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四川行”活动小记
■李铭暇 孙学花 文/图
七月,正是康定最美的时节,蓝天如碧,绿草如茵。
在这美好的季节,溜溜情歌城——康定也迎来了一场与新加坡的美好邂逅,参加“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四川行”活动的新加坡青年们在康定这美丽的小城里,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康定,探寻康定的民族文化。
情歌广场
开启康定之旅
7月3日下午,参加“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四川行”活动的新加坡青年们抵达康定,他们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周的拍摄。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主办,四川传媒学院承办的优质跨文化体验项目。该活动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向国外青年电影人提供体验中国文化的短期访问机会。外国青年通过自主拍摄制作纪录短片,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推广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
2016年度该活动的主题为“风采·民族·文化”,在省内将拍摄藏族、羌族的优秀民俗文化。来自新加坡和芬兰知名大学的学生将在四川传媒学院志愿者的协助下,从传统与现代交汇、古朴与时尚融合展开文化体验,各自完成一部约十分钟的反映藏族、羌族文化的纪录短片。
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州委宣传部和康定市委宣传部对活动大力支持,部领导向参加活动的新加坡青年详细介绍了康定文化,并就此次活动的选题和他们进行交流,最终确定了“酥油茶”、“青稞酒”、“康定情歌”、“康定舞蹈”等纪录片主题。
虽然经过八个多小时的长途车程,但是对康定及藏族文化的兴趣让参加活动的青年们一扫疲惫。晚饭过后,他们决定在康定城走走转转,欣赏欣赏康定夜景。经过“情歌广场”时,热闹的锅庄让他们产生了很大兴趣,纷纷加入舞蹈队伍中,感受了一把康定特色的“广场舞”。
“情歌村”
感受康定歌与舞
康定以一曲《康定情歌》名扬四海,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Eunice Tan Hui En说,她在很早以前就听过《康定情歌》,此次,她选择了以“康定情歌”为主题进行自己的纪录片拍摄。
她说:“我即将完成的这部纪录片,向人们展示我所记录的康定情歌文化,我希望这部纪录片可以获得奖项,希望有更多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我们拍的这部记录康定文化的片子,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像我一样来康定体验这样的热情,亲身感受这样的文化,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康定。”
7月5日,下着绵绵细雨。一大早,Eunice和制片志愿者姜懿菲、卢星全便冒雨来到了来到了康定雅拉乡的三道桥村。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便是由该村古老的的民歌“溜溜调”演变而来的,也因此,这个小村子被人们誉为“情歌村”。
其时的“情歌村”,因小雨的洗刷更显得清新秀丽,掩映在一片片闪亮的绿意里。Eunice和她的小组在这里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溜溜调”的传承人之一——王泽富。
王泽富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叫做“溜溜情歌缘”的民居接待站,对Eunice一行的来访,他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就着一杯酒,王泽富向Eunice介绍了当地传统的民歌形式 “溜溜调”,同时现场演绎了当地独具韵味的山歌,并讲述了自己和妻子通过唱情歌相识、相爱、相守的故事。
在了解了传统的 “溜溜调”之后,Eunice和她的小组又走访了一支由康定青年组建的人气乐队 “溜溜”,了解了他们对于 “康定情歌”,对于传统 “溜溜调”的看法。在“溜溜”乐队演唱了他们的原创歌曲《溜溜》后,Eunice和她的伙伴们不禁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Eunice说,通过采访和拍摄,她感受到了“康定溜溜调”的独特魅力,她说,以前她只觉得《康定情歌》仅仅是一首被大家传唱很久的情歌,但是在拍摄中,她越来越发现《康定情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代表了康定的文化,它传播了康定人民对和平友好、对美好与爱的诉求。
