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悬崖村”变形记

甘孜日报    2019年05月15日

甘孜县昔色乡阿拉龙村精准扶贫小记

乡长和本报驻村第一书记汤宁与生龙生根商议解决路灯安装问题。

《甘孜日报》派驻甘孜县昔色乡阿拉龙村第一书记汤宁在发放惠民资金。

      ◎本网记者 马建华 见习记者 唐睿 文/图

      常听《甘孜日报》派驻甘孜县昔色乡阿拉龙村第一书记汤宁讲,他到该村的时候,所谓通村的“路”,是崖壁上凿出的一条宽度最多能容下一辆小车勉强贴行的土坯小道,一侧紧挨峭壁,另一侧即是悬崖,最险的路段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路边是一望看不见底、100多米深的悬崖,出行条件极为艰险,人员伤亡、物资损失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闭塞的交通环境大大阻碍了村庄的发展,村里的农特产出不去,外面的货物进不来,村民只能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生产生活。

      初次进村便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汤宁怀着恐惧的心情走进村里。破破烂烂的毛坯房阴暗潮湿,村民靠点油灯度过漆黑的夜晚……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阿拉龙村的贫穷落后,让汤宁惊呼“简直想不到”。诙谐幽默的汤宁告诉记者,看到乡亲们落后的生活状况,他落泪了;作为一名与现代生活须臾不可分的年轻人,他真想一走了之,然而,面对组织的重托和乡亲们渴求脱贫致富的眼神,他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悬崖村”坚持了下来。两年来,他欣喜地与乡亲们共同见证了“悬崖村”发生的静悄悄变化。

      交通之变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

      5月13日,记者乘坐的采访车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路前往阿拉龙村,虽然会车有些困难,但车流量极少,弯道虽然多,但平坦整洁。悬崖上的路呢?看到记者满脸狐疑的样子,汤宁笑着说,过去,乡政府到阿拉龙村是“伤心路”“痛苦路”。沿着江边凹凸不平而又狭窄的碎石路艰难行驶,经过路边一座吊桥后,公路也就到了尽头,村民们只能沿着绝壁羊肠小道或骑马或步行,小心翼翼地在悬崖上攀行。

     “我20多岁的时候,骑马用了两天的时间去过一次县城,因为吃尽了苦头就再也没有去过了;由于没有公路,村民有感冒发烧的,就只能拖,遇到危重病人,只能通过担架抬下山,山路难走,耽误了治疗时间,危重病人还没有抬到山下就断气了;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村民大部分都没有读过书,村里唯一的一个只懂藏文的‘文化人’当了代课老师,现在都退休了;因为路途遥远,娃娃们没有条件上学呀。”现年50岁的阿拉龙村委会主任生龙生根感慨地说,我们村到江边有15公里,全是陡峭的羊肠小道,在山鹰也飞不过的地方,老一代的村民大部分连村子都没有走出去过。全村是由普巴村、木巴村、阿拉龙村三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共63户275人, 2014年,阿拉龙村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75人,是雅砻江上游的贫困村之一。

       阿拉龙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没有水泥路面、没有网络信号、没有公共厕所,村民生活用水要去河边挑,人畜共饮,耕地面积少,农作物产量低,只能种点青稞和土豆自给自足。汤宁告诉记者,这是他到阿拉龙村看到的状况。

     “脱贫攻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2015年,县上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阿拉龙村过江双车道水泥大桥,并启动了通村公路建设。

       老人向巴青措目不转睛地盯着“听说能修路的大机器”,眼里夹杂着好奇,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曾经,因为没有通往县城的公路,村民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骑马或走路到县城来回要用一周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还有可能被摔伤甚至有生命危险。“去一趟县城,就是拿命在作赌注。” 向巴青措曾因此放弃了到县城一睹城市繁华的念想。“感谢你们,谢谢,你们辛苦了。”老人喃喃自语,73岁了,她还没有走出过阿拉龙村。工人在紧张地施工,向巴青措每天都要去工地看看进展情况,虽然只是毛坯路,虽然到一次县城单边仍然要用3个小时,但可以通过汽车和摩托车了,村民再也不用骑马走路进城,通车那天,全村人像过节一样欢欣鼓舞。

