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与《甘孜日报》同行,将新闻理想写在康巴大地

甘孜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肖宵

康巴大地的每一次花开,“她”都会以灵动的笔触,轻轻描绘;圣洁甘孜的每一次变化,“她”都会以独特的镜头,默默记录;雪域高原的每一次感动,“她”都会以执着的匠心,深深镌刻。

“她”,是一张薄薄的新闻纸,却承载党的思想、人民呼声、甘孜足迹、极致美景;“她”,又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记录甘孜表情、政经脉动、社会变迁;“她”,还是一朵盈盈的智慧云,涵盖图文信息、精彩视频、现场直播。

“她”,就是《甘孜日报》,一份留驻我的青春、赋予我使命、托举我梦想的报纸,一个引领我成长、令我此生不断追寻的精神家园。

奋斗与梦想

2024年,是《甘孜日报》创刊70周年,我也从一个初入新闻行业的毛头小伙步入了不惑之年,细细盘点,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5载,到甘孜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也近10年。可以说,这期间我所参加的每次新闻报道,拍摄的每张图片,剪辑的每段视频,甚至在工作岗位上敲击下的每个字符,都是在努力奋斗、追逐梦想。

对于生长在康定的我而言,从儿时识字断句起,最先接触到的报纸就是《甘孜报》。上世纪90年代那份对开版的大报纸,是康定城区每个家庭的“必备读物”,也是学生们获取甘孜州本土文化知识的“宝库”。每当我手捧着这份报纸,阅读着那些生动的文字,就感觉既学到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久之,便萌发出追求和向往,渴望自己的文字有朝一日能在《甘孜报》上变成铅字。

真正与《甘孜报》结缘,则要等到2012年7月。彼时《甘孜报》早已改版为《甘孜日报》,我则是康定广播电视台专题部的一名记者。当年,为摄制系列纪录片《炉城往事》,我们栏目组邀请甘孜日报社原总编辑郭昌平老师作总顾问。从栏目策划到采访撰稿,郭昌平老师都“手把手”指导我这个主创人员,并推荐我阅读甘孜日报社“寻找《康定情歌》词曲作者”栏目收到的稿件,介绍报社资深编辑白马郎加作民俗顾问,同时提供了多张“老康定”的图片。正是得益于甘孜日报社领导和编辑老师的无私关爱和辛勤付出,《炉城往事》在康定电视台播出后反响极好,这是我编导撰稿的首部人文纪录片,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新闻写作生涯,有了一抹亮色。

纪录片播出后,我对《甘孜日报》更加向往,报社多位编辑、记者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2014年底,在参与“11·22康定地震抗震救灾专题报道”的过程中,我又和报社记者合作采写了部分新闻稿,并首次通过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当在《甘孜日报》上看见自己的名字时,我内心充满自豪。2015年1月,我被借调至甘孜日报社工作,33岁,我终于来到了这个甘孜州新闻工作者向往的“殿堂”。

此后一年间,我在报社新媒体中心从事编辑工作,主要任务是编辑康巴传媒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稿件。当时公众号开通不久,每天只有一次内容发布权限。我的工作相对轻松,也有了“大把时间”和报社老记者们一起外出采访。

2016年初,我正式调入甘孜日报社工作。凭借自己几年来学习掌握的内容策划、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和借调报社期间积累的新闻采访、写作经验,我在自己梦寐以求的编辑岗位上努力工作,用一篇篇稿件、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耕耘着心中那片“方格田”。

使命与担当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笔与纸”到“数与网”,从“黑白双色”到“五彩缤纷”,从一报独秀到全媒矩阵,从单一文图呈现到文图声像齐备……作为甘孜州最早开办的媒体,几十年来《甘孜日报》不断推陈出新,书写历史。

我调入甘孜日报社工作之时,正值新时代奋进号角吹响,媒体融合潮涌激荡。新时代,便赋予我们这一代“报人”新的使命与担当。

2017年1月,我通过竞聘成为甘孜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负责人,之前我采访过的白马郎加老师也竞聘到新媒体中心工作,加上几位“能说会写、能拍会剪”的年轻记者,我们携手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康巴传媒汉文微信公众号实现日均发稿8条、全州首档早新闻栏目“甘孜微报”上线,“甘孜发布”抖音号、“康巴传媒”微博号通过认证并运行, “康巴传媒”藏汉双语新闻客户端(APP)正式上线,《甘孜日报》“两网三微一端一屏一抖”媒体矩阵初步建成……

2017年至2020年初,在州委宣传部、甘孜日报社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通力合作初步完成“甘孜日报康巴传媒”媒体“生态链”建设,打造出一张包罗万象的“移动党报”。

10多个平台上线运行,10000余条稿件(视频)发布,累计获得超过100万用户(粉丝)关注,更有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播放量(阅读量)。从数据上来看,《甘孜日报》新媒体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和新媒体中心的同事们也成为了“全媒采编记者”。

几年间,手持稳定器、腰别对讲机,脖挂照相机、背挎笔记本成为了我们的标准采访姿势;手机不离手,熬夜是好手,热点不放手成为我们工作状态;没有休息日、24小时在线、5分钟内传回有效信息成为我们的工作“周期”……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正因对《甘孜日报》的热爱,我们坚定执着的追求着新闻理想,推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创新,先后涉足了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合力采编了一篇又一篇优质融媒报道。

