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十一个儿女十一个兵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05日

七儿子张天才。

三儿子央宗(汉名张明华)。

木念固朱一家珍藏的退伍军人证。

幺儿子朗特(汉名张明贵)。


      ◎冯强 文/图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三岩龙乡白杨坪村,有一户人家,父亲叫木念固朱,母亲叫扎西拉姆,半个世纪里,他们把自己的11个儿女都相继送到部队参军,为巩固共和国钢铁长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1个儿女为国防建设奉献出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他们中有在军队工作几十年,两次参加“国庆”观礼,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有的在参加战斗中,英勇顽强,壮烈牺牲,成了光荣的革命烈士;有的在部队光荣负伤,却不愿给国家增添负担,回到家乡成了经济建设的带头人;有的尽管当兵的时间不长,可他们退伍后,矢志不移,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十兄妹中,有三人荣立三等功,二人荣立二等功,一人荣立一等功,两人被授予荣誉称号;两个姐妹,不爱红装爱武装,是县民兵应急分队的骨干力量,藏族姑娘的飒爽英姿映在了雪山草地上。

     “我”参加了解放军

      让时间倒流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木念固朱一家和众多的乡亲们一样,为了维持生计,固朱只能跑点小买卖,儿女们在母亲的带领下,上山为奴隶主割草放牛羊,换些小米、燕麦艰难度日,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固朱先后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送给了别人家,饱受了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

      1935年红军北上,在甘孜藏区转战达一年零八个月之久。红军打土豪分田地,与旧社会恶势力作斗争,特别是红军秋毫无犯,遵守铁的纪律和美德在固朱心里扎下了根。固朱深深懂得红军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部队,是为农奴翻身求解放的部队。他想,等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一定要让他们参加这样的部队。后来解放了,固朱一家也从苦海里挣脱出来,一家人得以团圆。

      1950年3月,甘孜藏区和平解放。也是这一年,已长大成人的大儿子英布泽仁,在得知张国华将军率领的18军正向西藏挺进时,当一名解放军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涌动。他和同学甲特商量好以后,就悄悄跑到康定县,找到临时军管会,苦苦要求参加革命队伍。军管会的领导看他参军心切,小伙子又长得壮实,进行了身体检查和文化考试,当天就批准入伍,担任部队的警卫员兼藏文翻译。

      日子一天天过去,英布还没有来得及给家里写信,这可急坏了固朱和拉姆一家。

      直到1952年11月,一封从西藏寄来的信才使固朱一家人放了心。英布在信中说:“我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这是一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英布还动员弟妹们长大后,一定要参加解放军,跟共产党、毛主席走。

      在部队里,英布进步很快,当兵不到三个月就入了团,刚两年就加入党组织,第三年提拔为干部。他先后当过警卫员、卫生员、副连长、营长等职务。1956年9月,英布进军事学校学习军事指挥技术。他先后参加十多次上级单位举办的学习培训班,当上领导干部以后,又走进中央民族学院。

     1955年冬季,过上了新生活的木念固朱、扎西夫妇把二儿子泽仁扎西叫到跟前说:“泽仁,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共产党、毛主席。你长大了,懂事了,去参军报效祖国吧。”其实,泽仁早就想当一名解放军,连做梦都想,一个月后,泽仁和几个小伙子一起到成都军区某藏民团里,穿上了军装,戴上了红帽微。刚开始,泽仁不认识汉字,连汉话都不会说。连队首长就给他开“小灶”,教他读课文,写生字,背唐诗,写家信等。入伍不到两年,泽仁就被选为成都军区军事训练尖子,并夺得三个第一名,荣立一等功。1957年6月,在参加道孚平叛战斗中,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打敢拼,不幸被叛乱分子的子弹击中左胸部,流血过多,  抢救无效,献出了年轻而又富贵的生命。

      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锻炼成长

      二儿子牺牲不久,固朱和拉姆夫妇又把三儿子央宗降送到了泽仁所在的团队。

     临别时,固朱把央宗降参叫到一边说,你去参军,阿爸阿妈心里高兴,但有一条,你到部队后,不要给咱家里丢脸。央宗入队后,牢记父亲的嘱托,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了全团的训练尖子,连队党支部在讨论他入党的问题时,是以全票通过的。不久他就当上了侦察班长。在炉霍、巴塘等县的抗震救灾中,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在砖瓦堆里救出受伤的群众二百二十多人,组织部队在一片废墟上搭起一座座帐篷。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1959年9月,本来不是央宗所在的连队去执行任务,但是他以一封2000字的血书,得到准许参加战斗的命令。在实施穿插过程中,央宗机智灵活、机智果敢,为整个战斗的胜利争取了时间。他在和匪徒拼刺刀时,被11匪徒包围,左臂被匪徒砍成粉碎性断裂。他不愧是一条硬汉子,抽出身上的匕首,将左胳膊割掉,用衣服缠住,一只手端起冲锋枪向匪徒扫射,最终晕死过去。当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已在医院里躺了11天。在成都一家大医院里,他安上了假肢,成了一名残废军人。组织上特批他在疗养院里过一辈子。

