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4月09日
求富 求美 求变
耳朵村组干部谋划产业发展。
丰收的喜悦。
幸福美丽新村。
◎邱志娟 杨琦/文 本网记者/图
九龙县是藏、汉、彝三个民族各占三分之一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属甘孜州特有的多民族聚居区。针对三种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风俗信仰、不同思想观念”的问题,近年来,九龙县对症下药、靶向施策、破解难题、激发内力,点燃了多民族贫困群众求富、求美、求变的奔康热情,为推进乡村振兴打牢坚实基础。
坚持教育为“先” 激发“脱贫动能”
“十九大报告都在听,乡村一定要振兴。总书记习近平,全心全意为人民。为了小康的建成,实施精准搞扶贫。扶贫首先要扶志,要让人人都做事。依靠扶贫好政策,自力更生抓产业。因人因地来施策,要把供血变造血。为了走向幸福路,必须要把事情做。脱贫要靠政策好,奔康还靠自己找。幸福生活要奋斗,光荣脱贫是享受。国家要求奔小康,必须紧跟党中央。中央政策是良方,脱贫靠政策,奔康靠产业。小康社会高质量,经济文明都要上。家家住上好房子,人人过上好日子。全民养成好习惯,共同形成好风气。”近日,九龙县优秀宣讲员王长生的一段快板让村民们备受教育和启发。
精准宣传“明路径”。脱贫不怕“难”字当道,就怕“懒”字沾身,为切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润育”工程。九龙县以州委宣讲团赴县引领讲、州委“和谐乡村行”群众宣讲团赴县系统讲、县级宣讲团覆盖讲、县级部门全面讲、乡党委入户讲等形式,实施藏、汉、彝三种语言宣教活动520余场,受教育群众95870余人次。并结合本土实际制作《嬗变》《月琴谱新曲》《欢歌颂党恩》等脱贫攻坚宣传画4万余册,全覆盖发放各族贫困群众。
精准扶智“斩穷根”。围绕“全域九龙儿女上好学·创全州一流教育品牌”目标,九龙县出台了《教育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按照“县城园区化、片区重点化、乡镇精品化、学前普及化”思路,投入1.53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7个,推进“3+3”“6+3”精品教育计划,教育硬件设施达标率100%;完善教师“引育管用”机制,九年义务教育教师合格学历达100%。率先推行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义务教育,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县财政投入500万元设立专项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实现贫困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精准办学“提素质”。充分发挥“农牧夜校”在脱贫攻坚中的“助推器”及“加油站”作用,规范建设农牧夜校63所,打造省级示范校1所、县级示范校4所、中心校18所,采取“示范课堂、点滴课堂、马背课堂、龙门阵课堂”等教学方式,不断拓展“农牧民夜校”办学内涵和外延,2018年开展培训授课3000余场次,集中教学90908人次、分片分组教学68934人次、上门送学21563人次,全县平均参学率达78.3%,有效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坚持产业为“基” 发动“造血引擎”
呷尔镇华丘村毗邻九龙县城,平均海拔在2900米左右,该村是494户1827名藏、汉、彝的民族融合村。同时,独特的民族构成不仅让该村具有大融合的民族特色,也让此地成为了九龙县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当地政府通过不断整合资源优势,将“引进来”的技术和项目完美落地,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现代生态农业增长之路。
从前,由于华丘村人穷地贫,资源稀少,村里年壮劳动力均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妇弱在老家艰难度日。后来,呷尔镇的村镇干部在外地学习期间,了解了内地的果园、菜园的农作物认养模式,便将该种新鲜事物引进村,流转了20亩土地,将其均分为180个大小不等的地块,并建成钢架大棚7个,吸引城市居民来此租地和种地。
呷尔镇镇长刘骏说:“该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旨在让城里人体验恬淡的田园生活,继而了解和认识农村,最终关心和发展农村。”被划分好的每块地的租赁金从每年600元至1600元不等。城市居民少有接触农夫的生活,在该种模式下,承租地块的“城里人”利用休息时间在地里栽种自己喜欢的庄稼,合作社雇佣村民帮忙照料,施肥、除草、除害虫……待农作物成熟后,承租人就可亲手来基地采摘。
据该基地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仕山解释,该基地的180块地均已全部被租出去,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当地农户获得工资和土地流转租金,城市居民重温记忆深处的田园生活之乐,享受淳朴恬静“慢半拍”的乡村生活。此外,发展该种新兴的生态特色农业项目,也能借此带动基地周边地区的群众创办农家乐、从事特色种养业,达到致富奔康目标。
