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4年06月02日
■ 阿期的确
九龙彝族婚俗
说起婚俗,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婚俗。居住在九龙地区的彝族,有着铁板钉钉般严格的联姻规则和分野界定。
界定家支,家门,家族外婚。家支、家门、家族,有自古至今的家谱,不管几十代,几百代都清楚辈数关系,不管哪一家到哪一个地方居住,有多少后代都清楚。所以,家支、家门、家族一脉血统,不能出现联姻差错问题。始终保守家支、家门、家族外婚。
界定亲戚,朋友,熟人内婚。亲戚、朋友、熟人是婚姻嫁娶的载体,通过亲戚、朋友、熟人架起五彩缤纷的婚姻桥梁,使得民间婚姻恩爱一线牵。保持亲戚加亲戚、朋友加朋友、熟人加熟人。同时拓展联姻,不是亲戚成为亲戚,不是朋友成为朋友,不是熟人成为熟人。
界定姨娘姊妹不婚。因姨娘姊妹是同姐妹所生,所以自然视为同母生,就顺理成为姐妹儿女一家亲。故此,专门有句彝谚说:“找毒一百二,高山毒几最为重,找亲一百二,姨娘兄弟最为重。”所以,对姨娘姊妹,比自己亲娘姊妹还要尊重和爱护。
界定舅子姑表优先婚。因舅子姑表,生下来就是平起平坐,桌子板凳一样高。关系格外亲密,亲情格外深好。相互无嫌弃,相互无猜疑。天生就是优先婚配,自成规矩,独成特有婚俗。
在上这些婚姻规则和分野界定下,进行谈婚论嫁。在婚姻嫁娶背景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为,母亲养女,父亲嫁女,哥收聘金,媒人说亲,促成有情有缘人成家立业。
在具体情境下,九龙彝族有这样两句谚语:“人间玩笑开七十,婚事不能开玩笑”“一家有婚事,十家来道喜”。这即道明九龙彝族对婚事尤为严肃,又说明九龙彝族的婚事充满无比的喜乐。
九龙彝族以婚姻规则为前提,婚事喜乐为依托,形成名目繁多、引人入胜的婚俗。
婚嫁礼仪,名目繁多,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方才成家立业。其传统的婚姻嫁娶风俗,作如下归纳介绍。
胎儿亲也叫指腹婚,又叫口约亲。彝语叫“克的”。此习俗限于姑表婚,因姑表之间不存在婚不婚配的事,都处于很随便的关系之中,所以姑表优先提亲。
胎儿亲的前提是在姑嫂双方都已坐家且姑姑已有小男孩的前提下,姑姑看到嫂嫂已身孕出怀,就指腹说,如生下是个女孩便做我儿媳妇,就此形成指腹胎儿亲。等这女婴出生后,择吉日补行仪式。如哥嫂失约,那就要舍财免灾不可。
娃娃亲彝语叫“阿依克的”,此俗也只限于姑表婚。舅子姑表多在婴幼儿时,双方父母口头约定的亲事,由男家备坛醇香的荞麦酒和一份彩礼,择选美好的日子送给女家,女家端出好酒,宰牲相待,口约娃娃亲当场生效。如事后谁家先引起纠纷,就自成输家。
有口约娃娃亲后,他人不得再来提亲。如有人胆敢来提亲,定会吃官司,叫你吃不完兜着走。
口约娃娃亲形成后,如双方当婚人长大后死不依从大人的口约亲,这就要大人挖空心思做开导,千方百计启迪他(她)回心转意,顺从亲事。然而,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竹篮打水。双方父母,只好,同时放弃这门亲事。如果一方孩子长大后,不依从亲事,就按照对方提出的赔礼要求,隆重地赔礼道歉,达到相互谅解后,才能另提亲事。否则终身不准娶,不准嫁。
现今随着新社会国家《婚姻法》的实施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移风易俗意识的增强,那种姑表优先婚的口约娃娃亲习俗已没有什么席位了。
调换亲,彝语叫“里不里巴”。两亲家双方都有年龄相当的儿女,在相互都看得起的前提下,这家的女儿嫁给那家女儿的哥哥,那家哥哥的妹妹嫁给这家女儿的弟弟,各办各的婚礼,双方不涉及任何聘金,一家坐家,另一家也同时坐家,这就是调换亲。这种调换亲,有个不成文的情况,如果出现一方男人虐待爱人,另一方男人也必然会以牙还牙,假设一方出现离婚,那另一方也必然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当然极个别的也有不同的,这就严格按规矩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