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02日
康定市回民小学开展加入少先队宣誓活动。
◎见习记者 张亚贤 文/图
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所应承担的表现,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上的一种使命、职责、义务。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繁荣昌盛的缔造者,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发展的建设者,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
这些年来,人们在看到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聪明的同时,也深深感到,孩子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的淡薄和缺失。这种淡薄和缺失不仅带来了孩子行为的异常,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忧虑和担心。
多方原因造成孩子社会责任感缺失
对于当今许多父母来说,非理性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是导致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和缺失的原因之一。父母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作出一切牺牲,子女习惯性地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依赖性较强,习惯接受,不懂得付出,家长这种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在一种完全被淡化了责任意识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以至于并不知晓何为责任。另外,还有一部分父母错误思想的灌输也是导致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主要因素。一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如果为别人考虑,帮助他人,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就是吃亏。这些父母总是用利己主义和“不能吃亏”的思想灌输孩子,以至于这些家庭中的孩子说话做事总是不管他人,不顾社会。
当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弊端也无形中影响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责任感的树立;另外,部分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责任感教育也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应当说,责任感的缺失是受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加之本人的因素、家庭状况、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社会“综合征”。
青少年缺少责任感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个人责任与公共责任的错位和责任认知与责任行为的断裂。在家庭中主要表现为,不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凡事都指望父母为其做好,更不乐意或主动帮父母做事;在学校里,过于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不愿做一些对同学和班级有益的事情;在社会上不注重公共道德,随意破坏公共设施或者毁坏良好环境。
全方位着手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配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当疫情来临时,医务工作者纷纷报名去前线,不计生死,不论报酬,在这一群医务工作者里面,有一个苍老的身影……”4月12日,康定市回民小学三年级三班班主任朱保芬以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英雄们为素材,给重返校园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灾难中成长,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家国情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奉献精神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与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紧密联系,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征文和绘画展示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见闻感受,表达对抗击疫情的认识、感悟与打算,讴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正式开学后,我们还开展了主题班会或团队教育活动。”康定回民小学校长余伶俐说,“我们把疫情变成教材,用一线医护人员的执着坚守、各条战线上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教育孩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构建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孩子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班级管理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平台,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优良的班风、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因素。班干部积极协助老师开展班级日常活动、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班级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实际上就是责任的体现。老师教育学生热爱班集体,为班集体做贡献,关爱和帮助同学,实质上就是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的好习惯,这种习惯自然会衍生出社会责任感。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应该从小抓起,从生活的点滴抓起。作为家长不仅要有这种意识,更要有相应的行动。要改变目前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凡事大包大揽的现象,让孩子走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安排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内容,比如,从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既是家庭的一员,就有为家庭做事的义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必须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康定市实验小学思政老师胡老师是位有着30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她说,现在家庭多属核心家庭,即“6十1”型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6位长辈呵护1个宝宝,由于现在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所以很多家长开启了重视孩子的学业,包办其他事情的养娃模式,以至于很多孩子习惯于被父母照顾,放学回家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 “心安理得”感,很多家长并未意识到不妥。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培养的孩子很难心知感恩,而且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很差。她建议,培养孩子感恩和责任感,安排孩子参与分担部分家务活,是个不错的选择。其次,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家长自己必须首先成为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 左邻右舍或单位同事之间,都要友好相处、助人为乐,这对孩子来说,就会产生无穷的榜样力量。总之,家长长期不断地要求和培养,就会使孩子有责任意识进而有履职尽责的行为,社会责任感也会日益增强。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是个大课堂,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学生的必修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在行动和体验中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康定市首届中小学教育机器人大赛中,一位不知名的学生观众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天比赛结束后,观众陆续离场,这名学生却拿着塑料袋清理起了观众席的垃圾,他用实际行动给那些乱扔垃圾的观众上了生动的一课。在社会大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学校或相关部门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清除卫生死角;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鼓励学生伸出手来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一分子,从而乐于为社会出一份力。
康定市回民小学四年级一班林子淇看见新闻里说一线抗疫的叔叔阿姨缺少防护物资,而***朋友们正在组织自愿募捐活动时,主动要为抗疫的叔叔阿姨们买口罩,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300元压岁钱,请妈妈代为转交。后来,我州道孚县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时,她再一次拿出300元压岁钱请妈妈捐给州红十字会。这不仅是一种爱心,更是林子淇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