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历史 >> 浏览文章

军阀主义、思想狭隘——红四方面军猛将余天云殒命丹巴河谷

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26日

    ■杨剑锋

    在红四方面军作战序列中,有着一支战功赫赫的部队——红30军。作为主力和王牌,这支部队在四方面军长征途中,几乎都由其担任着前卫、先锋部队的任务。而指挥这支部队的,除了广为人知、曾担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政委,则是由于自身原因殒命于甘孜藏区丹巴河谷、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四方面军30军军长——猛将余天云。

    余天云,湖北黄安人,192711月参加黄麻起义。此后几年,他很快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主力营营长。在战斗中,余天云常常身先士卒。由于战功显赫,1933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木门扩编时,年仅27岁的余天云被擢升为红30军军长。当然,除了战功之外,更是由于张国焘认为余天云对党(其实是对他自己)忠心耿耿,自然成为高级将领的最佳人选。余天云担任军长后,不辱使命,依然身先士卒,因此多次负伤,而战功尤为卓著。

    一位年轻的军长,年仅27岁,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本有着辉煌的地位与荣誉。然而,其自身的缺陷——“军阀主义”和“狭隘思想”,却导致了他个人的悲剧。

    所谓 “军阀主义”“思想狭隘”,表现在余天云身上,一是作风霸道,动辄骂人、打人,甚至以枪毙唬人。他身边的警卫员、通讯员,无一例外都曾被他毒打。即便是同任的高级干部,若与之意见分歧,余天云也是任意打骂。一次,部队行军在羊肠山路上,在拐弯时马脚打滑,余从马上摔了下来,他拔枪便打,把马夫打成重伤。二是余天云心胸狭窄,重视打仗而蔑视政工工作,主张“枪杆子第一”。他动辄把部队中的政工干部骂得狗血淋头。据说有一次红30军在战斗中受阻,时为30军政委的李先念和一些师团干部很着急,这时军长余天云却慢悠悠地对李先念说:“政委,你去给他们上劳动课去,这个山头就能攻下来!”余天云身上的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他走上绝路。

    19359月,在红四方面军的一次大会上,总政委陈昌浩表扬与余天云关系不合的何畏,这让余天云非常不满,在会上破口大骂。在场的张国焘以为余天云是在反对自己南下路线,于是借着余天云随意打死号兵和挑夫等事,撤销余天云军长一职。不久,又将他调赴红军大学“学习”,任红大高级指挥科科长。红军大学校长倪志亮,何畏任政委(后为校长),刘伯承任总教官。作为学员的余天云本来就一肚子气,加之何畏和自己同样是个军长,两人关系本就不好,此时却要受他的领导,余便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时不时地发脾气。有一次,余天云受了何畏的批评,酗酒后嚷着要打何畏,何畏竟吓得四处躲藏,狼狈之极。

    余天云在红大期间,仍旧显摆他军长的架子,除了带着军长原来配备的人马外,还随身带着一个机枪排作为卫队。当他去听课时,这支卫队就在临时教室旁放哨警戒,霸气十足。余天云本来就看不起知识分子,上课时常拿教员出气,时常搅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一次课间,余天云率领警卫人员冲击课堂,刘伯承出面制止,而余不听劝阻。刘伯承当场让人下了余天云及其警卫员的枪。刘伯承从其傲慢、跋扈的行为里感到革命队伍中流氓无产者习气的嚣张。他认为应对此展开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党性教育。于是撰写了《余天云的思想行动表现在哪里,我们怎样去继续开展反他的斗争》,发表在19351216日红四方面军的《红炉》第1期。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四方面军干部的强烈反响。当然,这也引起了余天云的强烈不满,他公然掏出枪,气势汹汹地要和刘伯承拼命,并不断谩骂。这时,就是同一部队的何畏也看不下去了,出面制止,而余竟不服,仍大喊大叫,口出狂言。结果惹得刘伯承大怒,愤然表示:学校“不处分此人,决不再上课”。张国焘闻讯急忙赶到学校,召集全校讲话,声色俱厉地训斥了余天云,命令他当众向刘伯承道歉,并当众命令警卫员缴了他的武器,随即关进禁闭室反省。

    事发之后,余天云情绪十分消沉。不料雪上加霜,同他的坏脾气差不多的妻子刘伯新过草地时捕杀了藏民的一头牦牛,结果藏民告到张国焘那里,刘伯新被张执行军法枪毙了。此事传来,余天云难以接受,在西进康北途中以行动相对抗,故意制造麻烦,让他走他不走,让他骑马他不骑,还一路叫嚷:“何畏当政委,凭什么我就当学员?”战士们没有办法,只好用担架强行抬着他走。19364月,当部队行至丹巴河谷一处激流边的铁索桥时,余天云也被战士们抬着走到了桥心。突然,余天云大骂了一声:“去他娘的!”一个翻身,赌气跳河自尽,时年仅30岁。据说毛泽东后来听说后表示:“余天云还是个娃娃嘛,想不开,寻了短见,怪不得谁。”

    1945年中共七大,余天云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余天云的悲剧已渐被遗忘,但党如何培育、管理自己的干部,如何让他们克服缺陷、避免错误,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及多作贡献,则是今日仍需思考的话题。

    


  • 上一篇: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战略方针的最后确定(下)
  • 下一篇:长征中朱德与张国焘的斗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