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从读者到“粉丝” 从受众到作者 我与《甘孜日报》的不解情缘

甘孜日报    2024年08月08日

◎杨全富

屈指算来,我与《甘孜日报》结缘已有四十余年的光阴。在这四十余年间,阅读《甘孜日报》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一)

四十年前,父亲从学校带回几张散发出油墨香味的报纸。那时候,我在村间的小学就读,课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本。由于书籍少,就特别渴望能够阅读到课外书籍。父亲带回的这几张报纸不吝于是我的宝贵财富。每一天,都要翻上好几遍。其中,一些新奇的内容让我诵读了一遍又一遍,把我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看我喜爱,父亲每周末回家时都会带回几张报纸。为了便于我阅读和保存,父亲将这些报纸一张张叠放好,再用针线缝在一起。每天,我都要翻阅这一本由甘孜报组成的“书本”,不断地汲取其中的养分。也因为有了这些报纸的助力,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有一次,我用《甘孜报》里写实的方式将一则故事写了下来,并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这篇作文获得了满分,并在班级里当做范文诵读。这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我有了创作的热情。小学毕业时,我的语文成绩名列全乡前茅。

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康定民族师范学校。当接到通知的那一天,我手捧通知书激动得一夜无眠。我知道,我即将求学的地方,也正是我捧读了几年之久的《甘孜报》的故乡。在康定求学期间,周末里,我都要徒步到甘孜报社所在地去转上一圈。一座并不气派的大门后,有一座几层高的砖瓦楼。每一次,我都在门前徘徊良久才慢慢离开。路上,当我走过横跨两岸的公主桥、看着桥底奔涌的折多河和金碧辉煌的金刚寺时,心底深处忽然间会有那么一丝感慨。回到校园后,以所见所闻写下几首诗歌,仔细地誊抄在文稿纸上,托朋友交到甘孜报编辑的手里。只是,那几首小诗就像是泥牛入海毫无消息。我想,那几首诗或许根本没有交到编辑的手里,又或许是语言过于幼稚而没有入编辑的眼吧。

(二)

师范校毕业后,我回到了丹巴。背着简单的行囊,爬上一辆开往学校的货车。车行一百余里,终于来到目的地。眼前,两座砖瓦结构的房屋矗立在藏寨之间。这两座房屋均为六七十年代修建,楼上为教师宿舍,楼下为几间教室。由于寝室紧张,我只好和一名新教师一起共用一间寝室。

村小的日子是孤寂的,每天放学后,我呆在四壁漏风的寝室里。有时候,我也会在村寨里走上一圈,不过,由于语言不通,与村民的交流也只停留在互相点头问好。因此,我更多时候呆在学校里。校长长我和年轻同事十余岁,他看我们的生活过于单调枯燥,为我们抱来一大堆书籍,其中就有我最爱的《甘孜报》。同事们将书籍抱回各自的寝室里。而我也不甘示弱,将所有的《甘孜报》拿回寝室里。夜晚,在昏暗的油灯下,我一遍又一遍翻阅着这一叠厚厚的报纸。字里行间我仿佛找到了我的童年,忽然间醍醐灌顶,为自己以前的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已。从那一天起,我不断的思考,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写作。那时候,由于到县城需要乘坐运送木料的车前往,且路途遥远,因此,想要将自己的拙作邮寄到报社也是一种奢望。虽然这些作品没有能发表,然而为我走上写作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008年暑期,我回到了妻子的老家。有一次出门干活的时候,发现在地坎中央的位置,有几座石头棺椁裸露在外。据当地的老人们讲,这些棺椁原来深埋在田地中央,由于人为挖掘,这些棺椁显露在人们的面前。忽然间,想要写一篇这些石棺报道的创作热情在心底熊熊燃烧起来。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我从家里取来卷尺,对其中几座石棺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笔记本上。那一次,我在电脑上用笨拙的手指打出一千余字的《纳交石棺墓葬》一文,并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甘孜日报.康巴周末》编辑部发送了这一篇报道。后来,这件事被我逐渐的忘却。有一日,我回到老家。父亲问我妻子老家是不是有石棺墓葬群,我告诉他,确实有许多石棺。父亲从书房里拿出一张《甘孜日报》,指着《康巴周末》中的一个版面,“诺,这不是吗!”当我拿起报纸,看到文章的题目时,我知道这就是我前次所写的。只是由于第一次投稿,忘记了署名,编辑只好用了我的网名“阿都”作为作者署名。我激动地告诉父亲,这是我所写的。父亲也非常的激动,让我一定要笔耕不辍,多写一些这样的文章。

