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于生活的美好中孕育精神的高贵

甘孜日报    2024年05月22日

◎郭瑜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是萧丽红所著,为联合报长篇小说大奖作品。小说以主人公贞观在台南大家庭中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徐徐铺呈了一幅幅乡土、亲情、民俗的瑰丽画卷。

书中有台南美食的质朴之美。我想美食之所以让人难忘,在于食材的纯正与难得。贞观吃的一种藕粉,是亲戚家做的非商品,以冷开水调匀后再以滚水搅拌,就成了透明的暗红色,如果冻一般,贞观每次吃它,会觉得自己像在莲花苞般清凉,外头的夏日不足为惧。还有将山里人家新挖上市的番薯煮成清汤、节气时家人做的冬至圆、白米团,这些简单的吃食,蒸腾着人间的烟火气,是食材背后人心的纯朴,赋予了它们如此美妙的口感。

台南人生活的智慧之美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镇上居民感冒了喝一大碗面线煮番椒;咳嗽了吃几个炙烤后的橘子;端午节家家户户取出锅盆接上“午时水”,据说此水可用来治泻症、肚痛;最为神奇的是,银禧颜面长了茶杯大的疔子,贞观外婆将蟾蜍的一叶肝贴于疔上疗毒,伊(闽南语:意思是她)还秒变成“外科医生”,用针线将蟾蜍肚子缝合,伊说蟾蜍能活,银禧脸上的疔便会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处,许多来自人的经验世代流传。

布袋镇虽小,但其民风民俗的传统之美,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闪光。

贞观外婆爱听《七世夫妻》《郑元和与李亚仙》等戏文,外公喜欢让小辈念《劝世文》《千字文》,贞观每读一遍,便觉得自己再不同于前。贞观下榻的“伸手仔”,听起来奇怪,其实只因它的屋檐较一般大厝低矮,身量高大的男人往往伸手可及,故而得名。我儿时住的老宅有东西厢房、天井,这些沿袭的叫法,听着分外亲切。

书中字里行间,时时流淌着故乡的纯粹之美。“月光自头顶洒下,沿途的街灯更是伸展无止尽……贞观放眼前程,心中只是亮晃晃、明净净……再看远方、近处,各各渔家草寮挂出来的灯火,隐约衔散在凉冽的夜空。”到了每年中秋,五六十只渔船会满载人,到对岸白沙地赏月。这是怎样的一番胜景?与我最喜的张岱《湖心亭看雪》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同是这般简单、纯粹,只为赴一场江与月的约。

最感人的,还是书中人物做人的端正之美。一次贞观和阿公目睹隔壁阿启伯偷自家菜瓜,阿公立刻抓着贞观躲了起来,不让阿启伯发现他们,更告诫贞观绝不可对人提起,只因阿公懂得阿启伯生活的艰难。对他人的善意,不仅是在困难时伸以援手,也是在他人不得已而为之时报以宽容。贞观在给左邻右里分送焖油饭时,邻居收了饭,赶忙量了一合米,追出门来倒给贞观。我念起奶奶当年何尝不是如此,亲手煮了热气腾腾的馄饨、汤圆,总不忘端上一大碗给邻居家品尝,邻居拿了吃食过来回礼,奶奶却又过意不去,想着再拿什么还礼。人世的良善与温情总有相通与共鸣,而岁月存下的这份敬重与感动,不觉中早已铭心刻骨。

萧丽红在文中写道,“人类原有的许多高贵品质,似乎在一路的追追赶赶里遗失;追赶的什么,却又说不上来,或者只有走得老路再去捡拾回来,人类才能在万千生物中,又恢复为真正的尊者。”记得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中说,之所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决定要与年轻人谈美,因为“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外表的美取悦于人的眼睛,内在的美方能感染人的灵魂。在喟叹人心不古之时,我们似乎更应找回自己精神的源头,于生活的美好中孕育出精神的高贵。生活从来都不乏美,它在纯朴的美食里分享,在民间的智慧中闪光,在咿咿呀呀的戏文里吟唱,在礼尚往来的温度中传递,在千江与千月的辉映下恒久,那些层叠交融的美,灌注着人与人之间的深情,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是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因子,这正是做中国人的雅正与贵重。


  • 上一篇:诗与远方的行者
  • 下一篇:一次穿越时空的饕餮之旅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