     央宗原本可以就这样度过一生。可他不!刚刚学会一只手穿衣服、吃饭、做家务的央宗,就向院党委打了一个报告,要求出院回家。我们在采访时找到了这份报告。上面有这样的叙述:“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是一名军人,我的天地在战场和训练场上。尽管我失去了一只手,但我有一颗为党为国分忧的心,我不愿给国家增添任何负担。我请求组织批准我回家搞生产!”

     1961年7月,正值 “三年困难时期”,央宗老家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固朱和拉姆夫妇在家里急得直掉眼泪。危险之时,党和政府向他们伸出了温暖之手,为他们送去了衣被、粮食,修起了三间藏房。也正是这个时候,央宗从成都回到了甘孜州康定县。当州里的领导得知央宗的英雄事迹后,安排他在州委党校收发室工作。可他干了不到一个星期,又找到领导,要求回九龙去。他觉得不能呆在这里吃闲饭。三番五次地折腾,央宗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故乡。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央宗的这种不畏艰难困苦、不图享受的品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品格。当我们问起央宗当兵后不后悔时,他说:“当兵无悔。正是有了当兵的历史,我才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应该感谢党和部队的培养!党和政府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当兵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尽义务,这就是一个中国士兵的基本觉悟;这就是一个中国士兵的精神所在。我们的军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象央宗这样的士兵,才得以待续、发展和壮大。

     是的,木念固朱和扎西拉姆夫妇是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的人,最能体会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是共产党给了他们机关新生活,跟随着共产党走没错。固朱一家认准了这个理。在1966年以后的10年时间里,固朱和拉姆相继把四儿子拥忠朋错、五儿子扎西泽仁、六儿子白玛、七儿子张天才、八儿子四郎、九儿子郎特送进部队。他们在部队里学习政治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他们苦练军事技术,工作样样能干,是有名的军事训练标兵;他们思想素质好,作风正派,都加入了党组织。有的参加对越作战荣立了战功,有的参加抢险救灾成为先进个人。他们在部队工作的时间不长,可他们回到家乡后,仍然致力于国防建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拥忠、白玛分别当上了民兵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扎西、四郎分别当上了民兵排长,郎特当上了专武部长。老七张天才入伍后,提拔为干部,荣立过二等功,参加西藏邦达机场建设,后调入乡城县人武部工作。

     不爱红装爱武装

     1956年初,在九龙县城关区、大河边区等四个区开展民主改革。少数反动上层反对民主改革,策划武装叛乱。当时驻县武装只有民警分队30人,新组建的民兵武器落后,枪支和弹药严重不足,很快大河边区区公所失守。危难时刻,九龙县一群热血女青年,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她们运弹药、抬伤员,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她们当中有一个县民兵分队的队员,一个特别能骑马、善射击的藏族姑娘,她就是固朱的大女儿泽仁央忠。

     叛乱分子盘踞在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山上,妄图进攻县城。九龙县工委根据“政治斗争为主,结合必要的军事打击”的方针,调派民警、乡村干部和民兵共一千二百多人,采取兵分四路,分头进发的方法。

泽仁央宗率领的民兵分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战斗布署。她们据守要卡,封锁交通要道,截断暴乱分子的退路,组织动员民族进步和叛乱分子的家属上山劝降,开展群众性的平叛活动,让叛乱分子无处藏身。历时14天的战斗中,泽仁央忠指挥得当,英勇坚决,自始至终冲在最前面。

     少女的情怀就是诗。木念固朱的小女儿旁旁是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姑娘。她争强好胜,从不服输,喜爱漂亮的的衣裳,她穿上军装更是英姿飒爽。自旁旁当上三岩龙乡女子民兵班的班长以后,似乎忘记梳妆打扮了。她既要组织民兵训练和巡逻,又要承担家务,整天忙里忙外,总有做不完的事情。近几年来,她领导的女子民兵班的民兵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在参加上级组织的民兵军事比武中,她们先后荣获11个第一,扛回15面锦旗,获得22张奖状,是县里的先进民兵单位。

     这就是木念固朱一家,平凡而普通,年年月月生息在康藏高原那片多情而又厚重的土地上;这就是木念固朱一家,纯洁而高尚,把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木念固朱一家,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永远不变。(作者系九龙县人武部现任军事科长)



  • 上一篇:一面锦旗后的扶贫故事
  • 下一篇:康定市人民法院庭审现场搬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