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酥油茶香

甘孜日报    2018年07月27日

       ◎孔邑

       当稻城正午的太阳热情地把温暖,透过窗户团团包裹着我。惬意地闭着双眼,闻着从茶碗里袅袅升起阵阵酥油茶香,任凭思绪天马行空地穿梭。

       想起二十年前被强烈的紫外线晒得黑红脸庞,略带羞涩的小姑娘,夹杂着半生不熟的汉话来到道班房,问道:“你要俄玛不?(牛奶,当地的牧民经常拿牛奶与我们交换大米,挂面,糖果之类的东西)我那时刚刚到素有世界高城之称--理塘县当了一名公路养护工,对农牧民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于是在一番手势加汉语的讨价还价后,巴姆认真地对我说道:“好了,你我朋友是了。我明天给你一瓶俄玛。 ”当看见她穿着一件已破旧不堪的藏装,就把自己刚买的一件大衣送给了她。工友们都笑话我:“你也是太天真了,这些牛场娃聪明着呢,她要是给你拿牛奶来,不晓得要等到何年何月了。”我听后也觉得无所谓,本来我就没打算和她交换什么。因为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很快就忘了。直到第二天下班回家,远远地看见道班房门口站立着一个纤细的身影,走近一看,原来是巴姆。她一看见我,马上露出一口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说道:“辛苦了!”然后把一瓶浓浓的牛奶递到我面前时,我这才想起昨天的事来。过后,工友们都说:“这女娃儿还地道。”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交往中,我从巴姆连手势夹杂汉语的比划中得知:她家有十几口人,巴姆在家中排行老幺,而女人在农牧民家庭里仍是男尊女卑,女娃儿只能放牧,巴姆和家里的女人每天的任务就是天未亮起床,挤牛奶、打酥油茶、打扫牛羊圈、然后带上糌粑把牛羊从这个山头赶到另一个山头去放牧,她最引以为豪的是放牧不会出现牛羊丢失的情况,每当有牛羊调皮不听话,她就会用一个甩鞭状卷起石块瞄准,哪怕再远都能瞄准目标把那牛羊打得乖乖归队;家里的牛羊是她们赖以生存的宝贝,哪怕是牛羊成群却从来舍不得卖一只,只有过藏历年时才宰杀年老的牛羊的风俗习惯;平时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牛奶、酥油、糌粑、青稞面、很少吃米饭和蔬菜;女人的头发从出生下来,直至西去的那一天也不能剪掉。而我最羡慕的就是她那头乌黑浓密的头发。从来没有用过什么洗发膏,只用到当地温泉去洗洗就行。也从来不会用牙膏,只是从山上采摘一种叫做“通秋”的草根放进嘴里嚼就如同口香糖一样,哪怕从来不刷牙,嘴巴也不臭,牙齿也白白.......在一来二往地交流中,我与巴姆渐渐地成了朋友。

      第一次被邀请到她家去时,正遇狂风夹杂着沙石向我们袭来,巴姆牵着我的手奋力向前走,大概行走了半个小时左右,来到了一座宽敞低矮的藏房前,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年妇女笑吟吟地出来迎接我们的到来。   一进屋内,满满的温暖顿时迎面袭来,藏桌上已倒上了热腾腾的酥油茶。没想到老人竟是满口流利的汉语:“女子,你一个人远离父母到这里,肯定经常想家吧。今后常常到家里来坐坐哦!”一句朴实而简短的话语把我感动得泪水涟涟。怕她们看见,佯装端起茶碗呷了一口酥油茶,立时觉得满齿留香。

      也从那时起,渐渐地爱上了喝酥油茶,爱上那种水乳交融的香醇。

      时间在指缝里里悄悄流逝,巴姆长到18,也是当地藏族姑娘该出嫁的年龄了。男方是一个长相英俊的小伙儿,家庭条件还不错,与巴姆正好匹配。而我们的交往也不再像从前那般频繁,因为工作缘故,一年中偶尔能见上一面。后来从老乡口中得知:她生了个男孩,再后来她和她爱人把牛羊,房屋卖了,搬到理塘县城去做药材生意,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如今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因为工作原因,调往了稻城县。临行前也没能和巴姆一家道别。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们还会见面。

      我们的情谊,有如咸香爽口的酥油茶那般值得怀念。

  • 上一篇:方寸展军威
  • 下一篇:刺绣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