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6月06日
日月经天,风雨更替,英雄隐匿在淡淡的花香里纵横捭阖生生不息,康藏大地在春风雨露中欢乐游吟,将英雄的故事和精神深深耕植在灵魂深处不断延展。英雄的格萨尔已经走远,英雄的格萨尔接踵而至——这就是格萨尔文化给予雪域高原特殊的生命张力和顽强的内质精神。
格萨尔文化能够得到清晰呈现和完整传承,民间说唱艺人功不可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英雄格萨尔的故事主要依靠目不识丁的民间艺人以口授心记的方式,以说、唱、舞等形式进行保存、记录、传播和传承。独特的说唱艺术是直接将英雄格萨尔推向世界前台的旗手。说唱艺人在藏语中称“仲巴”或“仲肯”。据全国《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所掌握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大多为康藏人,其中甘孜地区占有较大比例,如德格县阿尼、色达县土登、俄真卓玛等。作为活态传承的创造者和开拓者,民间说唱艺人将说唱艺术层层推进,抵达藏文化的内核,成为藏文化的先驱和旗帜。但由于说唱艺术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格萨尔说唱艺人大多无传人。但经由他们说唱并由一代一代人记录整理的格萨尔说唱本却逐渐流落并流传于民间。格萨尔说唱艺人是格萨尔文化传承传播的典型代表,通常情况下,格萨尔说唱艺人按类型可分分为智态化艺人、闻知艺人、掘藏艺人、吟诵艺人、圆光艺人等五类。说唱形式分为项仲(托帽仲)、铜镜仲、读仲等。
《格萨尔王传》的广泛传播,其影响渗透到雪域大地的民间民俗、文艺艺术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格萨尔文化。如:格萨尔说唱、说唱艺人、格萨尔藏剧、绘画雕刻、建筑等。格萨尔文化在甘孜分布广泛,在德格、色达、石渠、白玉、丹巴等县遗风足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形态各异,是格萨尔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在德格,阿须草原的吉苏雅格康多铭记着英雄格萨尔降生的千古绝唱,岭葱土司记录着先祖格萨尔光辉的善业命脉。在时间的长河中,历经无数民间说唱艺人集体创作、加工、提炼、口耳传承乃至僧侣的记录整理,以此产生了流传至今的文学巨著。同时,也将藏族原生态生活形态系统全面的展现了出来。
格萨尔藏剧是另一种传播形态,是在格萨尔传统藏戏的基础上创立的。在一千多年前,德格竹庆寺第五世土登却吉多吉活佛率先创建了一种仪典式寺庙乐舞——格萨尔藏戏。其表演阵容庞大,通常由一百多个角色相继出场。表演内容贯穿格萨尔王传降诞、赛马称王、降伏四方四敌、成佛等全过程。
到近代,色达塔洛活佛在传统藏戏的基础上结合北派藏戏的艺术风格,创立了藏区独树一帜的格萨尔藏剧。其主要特征是:充分保持了《格萨尔王传》曲多白少的语言特色,以唱腔渲染剧情,以叙事的诗性结构,唱词的音乐结构,组合成一种独特的舞台风格。并以民间传统艺术遭到现代手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写实的布景、灯光和道具达到演、观的具象效果。成为藏区格萨尔藏剧的“范本”。
与此同时,格萨尔文化历经风雨洗礼,更是融入到甘孜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格萨尔藏寨以典型性和独特性极具代表。在色达县色达尔坝区,据传是格萨尔王大将上岭八部首领色尔哇·尼崩达雅领地,色阿拉山脚下至今依然存有尼崩达雅大将的城堡遗址。色达民众为铭记英雄,以石木为料,以想像为源,造就了上大下小呈倒品字形的居所,比拟心中的英雄;藏寨一般为三层,外形呈长方形,三楼四壁皆以柳条编制,形似大将齐肩的长发。其整体造型上宽下窄,形似穿上铠甲上宽下窄的战将,远远看去,一个长发披肩、手执长矛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色达,一幢幢如春笋般的格萨尔藏寨,在朝辉晚霞中,从财神坝子到霍西峡谷,站成了独特的风景;这即是色达人民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更是英雄史诗神界精神的最后延续!
至于格萨尔神迹遗址、风物传说、民间遗风等则更是异彩纷呈,遍布全州各地无处不有。如被称为格萨尔兵器库的白玉河玻,丹巴莫斯卡壁画、石渠经墙等。矗立在色达县城的格萨尔艺术中心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诠释格萨尔文化在甘孜大地上的无限延展的生命力。该艺术中心主体建筑气势恢宏,以格萨尔王在天界(天空)、人间(大地)以及龙母(海)的色彩赋予鲜活的想像空间。四方角楼分别代表格萨尔王征战的四方四敌(魔、霍、姜、门),其内装丰富,集合了唐卡、石刻、藏本、藏剧、说唱、文学、音乐等种类繁多的艺术形态。可以说是格萨尔文化在甘孜活态传承的一个浓缩具象世界。
但是,真正让格萨尔传奇一生得以完整呈现并给人强烈视觉震憾冲击的,无疑是格萨尔彩绘石刻。散居甘孜大地各个角落的格萨尔彩绘石刻艺人们,偏安一隅,不论风雨,将碎片式的英雄故事刻在石头上,连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着色添彩,让英雄的形象直到今日也得以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世人眼前。人离开了神性就容易没了理智,也容易迷失自我,草原之子石刻艺人们生活在一个偏远的神性世界中,他要用自己的自然创作为当代人追回渐行渐远的神性。他们用了神性的石头,灵动了人性的神,把已经回归天界的王又请回了人间,请回到现世,甚至请到了未来。
格萨尔彩绘石刻是藏族美术史上一个创举,它以英雄诗史《格萨尔王传》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再现了格萨尔王及其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邪恶、英勇奋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进走甘孜大地,浓厚的格萨尔文化一如漫天甘霖遍洒在这片雪山草地上。两个多世纪前,格萨尔彩绘石刻就在色达县所在地区孕育产生。一代又一代石刻艺人在英雄神圣的传奇故事中,在史诗包罗万象的圣殿里,不断将石刻艺术推上新的高度。在这个衍生过程中,他们用刻刀在板石上写下信仰,写下对英雄的热爱,写下终生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在那一块块板石上,在那一条条刻痕下,他们让英雄的故事历久弥新,他们让神圣的精神乐园花香四溢。他们在辽原大野,在高山峡谷,在极寒极贫之地,用锲而不舍的艺术风骨和英雄崇拜将格萨尔彩绘石刻延续至今。
格萨尔彩绘石刻——像一面旗帜,以其复杂多变的工艺、精美绝伦外观、源远流长的内在挥洒出万种风情,在这片高地上独树一帜,将厚重的格萨尔文化一层一层推向一个难能可贵的高度。
石刻艺术,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分别在魏晋至盛唐时期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其主要特点为: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锤炼,直至十三世纪,石刻艺术日渐完善并最终获得大成。众所周知的大足石刻算是中国后期石刻艺术的杰出例证了。
这种以造像为主要模式的石刻艺术,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在立体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夸张互补的手法,摹难显之状,传难达之情,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心。强调善恶、美丑的强烈对比,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文字通俗,达意简赅,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着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在选材上,既源于经典,而又不拘泥于经典,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反映出世俗信仰惩恶扬善、调伏心意和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在布局上,是艺术、宗教、科学、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鉴的审美要求;在表现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极富中国特色。总之。这种立体石刻艺术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典范。同时,作为中国石刻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