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秋多吉
在电脑排版技术和数字化印刷快速发展的今天,建于300年前的德格印经院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木刻印刷方法。这种传统的手工木刻印刷技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一位名叫中西纯一的日本学者在一篇文章中说:“德格印经院不仅仅是藏民族的文化宝藏,而且其所展现出的精妙绝伦的手工艺术,在亚洲乃至世界文化技术发展历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和存在价值。”
现德格印经院木刻印版总数超过27万块,藏典830部,提供藏文《大藏经》全套的印刷历史亦已有300年之久。位居三大印经院之首的德格印经院库藏的木刻版涉及学科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佛教经典,如《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以及各种论译;二是藏族著名学者的文集,包括医学、逻辑学、历史、传记、天文地理、星象历算、工业建筑、辞书文法、诗词音韵、格言歌谣、音乐绘画、雕刻泥塑和工艺美术等;三是藏传显密宗教仪轨法术等。
木刻书版与画版
德格印经院库藏木刻印版分书版和画版,均是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复制木刻,版材皆采用致密坚硬的桦木。书版两面刻制,顶端有一个手柄,以便取放。刀功深沉稳健,字迹清晰,均采取横书右行,成长条形活页,便于翻阅诵读。书版的规格按其版心边框的横长与纵宽,尺寸可分为特长、长、短、中四种:一种是“箭杆本”,相当于古代一只箭的长度,约60至70厘米;一种是“肘本”,相当普通人的一肘的长度,约40厘米;一种是“短小本”,长约25厘米;还有一种是特长,在80厘米以上。书版的宽纵约5至7厘米,厚约3厘米。珍贵的经典著作,函书名以画纹或佛像装饰,并配以插图。
德格印经院所收藏的木刻画版有887块,画版大的高100厘米、宽70厘米,小的高80厘米、宽60厘米,最小的高20厘米、宽15厘米。大部分画版为一面,其题材多为佛经故事的形象描绘,主要是格萨尔故事、历史事件、杰出人物、民族风俗画以及天文医学等。
印刷材料与雕刻工艺
德格印经院的各种传统产业,当地居民的生产劳动都立足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并且全面地支持着传统印刷技术系统的各阶段。包括“瑞香狼毒”的草根造纸方法,均与德格地区的传统产业有关。藏纸是当地居民用传统手工方式制造的印刷纸,是用一种叫“阿交如交”(瑞香狼毒)草本植物根须为原料制造而成。这种纸的颜色微黄,质地较粗厚,但纤维柔软,不易脆,吸水性强,同时还具有防虫蛀、防鼠咬,久藏不坏的特点。印经院的印刷用色通常分为红版和墨版两种。木刻印版的刻制工作更为艰辛,印经院选聘藏文知识高深渊博的名士将所要刻制的图书进行严格细致的三级审校,才可由聘请的藏文书法技艺精深的学者严格按照藏文书法正楷要求开始横版书写工作,他们将图文描绘在半透明的薄纸上反贴在板面上。刻工们依据纸上的色差进行刻制,刻完后编师们在清样上还要进行三校,版面改动较多的必须进行重刻,一般的进行补刻。直至完全准确无误时将印版放在酥油里浸泡一天后,取出晒干,再用一种名叫“苏巴”的植物根熬水洗净晒干,至此一块印版的制作才算全部完成,可入库上架和进行印刷。通常情况下,技艺娴熟的一名工人每天完成一张书版的单面刻制,画版刻制工作量更大。雕刻技工都是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艺人。
印刷时间与印刷工序
因德格地处高寒地区,冬长夏短,约有半年时间不宜印刷,一般每年印刷时间为藏历三月十五日始,九月二十日止。具体印刷操作方法是:各小组从磨墨和裁纸组分别领取墨汁和纸张,负责印刷的工人把裁好的纸一叠一叠放在盛满清水的大盆里适度浸泡,再适当晾干,印工将印版斜放在面前的躺板上,左手拿纸,右手持卷布滚筒,待侧坐一旁的抹墨工人持墨筒在印版上抹匀墨汁后,左手将纸铺放在印版上,右手持滚筒自上而下缓缓推过,左手提起纸张放置一旁,一页书便算完成,如此往复,再将印版翻至背面印够数量,才换另一张印版。待每天印完后,一张张晾干,再清理汇册。印过的印版每天清洗晾干后才能放入藏书版房。装订组便从库房领出印好的书页,按页码顺序将每部书分拣配齐,再将配齐的书分部集放在磨书架上,每函书之间夹一张红纸以示区别,然后用加楔方法将磨书架的书籍挤紧,平放在地板上,装订工人持粗刮刀不断推、拉、刮去超过磨书架框沿书页的毛边,基本上刮平后,又换刀口较细的刮刀再进行推磨,直至书籍边沿完全平整,再涂上红色颜料,稍稍晾干,撤开磨书架,将每函书上各加封面封底,用绳扎紧,左边书头上的函头标签标有简略书名和函序,函序一般是按藏文字母顺序排列。这样,一套书的印刷才算基本完毕,可入库销售。
德格印经院至今保持着的传统木刻印刷技术,是目前世界唯一“活着的文化遗产”。它比起那些封入史册而失去动感和灵魂的“凝固文化遗产”更加显得生气勃勃。不仅具有藏族文化艺术的典型特征,也给世界文化艺术增添了亮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