和Eunice一样,同样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Ong Xiao Hui则选择了传统藏族舞蹈“锅庄”作为她的纪录片拍摄主题。她和她的搭档们拜访了原甘孜藏族自治州歌舞团副团长洛绒益西,并专程赶赴四川省藏文学校进行了采访拍摄。
酥油茶香里
回味康定故事
“糌粑酥油碰撞出我对康定这座城市深深的爱,这次来甘孜州很高兴,特别是康定,《康定情歌》是很有名的,我也会唱,这次旅行收获颇多,我品尝到了酥油茶浓香的味道,了解到了藏民族的酥油茶的渊源,这不是随处都可得到的,此时我很快乐。”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Amrit感言道。
Amrit是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名对电影很感兴趣的女生。对于本次“四川行”,她选择了使她十分感兴趣的选题——酥油茶。
清晨,细雨似乎有些舍不得离开溜溜城,一直细细的缠绵不停,此时也正是各家各户烧茶做饭的时候,踏着细雨的足迹,Amrit一行来到康定“玛拉亚”藏餐吧,看到里面完全是民族特色的装饰,“玛拉亚”的老总西绕正在有节奏的用木茶桶打茶,他是地道的藏族,一看到外国朋友来了,放下手中的活,热情接待,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英语非常地道,跟Amrit交流起来那般自然。此时,从他们的表情看得出,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愉快。“酥油茶是藏族人生活的必需品,其中的原料有大茶叶、酥油、糌粑、牛奶、盐巴、本地核桃等,在传统的木茶桶里制作味道特别好,这些佐料放入也是有顺序、有分量的多少分配。”西绕分享着酥油茶的制作过程。
Amrit聚精会神地听着西绕的讲解,有一种一见如故的亲切感,西绕还唱了一首敬茶的歌曲,让大家特别欢欣。“敬你一碗酥油茶,远方的好朋友,对你说一声扎西德勒,祝福幸福吉祥……”动人的歌曲让大家拍手称赞,大家一起喝着酥油茶谈天说地。
一路品尝着酥油茶,这里沉淀着康定人和外国朋友的真情,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到一股真诚、朴实、善良,这不正是酥油茶里糌粑、酥油相濡以沫的情感流露吗。
说到酥油茶,这里还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民间爱情故事。“叙说了酥油茶的来历。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曾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上结下的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火海殉情。殉情后,美梅措到内地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到羌塘变成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再次相遇。”这则由茶俗引发出的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让Amrit听得非常激动。
木雅文化
定格和谐优美
情歌故乡除了酥油茶地道外,这里还有很多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值得人细细挖掘,说到文化,康定的木雅文化是当地特色文化之一。为了探寻神秘的木雅文化,大家驱车前往位于新都桥镇的让噶岗,合着车上的溜溜调情歌,大家心情轻松愉悦地翻越了折多山,抵达位于新都桥镇的让噶岗。这里牛羊遍野,寺塔林立,是藏区木雅风情的典型代表。当地的居民、木雅人诺尔布带这群新加坡的朋友们走进藏寨,体会木雅文化。
因为诺尔布精通藏、汉、英三种语言,他与这几位新加坡青年的沟通非常顺利。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Amrit仔细向诺尔布询问木雅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藏族人的风俗习惯。
“木雅人的先民,是古代的党项羌,原分布在今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壤的地区,吐蕃王朝将其征服后,称之为“弭药”。现在所称的木雅,即弭药的异写。在吐蕃征服党项羌的过程中,部分党项部落不愿臣服吐蕃,于是辗转内迁,最后来到今宁夏境内,并建立起西夏王朝。木雅藏族的经济结构为农牧兼蓄,半农半牧。其建筑有两种,一种是石木结构的藏式建筑;一种是高碉,今存于康定朋布西乡和沙德乡一带的高碉,是名气仅次于丹巴古碉的高碉。康定市的沙德乡、六巴乡、普沙绒乡、朋布西乡和雅江县的祝桑乡,属西部方言区,操这种方言的木雅藏族,自称 ‘木雅’。”诺尔布详细的向这位外国美女介绍着木雅文化渊源。
介绍完,诺尔布拿起身边的扎木念琴,边弹边唱,最后还和Amrit一起合作完成一首歌曲,边弹唱、边舞蹈,将和谐优美的瞬间定格。
短暂的考察结束了,康定人民浓浓的情意让新加坡大学生难舍难分,这样一场特殊的旅行将在他们心里留下一段难忘又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