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康定人民电影院上映杜鹃山。
1974年康定体工大楼外国庆图片展。
1982年5月康定大礼堂广场前的大桥。
康定水井子。
1978年康定人凭卡供应糯米。
1980年的康定灯光球场。 (本文图片由龚伯勋提供)
龚伯勋通过图片的形式,从古牦牛国说起,一直说到康定撤县建市,这其间他说到了康定历史上的几次变迁;讲到了康定城的兴起;讲到了康定的三个城门;讲到了作为西康省会的康定;讲到了康定的解放;讲到了康定的城市建设;还讲到了康定历史上的文化名人……龚伯勋用图片让读者又看到了康定的这些建筑,这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代人的乡愁。
■郭昌平
阳春三月,康巴诗词研习会暨《康巴吟》杂志在成都举行2016年第一次聚会,一批年龄在70岁以上,甚至高达90岁以上的康巴老文化人相聚在一起。这次会上,龚伯勋老师听说我要来,特地带了一本他才出版的新书《康定的记忆——图说炉城》送给我。还带着墨香的新书让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扉页,看着他极认真的签名,一种感激情不自禁的涌了上来,我觉得我应该为他写点什么。
其实我与龚老是忘年交,他大我二十来岁,我从认识他开始就一直尊称他为老师,但又不知什么原因,和他在一起又从不拘束,天南地北畅所欲言。他打1955年进康定,到1983年调到成都工作,在康定工作的时间有近30年,将他生命中最黄金的时段赠与了康定。他是搞文字和摄影出身的,先是在康定工作,后来又到《甘孜报》,再后来又去《贡嘎山》文学杂志,我州公开发行的一报一刊他都干过,再加之他是一个有心人,很早就开始收集我州特别是康定的资料,所以他对我州和康定的情况熟悉当前可能没有第二个人能超过他。他说他就是一个康定人,可能因为我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康定人的原因吧,再加之我也在《甘孜报》干过,所以我俩聚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龙门阵”,我在他那儿学到了不少有关康定的知识。由于这个原因,康定就成了龚老此后一直的研究对象,哪怕是到成都后,也从未放弃,他写的是有关康定的书,拍的是康定的图片,研究的是康定的文化,没有人给他发一分钱,他就是完全靠热情在干,时至今日,他已经完成并出版了8本有关康定的书,他说他还有几个想法,就看天老爷眷顾他否,如果有时间,他还要力争自费再出版几本。
他曾以康定文史资料的形式出版了有关康区“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本书《锅庄大院中的“牛棚”》;他写出了第一本系统介绍康定锅庄的书籍《锅庄旧事》;他也写出了第一本介绍木雅文化的《木雅贡嘎》;他还写出了我州第一本有关藏茶介绍的《边茶札记》;他与我一起又收集编辑出版了有关康定的第一本诗词选《康定古今诗词选》。如今又看到他编撰的第一本系统介绍康定历史的图书《康定的记忆——图说炉城》出版,真为他的精神所震憾,因为他已不再年青,他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了啊!
《康定的记忆——图说炉城》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他通过图片的形式,从古牦牛国说起,一直说到康定撤县建市,这其间他说到了康定历史上的几次变迁;讲到了康定城的兴起;讲到了康定的三个城门;讲到了作为西康省会的康定;讲到了康定的解放;讲到了康定的城市建设;还讲到了康定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尤其精彩的是这本书中所配发的老照片,除了他借用别人的老照片之外,书中还配了很多龚老这几十年在康定所拍摄的老照片。翻开这本书,就犹如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当年的康定便再现于眼前。老的不说,单说在我们这一代中留有印象的情景,那曾是康定当年的标志性建筑,如康定的灯光球场,康定的老展览馆,康定的老大礼堂,康定的百货大楼,这在当年,哪一座建筑不曾是康定人足以自豪的东西,而今又都不再存在,这些地方曾承载了我们那一代人多少的记忆,灯光球场占位子,为的是一睹当年几个最具代表性球队的比赛,那火爆不亚于今天看NBA;百货大楼,是康定历史上最大的百货公司,那宽大的场地,辉煌的灯光,丰富的物资曾吸引康定人夜不能寐;康定的老展览馆曾是康定娃娃最想去的地方,里面不仅有看的,还有不少玩的;康定的大礼堂,大约是康定最早的苏式建筑,里面曾经有多少中国著名的演出团体来演出,我们没有票,又曾在那里守过多少次门……
龚老用图片让我们又看到了这些建筑,这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代人的乡愁,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龚伯勋1955年进康,今年刚好整整60年,虽然期间他离开了这个地方,可是他的心却从来未曾离去,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他多次来康定采访拍照,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源源不断的创作问世。才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康定,这座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康定情歌》故乡背后的前世今生。
我们没有理由不向这位老人致敬,我们更没有理由忘记这位耄耋老人60年的康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