明确思路“指方向”。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致富奔康的根本之策,优化思路体系,结合九龙县特殊地理环境及气候,大力发展“高山牦牛”“半高山核桃花椒”“矮山茶叶魔芋”及黑毛驴、梅花鹿、羊肚菌、川乌等特色种植养殖为主的“五朵金花”+特色产业,推进“1镇6乡”为主的百公里特色产业圈建设,形成了乡乡有产业、村村有实体、户户有门路的增收格局。
厚植基础“强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质效,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探索出台加快产业发展“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和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等扶持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组建了四川省九龙县隆之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领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授之以渔“脱穷帽”。创新利益联接,鼓励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入股、集体或个人资产入股、小额信贷入股、财政产业扶持资金股权量化等方式,让贫困群众“资金变股金、资源转股权、农民变股民”,共享企业或专合组织发展红利,同时本地企业、专合组织在用工等方面优先考虑贫困群众,实现农民“工人化”,提升贫困户收入。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截至2018年底,贫困村集体经济达标率100%,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稳定并超过3600元。
坚持制度为“绳” 引向“现代文明”
“三房照壁斜开门,翘头屋脊镶龙堡,粉墙蓝瓦提脚线,廊柱图案显民俗”,彝家新居彩梁画栋、檐吊牛头、壁画图腾、搭配和谐。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依托自然环境,尊重民族文化,遵循村庄空间,依山就势、科学布局的海底新村拔地而起。海底新村富有民族特色的寨门高高地矗立在蓝天白云间,村级活动室、火把广场、联户路、垃圾池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通村水泥公路蜿蜒在山间,漫步在海底村“林荫大道”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格外惬意。
“近十年来九龙县通过彝家新寨建设,村民的思想观念悄悄发生转变。”踏卡乡副乡长甲卡吉古说,以前家里穷的村民常会宰杀耕牛,屠宰数十头山羊办席,如此铺张浪费的陋习让村民更加贫困,始终无法摘掉贫穷的“帽子”。后来,当地村委反复对村民讲解文明新风尚,当地铺张浪费、聚众赌博等陋习被纠正。
移风易俗“树新风”。“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不顾“里子”顾“面子”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彝族同胞中。针对这些现象,九龙县采取互订新时期婚丧新风盟约,召开公职干部、家族“家支”代表以及知名人士座谈会等方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30余个,有效破解婚姻彩礼高、丧葬铺张浪费等陋习,2016年以来,新婚家庭每户平均节约近10万元,办丧家庭每户平均节约5万元。
精神激励“讲文明”。制定文明习惯激励制度,开展“清洁卫生评比”“邻里团结评比”“和睦示范家庭评选”等活动,着力推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评选活动,评出比文明、比勤劳、比致富、比卫生、比孝顺的精神风貌,打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村文明家庭典型,涌现一大批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典型,引领群众形成了美德众人传、善恶众人管、家事众人评、好事众人为的文明新风尚。共创建省级“四好村”11个、州级“四好村”27个、县级“四好村”54个,推树各级文明单位130个、文明家庭47户、先进个人73人。
民族团结“共奋进”。针对各民族之间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引发各民族之间互相孤立,互不交易、互不通婚等现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亲如一家”及“九龙儿女共奋进”互助活动。以乡村为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和谐社会正能量,有效形成全县各族群众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支持,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态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