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 2017年03月14日
■张巍
我从识得文字起便开始阅读,不停地阅读。母亲说幼年时其他的孩子都是看图识字,指着图片上的红红苹果,假装认识了下面的文字,而我则刚好相反,我认得出文字,却不知道它上面画的就是苹果。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天分不够,我上学后学素描学国画学水彩,画什么都不像,并且至今画画都很难看。
小时候喜欢看书,主要是各种有趣情节的故事,《童话》、《一天一个好故事》、《365夜知识童话》,因为翻阅了太多次,里面有些故事我到现在仍留有印象。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问母亲,或者直接“猜”,直到学会了查字典。有一段时间我患上了轻度的斜视,母亲为保护我眼睛禁止我看书,然而越是限制我的好奇心就越重,于是偷着看,角落里,洗手间昏暗的灯光下,被窝里打着电筒,完全像做贼一样。而且母亲经常来“抓贼”,因为每次都会被骂得很惨,以致她突然出现在我背后或身旁的时候我会全身突然一抖,好像在做一件亏心的事,这个症状延续了很多很多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后来虽然斜视好了,近视眼镜却陪伴了我一生。
我读过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学质量都不怎么好,我在那里没有学会怎么写作文,连基本概念也没有。真正开始学习是在小学四年级转学之后,那一年的班主任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蒙,在她的引领下渐渐开始接触文字。而带给我更多启发的是当时班上的学习委员,一个带着厚厚眼镜的灵气女孩,因为老师频繁地表扬让我非常注意她,不光课堂的作文写得出色,业余生活中更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甚至开始尝试微型小说的创作。她的文字幽默而不失内涵,且经常会出现一些我们课堂上从来没学过的新鲜词汇,很明显她从小的书籍涉猎量是远在我之上的。随着关系越走越近,我受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独立写日记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从刚开始的纯粹模仿,到渐渐形成自己的一定风格,再到得到老师同学的充分认可。那时流行交笔友写信,我们也兴致浓厚地跟着学,明明在同一个班上,用每天给对方写信的方式尝试各种题材各种文体,你一封我一封,不到一个学期就累积了厚厚的一沓,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写出更好的文字,自然而然地去找更多的书来读。多年以后的现在,虽然早已失去联系,但这个女孩带给我的影响启迪我终身不忘。
从小学六年级那年开始做摘抄,这也是二十年来唯一一个坚持下来的习惯,不论多忙从不间断。摘抄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学习笔记,散文,诗歌,小说,工作实务,电影电视剧里经典的台词,某一段唯美的歌词,甚至是随处见到的一句触动自己内心的语言,也会随手把它记下来。前些天整理书柜,居然还发现了前几年做的英语和韩语词汇笔记,英文短文摘抄,唐诗宋词,成语解析,厚厚的几大本,真的很怀念那些年月拥有的心境。以前都是手写,记录在精心选择的精致记事本上,到现在已经基本变成机打,制成文档,也会分享在空间和朋友圈里。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不曾间断过,哪怕再忙,哪怕每天至少一句话,累积至今,都深深刻下了这些年走过的心路历程和阅读的痕迹。
真正开启了阅读之门是在初高中阶段,那几年尽管课业负担很重,但仍有大量的时间被我花在课外书上,攒下一点零用钱,周末的时候就去买书。四大名著是在那几年的假期里读的,《简爱》、《傲慢与偏见》、《蝴蝶梦》等几十部外国文学,三毛、鲁迅等知名作家的全集,武则天、康熙等人物传记,甚至还读了《福尔摩斯探案》《心灵鸡汤》之类的杂书。我一直觉得不管再过多少年,再读多少书,初高中那六年时间的积累是无可替代的,它为我之后一生的工作生活打下了根基。参加工作之前的那几年倾向于文采好的报刊杂志,《感悟》、《小品美文》、《小小说》、《诗词》等等,因为文章短小通俗,读起来比较放松。工作之后的前三年,致力于备战司法考试,每天当然也在读书,案头摆满了各种法条、教材、讲义、习题,一摞就是几十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读闲书。考试通过之后的最近几年重新找回了读书的心情,作品也固定在安妮宝贝、郭敬明、白落梅、叶倾城几个我最喜欢的作家中,并同时在回顾以前读过写过的文字,且不断研读法律精进自己的业务。
时光如尘沙,虽然我早已过了三十岁,依然每天过着读读写写的类似于“文艺女青年”式的生活。泡上一杯咖啡,将一本精装的书籍摆在实木的红棕色书桌上,面前墙壁上是自己的艺术照片,选一支大红色的精致派克钢笔,打上66元一瓶的派克专用墨水,将自己喜欢的语句仔细勾画出来,摘抄之时配上一幅精美的漫画,与友人和自己的心灵共赏,并时时记录下当时、当日、当月、当年的心得、心情、心境。因而这些年来,无论何时何处内心始终丰盈充沛,从未有觉得无聊而需要用什么来打发时间的时候,从不曾觉得生活空虚,而长年累月对一件事的坚守如同坚贞的爱情,它成就了我对人对事对待生命的韧性,它让心境变得平和宽容坚忍豁达,它造化了内心深处的静美气质,而真正在工作生活点滴细节中用得上的收获,便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得以体会了。
很多人认为读书是只有学生才应该做的事,毕业之后只有疲于奔命的生计,哪有读书的必要。有人问我:你多大了,还要读书。我微笑回答:读书是一生都要做的事,与上不上学何关,与年龄何关。
人,总要活一种心情,忙碌不是理由,为生存的疲惫而丢失了享受生活的心情,那么日复一日的苦心经营又有什么意义呢。阅读是我的心情,它一页一页涂抹我生命的底色,让我于喧嚣尘世中远离浮躁,繁忙追逐中心怀静谧,伴我安享每一个日夜于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