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1月29日
海螺沟走上加速发展快车道
磨西镇新貌。
■本网记者 袁飞 刘小兵 文/图
初冬,气温骤降。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燕子沟镇喇嘛寺村村民王春莲自打住进镇政府盖的新房,每天都是一脸笑意:这么快就住上新房,这是她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在三年前,这里经历了一场重大的灾难。
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康定市发生了6.3级地震,地震造成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多地受灾。特别是燕子沟镇新兴老街,由于建筑年代久远且多为木质结构的房屋,受损明显,大量房屋发生倾斜,其中一户还发生垮塌,成为了危房。灾情过后,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全力投入灾后重建工作,各项工作迅速推进。
灾后重建——
引导群众克服困难自力更生
地震无情,可以震垮房屋,但震不垮重建家园的信心。
今天当我们走进地震后的海螺沟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片美丽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纯木结构的阁楼古香古色,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层层叠叠的小青瓦并在青石板路上落下太阳能路灯柱子和大树的影子。顺着宽敞整洁的青石板路前行,一些悠闲自得、面容喜悦的老人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拉家常,街道两旁的商铺内,一些人正忙碌各种小生意;在临近街尾的地方,有一栋阁楼比街上其它的房子都要新,房门上还挂着“灾后重建”的牌子;街尾处,几名工人正在改造自来水管道,其中一人说道,“抓紧干,水管改完了,还要‘五线下地’,免得以后游客来了,看着不舒服。”
说起今天的变化,喇嘛寺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林认为,此次灾后重建工作具有力度大、推动快、效果好、群众满意等几个特点,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张福林回忆说,地震发生后,村两委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展开了救灾工作,管理局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面开展救灾。但大家都认为,燕子沟镇灾情不是特别严重且不是主要受灾地区,应该不会被国家纳入重建范围。因此,在救灾过程中,喇嘛寺村两委一直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自己克服困难;所以,受灾之初,大家都没有期望得到政府的重建支持。
张福林介绍,喇嘛寺村共有123户民房在“11·22”康定地震中受到了明显损坏,其中以新兴老街房屋受损最为集中。为了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海螺沟景区创建5A两项工作,为整个燕子沟镇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重建规划明确,将对新兴老街的所有受损房屋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同时将对整个老街进行全面风貌改造。
国家出钱帮助修复受损房屋,按理说是好事。可一开始就认为不会有重建项目的群众,对这样的好事却充满了质疑。张福林告诉记者:一开始不少群众都担心恢复重建只是做做样子,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最后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实际好处,所以对重建都比较消极。王春莲刚开始便是抵触重建的——她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成了危房,按规划需要拆除重建;但是她担心房子拆了之后不能及时建好或者政府根本不帮她重建,那时就连烂房子都没有了。所以她始终坚持,“房子没垮,还能将就住,不重建。”经过村两委反复解释灾后重建政策,她才同意重建。
几个月后,自家的老旧房屋变成一栋宽敞、漂亮的新房子,而她自己本人并没有操多少心,王春莲这才相信政府的重建计划是实打实的。新房建成那天,她由衷地对张福林说,“我当初不相信你说的话,怀疑国家的政策是我不对,感谢你们没有因此放弃我们。”
灾后重建政策在王春莲身上兑现之后,重建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很快,新兴老街所有受损的房屋都得到了维修加固,街上也有了太阳能路灯,街道被加宽到了消防车辆能够顺利进入宽度,横在街道中间、因为流通不畅而发臭的排水沟,也被移到了街边,并变成了无异味的活水。一时间,杂乱拥堵的街道,变成了风貌统一、环境优雅的特色老街,全村人民都欢喜不已,村上的其他恢复重建工作也受到了有力带动。
乡村振兴——
靠产业支撑建立增收长效机制
修路建桥,建好新房,搬进新居,农民心里是暖了,可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党委、政府面前非常现实的课题。
灾后重建,必须从“根”上抓起。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认识到,靠产业支撑,变“输血”为“造血”,建立增收长效机制,方能事半功倍解决根本问题。
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辖磨西和燕子沟两个镇,长期以来,特别是在灾后重建中,景区管理局紧紧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引导群众积极发展蔬菜、羊肚菌、金银花、玫瑰花、山羊、藏鸡、藏香猪等特色种养业。同时,按照旅游全域化、全域景区化、全域产业化的要求,借鉴先进地区农旅结合发展经验,把旅游发展和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力促海螺沟观光体验与生态农业、休闲度假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在产业发展中,管理局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引进冰川海惠木耳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木耳种植产业,实行“农户+村合作社”的模式,以群众入股村合作社的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有效化、持续化。 建成羊肚菌试验示范基地1个,蔬菜核心示范片1600余亩,大马士革玫瑰1000余亩,红富士、大樱桃等经济林木1100余亩,培育重楼等中藏药材种植示范户250户530亩;建成苗木花卉基地1个,培育苗木花卉52种;免费嫁接、发放优质核桃种苗123779株,发放魔芋种49.15吨;投放优良品种牛羊猪760头,免费发放藏鸡鸡苗1.23万余只。开办乡村酒店等旅游服务业30家,以“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27个,流转农村土地面积5000余亩。充分利用旅游就业培训平台,注重对贫困户的培训提升教育,邀请专家开展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种养技术、第二批“诚信示范户”授牌、安全生产等培训33期,参训4200余人次。引进21家涉旅企业共同开发旅游资源,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公益类岗位152个(其中:安置贫困人口就业36人),安置其他就业132个,确保贫困户中有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督促指导施工企业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就近转移就业。多批次组织贫困户到周边先进地区参观交流,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致富脱贫信心,提高生产生活技能。
截止目前,景区由原来的21个贫困村、3500余户贫困户、11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退出下降至4个贫困村、140户贫困户、541名贫困群众。本地近40%的群众、5000余人参与到旅游服务中。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2016年景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9720元,其中群众参与旅游收入比重达55%。旅游发展已然成为海螺沟百姓脱贫致富的主要推手。
“11月20日下午,我们再次召集全镇11个村支部书记开座谈会,就商量一件事: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谋划未来几年的发展路径。”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谋划会还要开几次,任务分下去,措施实,思路新,谋事细,目的只有一个:变“输血”为“造血”,打造村民增收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