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03月27日
洛桑(左)正在直播。 资料图
在第四届“天府杯”创业大赛上,洛桑带着他的“等风兔”项目精彩亮相。 资料图
◎中国民族报记者 丛蓉
“爸爸,我肚子饿了。”两颊红彤彤的小志玛嘟着嘴的画面,通常是洛桑短视频的开头。这位35岁的父亲,会为家人炖一大锅牛肉,也会给女儿做冰糖葫芦、珍珠奶茶,有求必应。他还带小志玛去海拔4000多米的草原看牦牛,在山上捡菌子,去湖边放风筝。
在抖音账号“洛桑和小志玛”,记录着洛桑一家的淳朴生活和川西的自然风光。截至今年2月,“洛桑和小志玛”全网拥有400多万粉丝、短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3亿次。2023年,他的公司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2022年开始,洛桑还有了一个新标签,抖音平台的“乡村守护人”。曾做过保安、服务员的洛桑,如何借助短视频从一名“打工人”变成“网红”?他的成功密码又是什么?
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
洛桑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呷尔镇查尔村人,从小家里生活贫苦,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被寄养在奶奶和亲戚家,形成了内向、自卑的性格。
初中毕业后,洛桑便开始务工赚钱。18岁时,他独自闯荡上海,11年间辗转江苏、上海等地,换了多份工作。在上海,他结识了妻子大志玛。两人结了婚,2018年大志玛怀孕了,他们返回了老家。
女儿小志玛的到来为洛桑的生活注入了新活力,也让他更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为了挣更多的钱,洛桑白天上山采菌子、帮人送外卖,晚上到舅舅开的屠宰场上班,一个月下来能挣6000元。他本想过外出务工,但舍不得离开女儿,最终选择留在家乡。“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所以不希望女儿也成为留守儿童。”洛桑说。
在外务工时,洛桑会在闲余时间刷抖音,看到一些分享日常劳作或手艺的普通人,也有不错的直播带货成绩,便萌生了做抖音短视频的念头。
2020年5月,洛桑开设了账号,刚开始什么都拍,上山采菌子、学别人用石板煎烤食物、女儿小志玛的成长轨迹等。两个多月下来,却只有300多个粉丝。
正当洛桑有些泄气时,当年8月,九龙县商务经济和信息化局邀请了一家新媒体公司,为当地提供一个月的免费培训,洛桑抓住了这个机会。“洛桑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全程用手机录像,有问题会主动找我沟通。”创业导师晋美对洛桑印象深刻。
学到的知识很快奏效。洛桑将川西美景、藏族同胞的劳作和生活,与女儿的成长结合起来拍摄,一个月粉丝量就涨到了2万。从此,洛桑将更多时间放在做短视频上,每天都会冒出新想法和创意,干劲十足。
2020年9月,洛桑带着女儿去湿地公园割牧草的视频在网络上火了,一下收获数千点赞。从那时起,他将自己的账号“洛桑和小志玛”定位为藏地亲子美食,记录下一日三餐,山间劳作、采松茸、挖药材的质朴生活,满满都是烟火气。3年多来,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短视频认识了这对可爱的藏族父女。
“重要的是能将农货卖出去”
2020年12月,洛桑开启首场直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21年7月,洛桑在海拔2400米的茶园做直播,当月红茶销售额就达到13万元。洛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直播间的优势:卖当地的高山农特产品。
之后的松茸采摘季,洛桑就在直播间卖新鲜的松茸,一天就能卖500多单。但受限于物流,300单松茸烂在了路上。
洛桑不得不重新摸索适合高海拔地区农产品的保存和运输方式。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度,他尝试培训网上销售客服人员,同时在成都开设了前置仓,将农产品提前发往前置仓,经过清洗、晾晒和打包后,再统一发往全国,逐渐打通了电商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洛桑的直播间为当地农户打开了一扇窗。以当归为例,往年农户收获的当归都是到菜市场零售,洛桑则以高于市场价格,向农户收购近3500公斤鲜当归,雇佣农户清洗之后,在直播间上架。他的3场直播卖出了近9000单,收入近100万元,带动了全县当归的采集和销售。
被洛桑带动的,还有当地供应商。吴小凤原本在康定市开实体店卖虫草和藏红花,受疫情影响,生意越来越不好。她找到洛桑合作,在藏红花基地做直播,开播一小时就卖出3万元,而她的实体店一个月销售额最多只有一两万元。用她的话说,“十几年来踏进我店里的顾客数量,都赶不上几场直播多。”尝到甜头的吴小凤关掉开了16年的实体店,和洛桑一起建立了甘孜州特产供应链,将更多精力花在搜罗州内各地的好农货上。
洛桑的前置仓需要稳定的订单量才能撑起来,所以他总是很拼,几乎每天开播,最久的一次直播了12个小时,“播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将农货卖出去。”洛桑说。
如今,越来越多像洛桑一样的年轻人加入了短视频创业大军。目前,九龙县已有15名粉丝超过1万的抖音乡村创作者。作为“前辈”,洛桑总是慷慨地向他们分享一些成熟供应商名单,以及直播经验和教训。
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
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后,洛桑与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带动乡亲们一起增加收入。“在我们这里,找两块钱(方言,挣点小钱)很不容易。”洛桑说,在他的印象中,村民的营生不是种花椒、粮食,就是上山采菌子、药材等山货,靠着最简单的劳作维持生计。
四川人爱吃兔肉,洛桑与团队把目光放在养兔项目上:团队成立公司,与村民合作,村民按照统一的标准养殖肉兔,达到出栏要求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
为什么是养兔子,而不是别的项目?洛桑介绍,首先肉兔饲养周期短且高产,这是其它家畜很难相比的;其次,兔舍建设投入成本不高,如果养殖规模较小,一户村民的投入可以控制在5万元以内;再次,可以把养兔和当地特产九龙花椒结合起来,将肉兔制成风干兔、手撕兔等制品,实现两个产业双赢。
2023年,经过前期准备,洛桑启动了养兔项目。在九龙县有养兔意愿的村民建起自家兔舍后,从洛桑处领取种兔,少则20只,多则80只,押金每只200元。如果村民养殖成功,繁殖并交还4只出栏商品兔给洛桑,洛桑就把押金还给村民。
经过努力,洛桑与乡亲共同打造的兔肉品牌“等风兔”的第一批即食手撕兔产品已经面市,2023年6月,他与妻子带着手撕兔来到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通过线上线下很快便销售一空。
如今,洛桑通过短视频带货,不仅撑起了全家人的生计,还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将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助力家乡发展,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从外出务工到创业者,短视频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肩头的担子重了,但我乐此不疲,一切才刚刚开始!”洛桑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