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历史 >> 浏览文章

大渡河上的红色记忆

《甘孜日报》    2016年10月26日

■白英
  说起大渡河,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毛泽东主席在《长征·七律》诗中写下的“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名句。80年前,英勇无畏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让这片土地驰名中外、彪炳史册。如今,沿着红军的足迹重访大渡河,峥嵘岁月仿佛再现。
  安顺场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安顺场古镇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中游南岸,隶属雅安市石棉县。这个被翠绿的群山和湍急的流水包围的小镇,在72年间见证了两场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清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抵达安顺场(当时名叫“紫打地”),准备北渡大渡河。由于受清军围堵,又遇洪水暴涨,石达开全军覆没,太平军将士血染大渡河。
  “五月安顺不渡河”,当地自古有这样的老话。1935年,同样是在5月,毛泽东率领3万红军抵达安顺场。依仗天险严密布防的反动军阀疯狂叫嚣:“让朱(德)、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两段历史以惊人相似的方式开始了。
  可是,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17名红军勇士用仅有的一只小木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水深浪急的大渡河,打通了前进通道,红军因此成功地摆脱了国民党的围剿。
  几乎是同样的行军线路,在同一个渡口,历史却上演了截然相反的一幕。因此,安顺场被后人称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漫步安顺场大渡河边,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指挥战斗时的碉楼和红军机枪、火炮阵地等旧貌依然。一座用白色花岗石塑造的红军战士雕像传神逼真,战士炯炯有神的双眼注视着当年浴血奋战过的大河,似时刻关注着这片热土。
  发源于青海、全长1000多公里的大渡河,自北向南流入石棉县境内,在安顺场却突然折而东行,也许本就预示着这里会成为历史的转弯处。
  磨西镇
  茶马古道远,红军征程艰
  从安顺场沿大渡河往泸定方向行进,可到达位于贡嘎山东麓的磨西镇。也许是因为坐落在山势险要的地方,镇上的大多数建筑还都保持着清末民初的样貌。茶马古道上的青石板路坑坑洼洼,见证着历史的演进。
  在古街深处,一座天主教堂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安然伫立,给磨西小镇增添了别样的韵味。楼前有块白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有“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等字样。神甫楼是一幢两层结构的青砖土瓦房,楼内复原了毛泽东同志住房、召开磨西会议时的摆设,里边陈列着红军曾经用过的一些物品。
  1935年5月27日,毛泽东率领队伍从安顺场出发,5月29日傍晚抵达磨西。雨大天黑,通往泸定的山路全是悬崖峭壁,红军队伍只好夜宿磨西。在神甫楼,毛泽东召集同行的朱德、周恩来等人召开会议,决定因粮草补给不足不去康定,而是通过泸定桥继续北上。这一会议史称“磨西会议”,它是泸定桥会议的预备会,对红军通过泸定桥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磨西天主教堂出来,便是磨西老街。老街弯弯曲曲,冷冷清清,两旁的店面基本上是两层的木结构房子,如果不是牵了几根电线,偶尔可见电视和电话,还真难把这条老街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
  磨西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在泸定桥未建成之前,这里一直是川西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直到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建成之后,出入藏区的物资、商队才改走泸定桥,通往康定(旧时称“打箭炉”)。老街默默,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硝烟与繁华。
  泸定桥
  大渡天险恶,红军飞夺勇

  泸定县城位于三面大山的谷底,县城不大,藏汉民族杂居,街上商业颇为繁荣。城中尚存一些木壁青瓦的老房子,昭示着泸定城的历史。走在泸定的大街上,红军路、成武路这样的街道名称,无不勾起人们对那个特殊年代的记忆。
  泸定桥基本上保留着当年的面貌,全长103.67米,桥身13根碗口粗的铁链犹如13条巨蟒横空出世,令人惊叹不已。桥身左右两边各有两根铁链作桥栏,底下并排9根铁链,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泸定桥之所以名扬四海,正是因为这13根铁索,曾经“扛”起了一个共和国。
  1935年5月29日,红军长征到此,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占据了大渡河的西岸,同时红军背后还有敌军大部队在追赶。红军必须渡过大渡河天险才能突围,但是唯一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桥面的木板已被敌军拆掉。对岸是敌人的隆隆炮火,眼前是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怎么办?红军突击队的22名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弹,脚踩铁索,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向河对岸冲去,消灭了桥头敌人,飞夺泸定桥。红军千军万马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英雄的篇章。
  站在大渡河边,远眺泸定桥,怎能忘记那个炮火纷飞的夜晚?怎能忘记英雄的身影?建筑,是凝固的诗篇。泸定桥,就是凝固在大渡河上的一首英雄史诗!
   
  
  • 上一篇:经书的保镖:身藏剧毒的藏纸
  • 下一篇:难忘的红色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