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传好“接力棒” 奔向新生活

甘孜日报    2021年03月24日

三任第一书记、两届村支部书记、老中青三代党员重返交纳重温誓词

庄严的宣誓仪式


   ◎本网记者 张亚贤 文/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近日,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炉霍县交纳村三任第一书记、两届村支部书记等老中青三代党员齐聚村文化广场,高举右拳、同戴党徽,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这个“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上空。

   过去的交纳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们大多不会说汉话,很少出远门,靠种点青稞、豌豆等农作物勉强糊口。那时,村里各项基础设施、文化卫生事业落后,全村无支柱产业,村民无稳定收入来源,生活水平低、住房条件差……精准扶贫启动时,全村仅35户138人,贫困发生率却高达26%。

   而后,在省总工会和州总工会的大力帮扶下,德茜、张松、黄先明等历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为了同一个精准脱贫梦先后来到这里。他们着眼该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禀赋,倾情倾智倾力带领村民们先后修通了通村路、入户路,建起了村活动室,发展了黑青稞、高原小番茄、高原灵芝种植以及奶牛养殖等特色养殖、种植产业,并对接我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充分挖掘红军文化和民俗文化,新建了“红军展览馆”,新居工程、防洪河堤工程、庭院改造工程等更是让这个昔日的贫苦山村一跃成为我州最美村寨,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2000元增长到去年的8700余元。

   村里的老支书九呷现已76岁,拥有56年党龄的他做了55年村支部书记。50多年过去了,当年朝气蓬勃的青年已年近八旬,但岁月没有磨掉他对党的忠诚,反而将那颗赤子之心涤荡得更加明亮。生于兹长于兹的他,见证了村子基础设施大改善、村容村貌大变化、村风民风更纯洁、群众收入大增长的跨越之路。当三任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回家”时,九呷大爷激动不已,带着他们再次走进交纳村红军展览室,重温“红军在交纳”的点滴故事,饱含热泪的讲解中寄托着他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无尽追思。

   回看精准扶贫的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数据、一副副展板,第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德茜感慨万千:“2015年初见交纳村,贫困落后的情况令人咋舌,如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群众思想认识都有了质的飞跃,从当年的贫困村到如今的模范村,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谈到村子的变化,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张松自豪地说:“交纳村以旅游业为引领,带动种植、养殖、飞地经济等业态全面开花,已经成为炉霍县的村级发展样板,交纳村民也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早已结束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却依然坚守在交纳村的黄先明对这片热土有着别样的情怀。驻村3年有余,从走村入户调查研究,到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他太多的情感,他感觉每天时间都不够用,有太多的计划、事情在脑海里盘旋,他希望能为这个高原小山村的老百姓留下更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对交纳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大伙人心齐、可断金”。

   从年逾古稀的老人手里接过交纳村的“接力棒”,一代代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筚路蓝缕,铿锵誓言化作不竭动力,为这个曾经的贫苦村寨摘下“州文明村”“州最美村寨”“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及“省文化扶贫示范村”“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卫生村”“省六无平安村”等荣誉,也为村民们照亮了脱贫奔康的康庄大道。

  • 上一篇:康定开启一轮特别的“赏雪”模式
  • 下一篇:这条高速路三分之二时间都要“钻洞”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6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