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07月01日
◎刘强
记得那年“七一”前夕,我们前往井冈山深处的马溪村拍一部关于八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马溪战役”的微电影。这里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一丛丛红若玫瑰,圣洁而又温馨,它们奇姿异态,美不胜收。
村支书热情接待了我们,给我们回忆起那场惨烈的战斗。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晚上,红军部队共300余人,游击归来夜宿马溪村附近的山坳,准备天亮后再返回井冈山北面的苏区。凌晨刚准备出发,便遭到尾追的敌军伏击,血战数小时后,只有少数人突围成功,红军首长及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村支书的爷爷当时年仅19岁,目睹了战后场面的惨烈,横尸遍野。爷爷和山民们趁着夜色偷偷挖了几个坑,将烈士们的遗体分别掩埋在几处山坡上。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在埋葬红军烈士的地方垒起了坟墓。八十多年来,村支书家族四代接力,守护着长眠在井冈山的革命烈士,无怨无悔地做守墓人。
听完村支书的讲述,我们的微电影开始拍摄。硝烟弥漫,枪声震天,为了突围,我军战士与敌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为突出这场“战斗”的惨烈,需要将党旗人为性地撕烂,并用火烧出几个窟窿,涂抹上炭灰作为道具,残缺不全、伤痕累累的军旗是惨烈战斗的直接印证。
摄制组拿出一面鲜艳的党旗,铁锤镰刀图案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为了制作道具,我们掏出打火机,点燃党旗,一个洞,两个洞……
突然,从村子里踉跄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拄着拐杖,来到我们面前,立即夺下党旗,双目怒瞪,颤抖地举起拐杖就要打我们,嘴里不停吼着什么。
我们着实被吓了一跳。虽然我们听不懂老汉所怒吼的方言,但我们知道老汉怒火中烧,好像是破口大骂。
我不解地问大爷:“大爷,您怎么了?”
老汉再次高高举起他的拐杖,吓得我马上躲开了。
这时,村支书走到大爷面前,一番劝解后,老汉蹒跚走开,但他手里紧紧握着那面“经历战火”的党旗。道具被他拿走了。
看着老汉的背影,我们向村支书埋怨老汉的蛮横、粗野。村支书告诉我们,这位老汉年逾八旬,地地道道马溪村人。“他呀,从未走出大山,普通话说不好,更是对你们拍摄电影不了解,但是他一生最崇拜红军,看到你们焚烧党旗,立即怒火中烧,忍无可忍!要知道,他把党旗看得比命还重要!”
我们面面相觑,很是尴尬,自责考虑不够周全。没想到因为道具制作需要,竟然引来一场误会。
两天后,微电影拍摄完毕,我们不免挂念起大爷,准备买些礼品登门致歉,却被告知大爷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市人民医院。又过了些日子,我打电话给村支书问起大爷的情况,才知道大爷入院后不久就离世了。当我问起是不是因我们焚烧党旗激怒大爷引发了脑溢血,村支书说他代表大爷家属郑重表态:“大爷年纪大了,脑溢血是难以避免的老年常见病,无须自责,欢迎再来旅游。”
“你怎么能代表大爷家属呢?”我问。
“他是我的父亲,也是井冈山马溪村红军烈士墓的第二代守墓人。”村支书声音有些哽咽。
我的眼睛湿润,眼前又出现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云端花海里几处高耸的坟墓,还有那美丽村子里迎风飘扬的党旗。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