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一针一线承载的祝福

甘孜日报    2024年09月03日

◎初见

传说

公元约641年的春夏之交,芭蕉叶恣意舒展时,有一行人牵牛骑马、驮宝载物,浩荡而来。人群之中,有位少女光彩夺人,只见她头戴凤冠、身着霞披,正驻足山道之中,放目眺望群山。这位少女并非平常百姓,而是大唐的文成公主,她辞别故土、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本是深闺之中不识愁滋味的少女,却在转眼之间变成了无所依赖的漂泊之客,她望断群山不见繁华的长安,望穿秋水不见翠绿的麦田,心里不禁愁绪渐浓。途经巴姆山时,天色忽变下起了霏微细雨。婢女慌神间,随手折了一片芭蕉叶,披盖在公主的背上遮雨。

用芭蕉叶为公主遮雨,虽是婢女的不经意行为,却留给了乡城人无尽的念想。

乡城人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文成公主,便在连衣裙的背部嵌了一块足有一尺见方的绿布,并取名为“贡热”。从此,乡城人将这一段美丽并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负于背上,于青山绿水风流岁月间一代代传了下来。

传承

离乡城县城不远的尼斯镇边边哨村,山清水秀,气候适宜。在这里,曾有许多手工做 “疯装”的师傅。如今,机器代替手工,能熟练缝制“疯装”的师傅屈指可数。益西土登是乡城小有名气的“疯装”缝制老师傅,他就来自边边哨村,并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去年,益西师傅得了眼疾,看东西开始有点模糊,亲手缝制衣服越来越困难,于是,他手把手教徒弟。他说,缝制“疯装”的手工艺,世代相传,心灵手巧,才能练成一位老裁缝。自己从13岁学到16岁,织布、染色、打浆糊,一点不能错,师傅手把手的教,徒弟就认真刻苦的学。

制作一套纯手工的“疯装”,大致需要七个步骤。从挑选羊毛绒开始,最细的羊绒才能成为氆氇;染色,染成“热让”“楚切”“热微”“颜墨”等八种艳丽的色彩;百褶,裙摆内折外折,用皮打108个;在胸襟处镶嵌10个三角布料,分别代表着财富、福寿、牲畜、先知、土地;背部镶嵌的方形垫背被称为“贡热”;最后,袖边和双肘处镶彩色布料,裙边镶1厘米粗的红色羊毛条,这样才得以完成一套得体的“疯装”。

“疯装”有个特点,就是穿法独特,右襟在里左襟在外,与其他地方恰恰相反。据考证,“疯装”个性鲜明、设计大胆、用料独特,兼收并蓄了乡城土装、纳西族的齐膝围裙和唐代宫女装的风格特点,后逐步演变成为乡城特有的地域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在那个观念保守、交通闭塞的年代,乡城人将汉、藏、纳西三个民族的风格融合,实为一种大见识、大勇气。

“疯装”的祝福

倘若有天,能走在乡城的路上,纯洁的白藏房,宁静的桑披寺,年轻貌美的姑娘,穿着艳丽的“疯装”,真是一道美丽的美景线。在乡城,每个姑娘都有几件漂亮的“疯装”,手工缝制的“疯装”,显得更加厚重,色彩和款式也更显经典。县城里的姑娘,总会有两件出自益西土登手里的“疯装”,长辈们会在节日到来之际,找到益西土登做一件新款“疯装”,这代表着长辈对晚辈深深的祝福。

如今,姑娘们已长大成人,益西土登也从一个刚刚拿起针线的小学徒变成头发花白的老师傅,“疯装”的款式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那一针一线中所饱含的长辈的祝福,以及汉藏文明融合的见证。


  • 上一篇:越走越荒凉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