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前专栏
开栏的话: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人类在民风民俗中成长。民风民俗是人类的成长史。今天,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有的民俗已退出生活。然而,这些民俗却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的童年,故而,保留这些民风民俗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为审视历史,记住过去,本报特开辟《泸定汉文化》专栏,讲述散落在民间的汉文化。
常言道“一方一俗”,泸定民间对历史悠久节日的称谓一上口有些另类。把“春节”叫过年,把“端午节”叫端阳,把“中元节”或是“鬼节”叫七月半或是“月半”,把“中秋节”叫八月十五……在泸定人的旧传统中,“月半节”祭祖敬宗,贯穿人的一生。长久以来,“月半节”广泛得到泸定草根们的认可和重视。每年“月半节”,他们耳闻目睹或亲身参与到“祭”的过程。
泸定过七月半(后统称“月半”),出了县境,别的地方称“中元节”或是“鬼节”。从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汉族过“中元节”到小地方泸定过“月半节”有共同的遗风,那就是包袱子,烧袱子。袱子是“月半”唯一的标志物。“月半”那天,谁家端不出袱子火化,被视为“不敬不孝”,“断子绝孙”。泸定民间有“人死了,灵魂仍在”的说法。因此便有“阳世有的,阴间有”的说法。阳间流通人民币、美元、英磅、欧元……阴间流通冥币,冥币分纸钱、袱子、纸做的仿真金元宝。“月半”包袱子,是阳世亲人给阴间亲人造大钱。相当于银行支付储户一扎一扎大面额的人民币。说到袱子的来历,很久以前聪明的阳世人,模仿古人传递书信用纸裹住钱纸封严,既保护了书信,又不易泄漏信的秘密而受到启发,用纸包上“钱子”的信封上写上收信人姓名托“引鬼童子”邮送到阴间。民间“月半”用袱子祭祖先,感祖恩,追念亲人,缅怀英灵,让他们在天堂或地狱生活有保障,吃穿用行不缺钱。烧袱子成为人们心灵的一种满足。史学家说“节日只是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泸定“月半节”传播的是与“清明节”相同的感恩和孝道文化。过“月半”与一家一户家史、与宗教、与遗风、与农耕、与血缘、与家规、与虚幻无不关连。是最具情感,最具思想性,最具个性化家庭祭奠文化。这或许是泸定乡村过“月半节”要比过“清明节”的人多面宽,气氛浓烈的原故。
泸定人过“月半”,有固定的时限,程序和文化内涵。
“七月半”的来历
农历七月半,顾名思义是指农历的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的五天,居七月中旬,叫“七月半”。泸定人简称“月半”。走出泸定,异地他乡叫“中元节”或是“鬼节”。“中元”一词的来历,是以农历的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一天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叫“上元”;七月十五日居岁中,叫“中元”,“中元节”由此而来。农历十月十五日称“下元”。“月半”是“鬼节”。传说,七月十五日是地官大帝的生日,地官盼望过生,想到过生又高兴又激动。便向总管“天上、人间、地府、十方”的上司玉皇大帝请休假,玉帝恩准。在休假过生的几天里,地官叫狱卒们打开地府大门,放亡灵回阳世探亲过节。受到邀请,玉帝到地府,赴地官的生日宴请,顺便去人间巡察。玉帝叫天兵们打开天界大门,放亡灵们回人间,看望亲人,看家乡的发展变迁。由此可见,先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思念、情感、血缘、记忆、幻想等等都放进了接地气的“月半节”。
过“月半”有固定的时限
“月半节”有固定的时限。无论东西南北中,华人过“中元节”,统一在农历七月十一至十五日这5天时间里。提前过,天界和地府门没打开,亡灵没出发。超过了七月十五,地府天界门已关闭,亡灵回不去,成了孤魂野鬼。各家各户都很重视过“月半”的日期,在5天中自行择定,并无统一规定。最终,是以袱子火化日期为准。民间有条不成文的习俗,要先一天给新亡人(三年内去逝者)烧袱子;晚一日给旧亡人烧袱子。为什么烧袱子有新旧亡人之分叫呢?传说新亡人十分恋家,思亲心切。他们从地府天界出发,个个归心似箭,凭借路熟的记忆,比旧亡人跑得快,先一天抵家。亲人为不让新亡人失望,提前一天给他们火化准备好的冥钱和袱子,次日再烧给旧亡人的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