       2017年5月,县上决定投资746万元,兴建长约8.3公里、总路面宽度3.5米的通村水泥路。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水泥路便修到了村里。

     “以前从这个村到另外一个村要走一天的路,现在村村都通了水泥路,还通了联户路,村民家家户户都买了摩托车,去一趟县城只要两个小时,商贩开着车进村吆喝叫卖蔬菜和水果,收购虫草和药材的老板也多了起来,” 生龙生根高兴地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生活之变 脱贫攻坚不落下一人

     路通百业兴。5月13日,记者乘坐的采访车沿着通村水泥路直接开进了生龙生根家的院坝。“这是去年才打好的院坝,房子也刚刚装修完不久。”生龙生根带着记者参观他的“新家”,通村公路修通以后,货车可以开进村里,钢筋、水泥、砂石等建材能快捷地运到村里,村民争相翻修房屋,他请来木匠、泥水匠新修了住房,请画匠按照当地文化特色进行了室内装饰,到县城选购了崭新的藏床、碗柜、卡垫(藏语小型藏毯的意思,是藏族家庭的床上用品)和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日子过得舒坦了。这段时间,村民们都上山挖虫草去了,要持续一个多月时间,虽然非常辛苦,但这是村民最幸福的季节,因为虫草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我家里有9亩土地,5口人,15头牦牛,奶制品自己食用,还可以出售牦牛,我和爱人挖虫草、拣獐子菌,我一个月还有2000元的工资,加上草补、林补等惠民资金,年收入有3万多元。”生龙生根细数生活的变化,心情愉悦,村子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变化,都离不开县乡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以及帮扶单位的辛勤付出。

      阿拉龙村的集体和家庭牧场都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上,高山放养最大的问题是夏季牧草丰盛牛羊膘肥体壮,冬春无料掉膘甚至死亡,大大降低了出栏率,直接影响到了牧民的收入。

     种草养畜,汤宁是门外汉,他在“前任”本报第一书记蒋平的指导下,在州畜牧部门的帮助支持下,购买了适合阿拉龙村的优质牧草种子,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同意,平整出5亩河边荒地用于试种。经试种,每亩干草产量在200斤以上,一年两季能收获500斤左右,村“两委”打算继续增加播种面积,让村民不用花钱买草饲料,而且还可以让牦牛不掉膘,增加了收入。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在昔色乡中心校,一个在县城二完小读书,两个孩子年龄偏大,我要他们补习文化,争取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上不吃亏。”生龙生根说,路通了,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汤宁就引导村民打扫家里和公共区域卫生,让村民积极送子女入学。现在村民子女全部入学读书,部分村民还在县城租房子住,陪子女读书。

     走进伍呷的新居,伍呷说,他家以前是住在半山腰上的一座危房里,家里有7口人,而且小孩就有三个,加上伍呷年龄偏大,没有经济来源,乡党委、政府决定给他家易地扶贫搬迁,把他们一家人从普巴村山上搬到阿拉龙村,并把全家纳入低保和藏区新居建设,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生活得到了保障。他一家人通过挖羌活、大黄等野生药材,拣獐子菌和挖虫草,加上低保、草补、林补等惠民资金,一年的收入也有了3万多元,现在他再也不用担心房子会垮、孩子会辍学了。

    2018年,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全村已通电、通网,每家每户有电视看,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村里有标准卫生室、文化室、村级活动室。

  “我给村里联系了69盏路灯,马上就要进场安装,你们走夜路再也不用害怕了;我们报社援助的公共浴室也将在8月前完工,村民可以轮流洗澡了;我正在和一家微小企业谈,争取解决牧民畜产品销售难问题……”汤宁告诉生龙生根他目前正在为村里办的事情,生龙生根竖起拇指代表村民表示感谢。

    兴办合作社、挖虫草、拣獐子菌、养走马参加比赛,阿拉龙村委会正在为村民规划着美好的未来。告别阿拉龙村,田野里绿意盎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阿拉龙村将和其他贫困村一样摘掉“穷帽”,一个富裕的美丽新村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 上一篇:色达县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
  • 下一篇:20名巴塘孩子走出大山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