2017年,我们探访了当时正在修建的雅康高速公路,连续7天以图文直播的形式发布报道,这是甘孜新闻史上首次跨区域的事件直播。我们的报道为全州干部群众勾勒出甘孜州首条高速公路的面貌,详尽披露了雅康高速的建设进度、途经地区和几个控制性工程的作用,展示了建设者们攻坚克难“云端筑路”的风采。经过统计,这一次直播报道的点击量超过40万次,同时采访组采写的多条通讯都被《甘孜日报》选用刊发,甘孜州众多读者关注“康巴传媒”就是始于这次融媒报道。

2018年10月11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我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我们立即派出记者奔赴一线,其余人员在办公室24小时值守,收集相关信息发布图文视频报道,前后方联动报道“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排险”。当时几乎每隔10分钟就会更新一条图文直播,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3条综合信息,微博、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同时启用。工作任务虽然异常艰巨,但我们通过前方记者“组团式”采访,后方编辑“一体化”采编,权威快捷准确地报道此次应急处置全过程。5天4夜的坚守,换来1000多条动态信息,获得近千万次的总点击量,无人机新技术呈现的堰塞湖核心地区VR全景,为应急专家提供了宝贵材料。

几年的探索历程,造就了许许多多难忘的时刻;虽然成绩谈不上亮眼,但我们尽力推动《甘孜日报》媒体融合事业的发展,总算是不辱使命。

家园与乡愁

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到报社阅览室里,翰墨伴着纸香,铺陈为一叠叠报纸,组成一幅“70年长卷”。

这是一部浓缩了甘孜州各项事业发展、康巴大地沧桑巨变的新闻史,也是代代甘孜报人的奋斗史,更是记者与读者依恋的精神家园。

对我来说,在甘孜日报社结识了众多给予我莫大帮助的资深编辑记者,有幸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新闻工作者一起工作。《甘孜日报》,就是一个“温暖的家”。

与“家人们”的手足之情,在一次次采访和一回回记录中,穿越时空、愈久弥深。

2020年庚子之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州道孚县接连发现多起“确诊病例”成为“重灾区”,甘孜州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当时我们甘孜日报社4名记者和甘孜州广播电视台5名记者被抽派到道孚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我们简单分工后奔赴各个点位,采写了多篇生动的新闻报道。在医院,我们记录下道孚首批治愈患者出院的时刻;在集中医学隔离点,我们捕捉到工作人员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的暖心瞬间;在道孚县城,我们拍摄下基层干部各处奔忙为居家群众送物资上门的生动画面。策划、采访、拍摄、写稿、剪辑、排版、发布......新媒体“矩阵”平台较多,每一篇新闻报道都需要“精细化处理”和“流程式审校”,我们每天戴着口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彼此加油鼓劲以缓解疲惫。当时最为“冒险”的一次采访,则是我和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探访疾病防控工作组,到隔离区记录“疾控卫士”为集中医学观察隔离人员采集咽拭子的过程。我清楚记得,当被口罩、连体防护服、护目镜、医用帽、防护手套、鞋套“全副武装”后,我瞬间感觉到被闷热的空气包裹,头、手活动非常不便,尤其眼镜起雾导致视线极差,拍摄采访非常困难。我们将后背放心交予彼此,一边前行一边拍摄,生怕“一寸皮肤暴露在外”,在隔离区3小时终于采集够新闻素材。当我离开隔离区脱下防护服、摘掉护目镜的时候,“家人”们纷纷上前问候关心,如同冬日里的一缕缕阳光,温暖而耀眼。

2020年9月15日,以“感恩奋进新甘孜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建州70周年快闪活动在康定市进行。这场活动是州委宣传部策划的庆祝甘孜州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当年我州首场快闪活动。我和6名同事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的策划、组织、拍摄和制作,前期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几易其稿后才确定了方案。7个人盯着一块屏幕看视频学方法、30多页手绘的“站位图”、办公室里叠起来的方便面盒、康定情歌广场上的“极限拉扯”……当时艰辛的创作过程,都成为难能可贵的经历,我们的合作也取得了“共赢”的效果。经过多次排练,活动当天“时代楷模”其美多吉,“溜溜歌者”毛云刚以及8位甘孜本土歌手来到现场,与全州各界代表齐声歌唱。9分多钟的时间,“康定情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三首经典歌曲旋律依次响起,通过多机位高清录制的视频后在各大网络平台播放,为“圣洁甘孜”送上了诚挚祝福。快闪活动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在各大网络平台、移动端发布,引发全国网友热烈反响。视频中各民族干部群众组成3个同心圆,跟着旋律挥舞红旗放声歌唱,充分诠释出“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心连心”的精神内涵,而未在视频中“露面”的我们摄制组成员,也如同颗颗石榴籽一样和大家紧紧抱在一起。

在这些年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我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共同的使命和担当,把我们凝聚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而那些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则是大家挥之不去的乡愁。

我想,正是这份对故乡和家园清澈的爱,激发了我的新闻理想,让我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赶赴新闻现场,倾尽全力采访报道。

70年,25550天。从一纸风行到向“云”而生,《甘孜日报》一直都在时代潮流中发展。过去9年,我一直都与《甘孜日报》同行,未来,我们还将一起走下去。

相信我们,终将会因记录时代而被时代记住!


  • 上一篇:在光明路的尽头
  • 下一篇:我与甘孜日报的情结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