帮扶 共建和谐新农村

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15日

——记甘孜县卡龙乡六组一村第一书记冯禧

“你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就把你当成亲人;你脚下沾着多少泥土,群众就对你有多少感情”,这是冯禧担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来最大的感悟。提起甘孜县卡龙乡六组一村的第一书记冯禧,农牧民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

进村入户摸清家底

冯禧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县法院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也不懂藏语。担任第一书记后,他对扶贫工作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带领包村干部,走遍了六组一村的每一条山沟,全覆盖走访每一户农牧民群众。

为掌握六组一村的村情民情,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卡龙乡党委政府、驻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克服不会讲藏语的困难,深入实地走访群众,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五清”目标。经过驻村工作组辛苦努力,摸清了六组一村2097人脱贫户中1户无房、11户无水(5户贫困户居住在半山无法打井,其余的均取水距离超过400米)、3户贫困户无牲畜、16名适龄儿童(6岁至17岁)未入学、需要建房的贫困户3户。

为确保贫困户识别公平公正,他认真开展学习,严格把关政策,吃透精准扶贫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召开三级会议(村委会、党支部大会、村民大会),经过村民申请、村委会初审、乡党委审查、第一书记实地走访、乡村公布、群众监督的严格程序,最终确定贫困户2097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公平公正。

立足村情建设新农村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冯禧立足六组一村资源贫乏,无矿产企业、无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实情,从夯实六组一村的基础设施着手,努力实现美丽和谐新村建设。

卡龙乡六组一村地处偏远,交通落后,群众出行困难,如遇雨雪极端天气,严重威胁到农牧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尽快改变现状,夯实六组一村的基础设施,他带领驻村工作组每天到处调研,严格对照贫困村“十有”标准,科学制定《六组一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规划2016202014个大项19个小项的项目发展,总投资达1700余万元。

按照贫困村脱贫的要求,依托六组一村的草场资源丰富、地域面积广阔的优势,他经过收集、汇总、梳理六组一村的优势,精心选定了小牧场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项目,主动协调县农牧和科技局,申请配套资金100万元,购买牦牛300头,建设3个牲畜暖棚。同时鼓励贫困户参与集体经济,每户入股12头牦牛。目前,合作社工商、税务已注册,暖棚建设已完成,35万元资金已经到账。

精准扶贫工作离不开党委领导,群众脱贫离不开党员示范,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经过深入调研,选定了六组一村制衣合作社、集体小牧场作为党员示范项目。同时,为实现“四个好”目标,他积极向县扶贫移民局反映,多方筹措资金,在六组一村建设一间太阳能浴室,解决46名公益性岗位,将贫困党员纳入项目,带动其他农牧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

以行动解决实际困难

冯禧深知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孤军奋战,要充分动员派出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发挥他们的优势。冯禧每周向县法院汇报工作进度,反映群众困难,加强工作沟通。在他的积极反映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六组一村群众困难问题少了,满意信心多了。

冯禧常年走村入户,当他看到六组一村点校62名学生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冷的教室上课时,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他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将六组一村群众情况挂在网上,为他们发起慈善募捐,短短1个月,就募捐到各类过冬衣服10余包,300余件。同时,他积极向县法院领导反映学生困难,由单位出资为六组一村点校学生们定制了70套加绒校服,让学生们温暖过冬。

无房户住房建设一直牵动着冯禧的心,当他走村入户看到呷洛、瓦觉、呷吉三户群众孤儿寡母挤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时,心里难受极了,当即向乡党委政府、县扶贫移民局汇报了他们的困难,最终经过逐级审核评选将呷洛、瓦觉、呷吉三户纳入2016年无房户建设规划。为确保3户无房户的住房能按期保质开工建设,他带领驻村工作组、党员无偿帮助贫困群众搬砖、运输水泥、砂石、片石。房屋修建结束,了解到无房户还差建房材料款9.3万元,他又多次向县法院领导汇报,最终落实了全部建房款。

为了让贫困党员、三老干部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冯禧每月都会到他们的家中了解情况,并自己掏腰包为他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每逢节日,冯禧与县法院“走基层、送温暖”工作组一道,走访慰问六组一村贫困党员、三老干部、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大米、清油、茶叶等生活物资。


  • 上一篇:“络腮胡子”书记的扶贫故事
  • 下一篇:用行动擦亮第一书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