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在前面的爱》
当火焰般热烈的青春逝去,留下的应该是如水晶般通透的幡然领悟,是对一切迷茫与痛楚的豁然开朗,是最终找寻到内心需求的平和与安静。我想,这就是泽仁达娃的小说《走在前面的爱》所要告诉我们的。
■洛迦·白玛
莎士比亚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
当火焰般热烈的青春逝去,留下的应该是如水晶般通透的幡然领悟,是对一切迷茫与痛楚的豁然开朗,是最终找寻到内心需求的平和与安静。我想,这就是泽仁达娃的小说《走在前面的爱》所要告诉我们的。
记录青春、记录爱、记录梦想,这就是《走在前面的爱》。
小说讲述了年少的泽仁走出山村和牧场,来到跑马山下、折多河边的校园。在这里,他和小伙伴达得、格绒经历了成长的悲喜,经历了初恋的酸甜,也经历了青春岁月的美好与感伤。告别校园后,三人心怀梦想,带着满腔激情重返故乡的山城与村庄,然而,理想与 现实的反差,精神与物质的纠结却让他们一度迷茫。最终,超越个人与欲望的爱渐渐转化为精神指向,引领他们走向了跟自己内心一致的人生道路。整本书表达出的是康巴当代青年用爱心和真情善待一切的心愿,如果把整本小说作为一部戏来看,作为男一号的泽仁无疑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一个演员,同时也是一个观众。在这部戏中,他扮演了一个倔强、率真,有梦想的藏族青年,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感知给我们描述了他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小说中,作者独具匠心,将泽仁这一人物定位于一个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形象,让他作为整个小说内容的一个圆心,这个圆心在自我运动的同时,也带动并辐射出外圈的弧线运动,而小说中的人和事便附着在这条弧线上,被一一呈现给读者。
《走在前面的爱》一书中,语言的特色是不容忽视的。且不说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精彩,单说文字本身,那些充满诗意的语言,那些民间歌谣般的语言节奏,那些风趣、形象的个性化语言都让人不禁赞叹。比如:
“女生扶桌而起时,我便对自己说她的脸蛋盛开过桃花。”
“一缕笑意搅进月辉,那笑从她的嘴角绽开,又像涟漪一样消散。”
“山野里的路,走得人少了,大树就会在路上繁衍自己的儿女。”
诸如此类优美、生动的语言,不仅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审美性。
另外,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也不得不说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比如:“云翳偎着圆圆的月亮。我继续在野地里游荡。有时一蓬花草或者一丛卵石陪伴我很长时间。奔走的情感,飘飞的思绪,许多时候我感觉不到月亮的脚步声,河水也不会声张什么。现在它清澈而温柔,那些大朵小朵的星辰,在浅浅波澜里碎花似的围着我……”看着这样的句子,你会忍不住想要将他们轻声地读出来。有些书是适合看的,有些书则是适合读的,《走在前面的爱》无疑是一本可以读的书。
小说在结构线索的设置也是极有特色的。小说采用双线结构,一条以校园生活为线,一条以毕业后的生活为线,以双线发展推动情节发展。作者并没有将两条线索分出虚实主副,两条线索均在各自的时空平行推进。同时,这种平行又因章节划分而有了交错之感,比如作者第一章写校园生活,第二章写毕业后的生活,第三章又回转写校园生活,双线交错叙述,内容巧妙契合,时空的跳跃带来一种类似穿越的奇妙的阅读体验。但,也许是由于排版的疏忽,书中某些章节出现了两条线混杂在同一章的情况,与整个结构设置及章节划分不太一致。
关于青春、爱与梦想
青春总是和爱有关的。因为年轻,所以可以无所顾忌,可以肆意悲喜。那时的纯真,那时的爱,都是值得用一生去怀念的。
小说开篇写道:“抚摸心灵留住的时光,我先后爱上两位花儿一样的少女。用诗歌的语言说,她俩名叫初恋和最爱。”仅从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来看,两位少女似乎是指意嘎和拥青这两个出现在泽仁生命中的女孩,但是如果这样来理解的话,那么此书与别的青春文学类小说也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但事实是,此书所要表达出的东西却远不是这么简单的。
小说中,主人公泽仁的爱情是不圆满的。如果说,泽仁对意嘎的爱是终止于稚嫩,那么泽仁对拥青的爱则是被现实摧毁的。即使这样,泽仁依然坦然地面对一切,正如小说中泽仁的内心独白:“你能追求爱情的时候,你没有退却和让步,或者说你的情感和心灵是这样做的。你无愧于自己的爱情。”无愧于爱情,无愧于自己的心,我想,这也是本书要传达给读者的。
然而,当爱情在这虚幻的世间也必定归于虚幻的时候,什么才能支撑起我们的生命呢?
对此,作者也在书中作出了答复。爱超越爱情,甚至,也超越生命。于是,最后格绒放下了猎枪;于是,最后“达得说:我的天赋告诉我——你不会成为学者。我的性格又告诉我——你不是走官场的人。我只有走向自己,走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于是,最后找回睡眠的泽仁“对自己,也对未来的日子说,只要我拥有了睡眠,我就可以干想干的一切……”
爱与梦想在经过长长的叙述铺垫之后,终于找到了契合点。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多么痛的领悟”。痛楚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些痛,让我们在一次次的错误与失败中找到生活最正确的方式和人生最深层的意义:让心灵回归最本真的状态,做自己真正倾心热爱的事。
几句或是题外的话
对于小说中描写的那个跑马山下的校园,我并不陌生,因为那也是曾留下我青春痕迹的地方。小说中的男孩泽仁、达得、格绒、冉云、阿比……,女孩意嘎、依琼、曲珍,甚至只有一个代号的“班花”“杨贵妃”,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青春岁月里曾存在过的影像。而那些自习、考试、扫除、兴趣小组、恶作剧……,一件件犹如昨天的记忆,真实、清晰、亲切、温馨。还有那些个性各异的老师们,他们也带着昨天熟悉的影子。我甚至能肯定,小说中的国平老师便是留存在我记忆中的那个文采飞扬的国平老师,而小说中报社的丹叔也就是我心目中那位始终胸怀着慈悲之心的师长。
当然,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小说毕竟不是纪实文学,我无意于从小说中推测那些人与事的真实性、可能性,更无意于从小说中去解读作者。然而不否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时时想到本书作者。对作者,我一直未曾谋面,认知仅限于一些零碎的听说,比如他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久坐,不能使用电子类物品,甚至不能使用电脑写作,但却始终坚持笔耕不辍等等。于是,当小说主人公泽仁最后身患重病,彻夜不眠,却始终没有放弃文学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到作者。我深知,小说人物泽仁并不是作者泽仁,但还是不禁会想象,当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心里一定是充满着如面对孪生兄弟般的深情,他们有一样的爱,一样的梦,一样的坚守和一样的忧伤。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海子的诗句: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对于本书来说,或许我的文字显得过于苍白、浅薄和散乱。那么在最后,请允许我借海子的这两句诗向作者致敬,向永不回来的青春致敬,向所有的爱和梦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