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2月27日
——专访稻城县委书记曾关和
■县委中心报道组
州委十一届四次(扩大)全体会议,谋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州事业发展,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动员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州委十一届四次(扩大)全体会议精神,稻城县怎样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呢?为此,笔者专访了稻城县委书记曾关和。
笔者:请问,稻城县如何看待目前面对的发展机遇?
曾关和: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关乎民生、民心,关乎发展全局,为农业农村描绘了美丽宏伟的蓝图,更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为之振奋。但如何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变成实惠,也给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一个重大而全新课题。就稻城而言,“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已然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片,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为我们实施全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必须把全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并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并行”的发展路径,以全域旅游助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创新开放、繁荣小康”新稻城,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贡献稻城力量。
笔者: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稻城有什么具体打算?
曾关和:自然生态资源是稻城发展全域旅游的先决条件和先天优势,是全县群众赖以生存、鸥水相依的发展基础,保护生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要突出绿色发展。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树立和践行“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共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二要突出恢复治理。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定守住“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继续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大规模绿化稻城行动。三要突出长效监管。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队伍建设,严格实行“先评估后开发、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资源开发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追究。
笔者:要实现乡村振兴,稻城县有什么具体措施?
曾关和:全域旅游是推动稻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动力,是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必须进一步夯实支撑配套基础,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城乡提升、景区建设、服务环境”的样板,带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亚丁景区5A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开发次级景区景点,加快推进亚丁景区南坡、松绒布姆尤尊景区等次级景区景点开发打造,规划布局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景观廊道和乡村特色旅游村落,进一步跟进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服务中心、标识系统等基本服务设施。二要注重服务品质提升。坚持以游客满意为标准,以品质化服务为方向,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强化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旅游企业良好的形象,让游客“食有特色、住有档次、行有保障、游有看点、购有商品、娱有品味”,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美好需求。三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深化“城镇、城郊结合部、旅游乡村”的风貌改造和绿化亮化净化工程,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使稻城成为一个“干净整洁、生态宜居、城乡融合、美丽祥和”的标杆化卫生城市和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
笔者: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发展,请问在发展产业方面稻城县有什么打算?
曾关和:推动“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只有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只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围绕观光“做文章”,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复合支撑效应和产业带动效益,因地制宜发展体验式特色农牧产业,全力打造绿色生态观光农牧业,推进农牧现代化、特色化。围绕餐桌“做文章”,做强本土农牧业品牌,不断丰富稻城特色精品菜系,把农特产品推销给本地餐饮行业,实现“内部消化”。围绕增收“做文章”,积极探索和推广“龙头带动、入股分红、合作经营、资产收益”的脱贫增收新模式,在群众参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上下功夫,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群众创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稻城县还将做好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好乡风文明建设等。
总之,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脱贫奔康才是最终目的。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州委十一届四次(扩大)全体会议精神的过程中,稻城将走出一条“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牧民群众就地脱贫奔康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