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历史 >> 浏览文章

丹巴石文化(下)

《甘孜日报》    2013年12月02日

 

庙宇里的万年灯  

    ■ 杨全富
    走进丹巴村寨,到处都能看到石质容器,这些容器大多与丹巴饮食有着密切关系。丹巴气候为高山峡谷干热气候,适宜种植黄豆,为了吃到香甜可口的豆腐,每个寨子最少有几扇共用的小石磨。小石磨直径34厘米,两扇石磨厚度在10厘米左右,重50余斤,石磨安放在一木架上,直接放置在大铁锅上,随着石磨转动,白色的豆浆流进锅里,再将豆腐渣滤除,烧火加热使豆浆沸腾。然后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在丹巴县水子乡纳交二村的山腰,有一天然的溶洞,可容纳几十人,在溶洞旁,有石灶,上面放置着一口直径80余厘米,深度20余厘米的石锅,制作非常精细,从石锅底座上厚厚的烟渍可以看出,石锅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地居民称这溶洞为石锅梁子,从中可看出人们对石锅的喜爱和膜拜。在藏寨,人们将石头打制成直径55余厘米,深20余厘米的圆形石质猪槽。猪吃食后最喜欢将猪槽掀翻,然而面对厚重的石质猪槽,只能俯首就范,因此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将石头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即方便就地取材,又节约了木料。有些农户家里的墙壁上还可以看见挂着的自制抬秤,秤砣是直径18厘米、厚9厘米的鹅卵石,从秤砣上可以清楚看见打磨的痕迹,当地人们交易时还在使用这种最原始的称量工具。笔者做过一次实验,它与现代最精确的称量工具每一百斤只有0.2斤的微小误差。可以一窥丹巴先民们的智慧。
    丹巴是嘉绒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区域,这里的人们信奉藏传佛教,祭祀时许多石质的祭祀用品应运而生。如煨桑的器具,也是用整块石头打磨而成,顶部为正方形,内壁用凿子凿成直径27厘米、深9厘米的深圆形,底部是高15厘米的四脚,看上去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家庭经堂里,祭台上有石质酥油灯,高约15厘米;寺庙里,酥油灯座较大,高约90厘米,可以装酥油70余斤,俗称万年灯,里面的灯火常年累月的燃烧着,发出的光亮照亮了眼前的菩萨雕塑,更显得庄重与肃穆。
    丹巴人对石头有一种膜拜,把它当做心灵的慰藉。由于县域境内巨石林立,峭壁直插云霄,因此制约了当地的交通,许多年前,这里的村庄几乎与世隔绝,这里没有喧哗,没有纷争,听不到汽车、拖拉机或其他机器的声音。居住在山崖上的百姓,个个练就一身本领,在大山之中穿行如山中精灵行走如飞,练就心顺气平、气定神闲的心态。 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杨扎太老人背着孙子在门前晒太阳,他已经70多岁了,看上去仍然精瘦干练。他告诉笔者,几百年前,他们从陕西迁移到丹巴,相传他们的祖先是杨令公杨继业,由于受胡人的欺凌,因此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当他们的祖先长途跋涉来到丹巴时,被这里独特的地貌所吸引,因此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垦荒地,现在他们已经在丹巴居住了十几代。我不禁为之动容,对老人有一种敬畏之情。他神秘地告诉我,丹巴的石头是古代神魔战争时留下的武器,如半扇门境内的尖石包,就是墨尔多山神追赶魔鬼时抛出去的石子。我想,这或许是对丹巴多山多石最好的解释了,虽然它充满着迷信色彩,但是从内心深处,我还是宁愿相信它的存在。 (全文完)


   

  • 上一篇:关于唐卡创新的重新思考(上)
  • 下一篇:德格印经院印版的制作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