(三)

2009年9月,通过考调,我进入丹巴县城区第一小学校。主要工作是学校的宣传撰写简报。有一天,校长找到我,将一份报纸放在我的面前,对我说:“从今天开始,由你来担任学校的宣传工作。一年里,我希望能在这两份报纸上看到宣传学校的稿子。”看着校长,我只好硬着头皮将这一份报纸捡起来放进口袋里。我参照报纸内容,着手撰写新闻稿件,将这些稿件通过邮箱投递给甘孜日报社,不过每次都是以失望而告终。我也曾有过放下笔头、放下宣传工作的想法。这时,父亲的支持成为我前行的动力,于是我在报纸里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多少个不眠之夜,在报纸堆里终于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摘掉了桎梏自己的精神枷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5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甘孜报社寄来的一张稿费单。我连忙在近期的报纸中找到了相对应的稿件。我如获珍宝,将这一份发表有我撰写稿件的报纸捧在手掌里,欣喜若狂。下午,我走进校长办公室内,将这一份报纸郑重的放在校长的办公桌上。校长激动地将这一则宣传学校的稿件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四百字,然而,在校长的眼里仿佛是一篇最长的稿件似的。最后,校长将这一份报纸挂在办公室内最显眼的地方。“杨老师,今后,上级部门来检查,这新闻就是宣传我校的一个窗口。谢谢。”从此以后,我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在报社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许多作品也因此而荣登《甘孜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

(四)

2014年,甘孜报社发出一则报社招考工作人员的通告,在看到这则通告后,我欣喜若狂,因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员的我竟然也符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这一条件。瞒着妻儿,我风尘仆仆地赶往甘孜报社。在我的眼前,通往报社的路依然曲曲弯弯。在报社大门口,我按照门卫大哥的要求填写好到访记录后,跨进那道我早已熟悉却不敢跨越的大门。这是我第一次跨进报社的大门,每走一步都感觉心脏在剧烈的跳动。

在报社一楼办公室里,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当得知我的来意后,拿出一张表格要求我填写。也许是紧张的缘故,在填写表格的时候,有好几次都填错了内容。这位工作人员连忙又拿出一张表格,让我慢慢地填写。填写完后,我郑重的将表格交到这位工作人员的手里。十几天后,我再次来到报社参加考试。考场设在州民干校内,考试内容几乎为新闻写作的相关知识。下午时分,成绩便张榜公布在报社公示栏里。那一次,我只考了五十分,勉强挤入面试行列。第二日,在报社一楼办公室里进行面试,考官为报社的几位编辑。进入面试的人每人需要抽取一张纸条,纸条上都有三道简答题,有三分钟的考虑时间。看着面前几位考官,我的头脑里刹那间一片空白。也许是内心深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持着我,到我讲的时候,忽然间,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娓娓道来,最终获得几位考官的青睐,获得八十五分的面试成绩。后来,报社的两位编辑来到丹巴,对我进行考察,考察内容为撰写一片关于学校历史的文章,文章写完后,交予两位编辑老师的手里。再后来,接到报社的电话通知,到州医院进行体检,体检结束后,终究没有等到录取通知。我想,或许我离当一名报人还不够条件吧。遗憾埋在心里,更促使我前行。

四十年来,是《甘孜日报》让我的生活多了许多精彩,也让我在人生的路上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在这四十年间,《甘孜日报》记录着历史,也记录着我的人生轨迹;在这四十年里,我和《甘孜日报》始终不离不弃,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于我而言,《甘孜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前进路上的动力,是我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 上一篇:鸟声从树梢滑落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