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富
一
前些天, 在康定,我们为了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本届康巴艺术节,每日挥汗如雨地排练,一天下来,满身的臭汗,满脸的尘垢。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穿透我们裸露的皮肤,留下一道道黑白相间的图案,辛苦之余,我们依然在北门广场上不厌其烦地将锅庄舞演练了一遍又一遍。一场舞罢,只想瘫坐在地上,然其中之乐趣妙不可言。
康中校,到处都彰显出强烈的文化底蕴,以及悠久的历史。于我而言,那是我的精神食粮,一幅标语、一个展板,都让我驻足观看,并小声地默诵。在林荫道上,我寻觅着青春的记忆,找寻过去的难忘岁月,将自己无时无刻地融入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中。
一间教室内,我们二十五人将领取了的棉被按一定的顺序铺开,第一夜,身下薄薄的一层床垫,身上仅约一公斤的被子,清晨,从折多山顶顺着折曲河吹来的寒风鼓荡在狭长的沟谷中,那寒流从教室门缝里、窗缝里挤了进来,突然间,将我们仿佛置于无边的旷野之中似的,几位同处一室的年轻老师,本来是雷都打不醒的年龄阶段,不过在寒流的袭扰下,从梦中醒来,将那床薄薄的棉被裹了又裹。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爬起床,在教室里走动驱寒。第二天,上级主管领导得知我们的情况后积极争取,为我们增添了棉被,终于解决了睡觉难关。
说到生活,其实与我们在康师求学的生活比较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变,二十几年前,在康师求学期间,伙食团的伙食差不多都是一成不变的莲白肉片,土豆丝肉片……在那个年代里,只要有肉片,不亚于山珍海味。如今,虽然菜的花样有五个以上,不过嚼在嘴里,已没有二十几年前的香味。平时的生活好,嘴已被惯坏了。
二
一声苍凉之音忽然响起,刚才还喧嚣的现场顿时寂然无声,八千余名观众随着舒缓的旋律,内心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当第一乐章的主题曲奏响时,一群身着红色衣裳的青年人踏着激越的鼓点,甩动如云的彩袖,呼啦啦间布满整个广场。此时,从广场的四角转出婀娜多姿的女孩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像仙女一般翩翩而来,最后夹杂在红色的彩袖之中,如精灵一般在红色的世界里翱翔。一百余名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身着甲胄,扛着红黄相间的旗帜如一股平地刮起的旋风呼啦啦地冲进场地中,每一面旗帜上都书写着“岭”字的藏文音节,寓意甘孜大地上曾经身经百战格萨尔王军队的威武雄壮。
在本次开幕式中,锅庄舞独领风骚。锅庄舞,也叫“圆圈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由来已久,本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吐蕃王国时期,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庄”作为藏区特有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在甘孜大地上,因为不同的气候特征、风土人情,呈现出不同的唱腔、舞步等。在第一篇章中,道孚县的玛尼锅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整个锅庄队全由女孩组成,衣服颜色以深红为主,裙子上缀有圆形的图案,舞步的跨度较小,起初为埋头前进,音乐较为舒缓。后来,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每一名舞者都昂起了头,双手在两肩旁举起,手指打开,如佛灯状,并有原地飞速旋转的动作。从这里,结合舞蹈的名称,我们这些局外人看出了一点门道,这舞蹈与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丹巴锅庄队是一支服饰有别于其他队的锅庄队,其中女孩的服饰风格更是一绝。传说丹巴人是西夏王朝的后裔,血管里流淌着贵族人的血液,因此举手投足间尽显高贵典雅。丹巴又是古时东女国的故都所在地,自古以来就出美女。为此,服饰有别于甘孜藏族女性服饰,头上是黑色的帕子,上面用丝线绣满了各式花纹。衣服是长及脚弯的黑色短衫,外面还披上一件黑白相间、用羊毛制成的披衫,下身为一袭华美的折叠裙。舞动中,黑白相间的披衫就像流动的云朵,华美的折叠裙就像孔雀靓丽的羽翅在现场翩翩起舞。诚然,锅庄舞增色的一大因素是华丽的服饰,但最主要的是内涵。丹巴锅庄吸纳了五条沟谷中嘉绒民族锅庄舞的特点,编排出地域文化特浓的老少皆宜、欢快优美的舞蹈。舞动中,张弛有度,时而轻踏慢舞,时而热情奔放,从舞步可以看出丹巴农耕文化的发展之源。
石渠锅庄也是本次艺术节中的一大亮点,石渠县的锅庄舞也叫“真达锅庄”,因发源于石渠县真达乡而得其名。舞蹈动作以剽悍雄健、舒展奔放、活泼开朗为特色。当密集的鼓点敲响,一群身着黑色藏袍的青年小伙和姑娘们甩动色彩分明艳丽的长袖,踏着轻快的舞步向表演场地中涌来,每一位小伙脚蹬黑色的马靴,更加突出了草原小伙的高大。舞动中,脚步以踏和甩动为主,彰显了雪域高原儿女驰骋草原,与风雪抗争的豪迈性格。
锅庄舞,是康巴历史文化的动态展示。可能,每个观众在舞蹈里看到的信息各不相同。然而,作为一个康巴人,我为自己能参与艺术节而自豪,为自己是一个康巴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