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甘孜旅游将添一抹别样的康巴红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17日

专家学者再次聚焦新龙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

丹霞研讨会现场。

热情接待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考察中。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上月末,我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相关工作。州委书记刘成鸣在会上指出,我州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长江上游生态建设的重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我州绿色发展、全域旅游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8月伊始,我州迎来旅游高峰,各大景区人头攒动。仅8月初的最初几天,稻城县亚丁景区每天接待游客近12000人,同比增长94%,创暑期旅游历史新高;在新龙,“第十八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研讨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拉开帷幕,兼具生态旅游两大要素的新龙丹霞登上舞台,甘孜腹心地带旅游业发展探索的大幕正式开启

齐聚新龙看丹霞

8月5日,近百名专家学者、多家媒体分别从稻城、理塘、甘孜赶往新龙。“新龙与我想象的不同”、“志愿者们服务太周到了”“非常期待这次会议召开”顾不上舟车劳顿、刚到如龙镇,专家学者们就开始吐露心声。

6日上午8时30分,专家学者、州县相关单位代表、媒体等一同参加本次会议开幕式。全体起立、追思默哀,在丹霞地貌及旅游开发领军人物“彭华教授追思会”上,现场不少嘉宾落泪。记者了解到,彭华教授多次深入新龙县,考察丹霞地貌,并积极为新龙县丹霞地貌开发热情奔走,建言献策。追思会的举行让此次“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研讨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多了几分庄重和肃穆,也为与会者心中增添了一种考察开发研究新龙丹霞资源的紧迫感。

当天,专家学者就《新龙红山丹霞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研究》、《新龙红山丹霞地貌景观特色及其对康巴地区旅游格局的影响作用》等作了学术报告。

7日早上6点半,专家学者与媒体共组队伍,乘着挂有会议标识横幅的中巴车,前往130余公里外的银多乡红山丹霞。车行约半小时后,队伍到达了本次考察之旅第一站,乐安乡“波日桥”。

“波日桥”是藏区桥梁史上的奇迹,是目前康藏地区保存最为完好,也是雅砻江上仅存的伸臂、悬挑式迭梁全木结构桥;它安静地横跨河面,身旁相伴的是坚固的钢架桥与延伸的柏油路。“这座桥是藏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新龙日月变化的见证者,丹霞之行有它可是锦上添花。”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汽车朝着下个点位行驶,从车窗回望波日桥,它身下跃动的河水仿佛在说:“丹霞奇迹交给你们了”。

接着,队伍一行先后领略布鲁曼官寨遗址、大盖镇卡瓦洛日雪山、银多乡土木寺。敬献哈达、煨桑祈福,村民们的夹道欢迎温暖了专家学者心窝。一路穿过甘白路,中午13时14分左右,队伍到达了旅程终点红山沟,北部的红山,即为新龙丹霞地貌,藏语名为“绒多巴日”,是藏区少有的红色神山。

快速享用午餐后,专家学者一行便带着氧气、雨伞等装备,朝新龙红层丹霞地貌景观地前进。因该景观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道路为山路小道,汽车无法行进。于是,大家纷纷骑上了由当地老乡牵引的马匹。踩红石、淌溪流、涉稀泥,半小时马程后,队伍顺利达到丹霞地貌核心区。

“快看,红山千年之吻。”一位记者在马背上惊呼。抬头望去,两座红山紧依而立,伴随蓝天、白云与绿草,构成一幅绝妙美景图;在距丹霞地貌最近的垭口处,大家纷纷下马观赏丹霞风光。“壮观震撼、鬼斧神工”,专家学者无不惊叹赞绝伦,即便天气不佳,海拔较高,他们时而交流讨论、时而拍照留恋,高昂情绪一直持续。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童成立说:“现场的丹霞比图片里、视频中的还要震撼,真是不枉此行。”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少华表示,蓝天、白云、赤土三色的碰撞极为壮观,色彩冲击力非常强。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记者税晓洁第五次来新龙丹霞地貌核心区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每次来都是不一样的震撼,今天这么多专家学者亲临现场,我更是感动。”

对税晓洁而言,走进新龙县,凝视雪域高原上这一抹独特的“丹霞”,还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税晓洁遇上了老朋友赤乃俄则。当他第二次考察新龙丹霞准备离开时,在银色一村村口结缘赤乃。赤乃为他表演了自行车车技。如今再次相遇,赤乃已是16岁的大小伙,在红山丹霞的见证下,他们激动拥抱、拍照留恋,甚是感人。

历经2小时左右的现场查勘实地走访后,队伍一行骑马下山,一天的考察之旅接进尾声。在山下稍作休息,吃过便餐后,大家重新坐上大巴,暂别丹霞景观区。

建言献策找新路

地处森林间的河谷、雅砻江谷地,这个名为“梁茹”的县城是全州唯一不与州外接壤的“内陆县”。

长久以来,封闭堵塞了它的发展经脉,连续几代新龙人只能靠种植青稞、土豆、放牧、伐木等原始、缓慢、甚至破坏生态的办法维持GDP。 随着时代发展,“竭泽而渔”方式已经不适应新龙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域旅游大背景之下,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为新龙这个“内陆县”支招。

童成立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一次来新龙行收获颇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无不展现新龙特色,尤其是新龙丹霞特色鲜明,值得开发利用。他建议新龙县率先打通丹霞地貌区交通阻塞,并将红层地貌与人文历史结合,打造旅游生态廊道,让游客能在两三个旅游点间来回;同时,他建议新龙县将马夫马帮组合成专业性团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

在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少华看来,新龙分布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他认为,青藏高原区域内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40多处,这些高原丹霞地貌在形态上往往起伏比较和缓。新龙丹霞的红色山峰超过5000米,无论是颜色还是形态上,新龙丹霞都有着自己的特性。新龙丹霞该如何开发利用?王少华表示,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并且开发时候要低密度,最好能形成国家地质公园的系列。

来自中山大学地理科学规划学院党委书记谷晓丰初遇新龙丹霞地貌,激动不已,赞美有加。他表示,见过很多丹霞地貌,新龙丹霞给他全然一新的感觉;新龙丹霞地貌目前处于壮年期, 红山、雪山、峡谷、溪流、森林、草甸等组合式的风景,加上新龙厚重的藏民族文化底蕴,可谓是难得的旅游资源;他希望广东企业负责人来现场问诊把脉,能够为新龙丹霞找到全新的发展之路。

在新龙县旅游发展座谈会上,贵州省赤水市旅游局局长胡益分享了赤水丹霞旅游品牌发展的经验心得。他谈到,虽然新龙丹霞开发起步较晚,但并非是坏事,新龙丹霞在开发过程中或将遇到很多问题困难,一定要坚定信心,多借鉴其他景区成功开发的经验和模式,力求避免同质化,走出一条属于新龙自身的旅游发展路子,打响“雪域丹霞”品牌。

甘肃交通职业学院教授李志强就新龙红山地质公园如何打造?如何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地质地貌提出建议,即详细筹备地报图、地质图、景点分布图等资料;完善银多乡基础公路设施,注意景点附近裸露的电线电杆等有碍观瞻的细节问题,要在如何作为川西节点,顺理成章地切入国道317、318旅游环线下功夫。同时,加快推进省级地质公园等系列申报工作。

“游客来了,新龙准备好了吗?将来是否还有关于新龙丹霞的研讨会?”四川省藏学研究学会会长助理、常务理事,理塘县作家协会主席巴娃·洛绒贡布在现场发问。他建议新龙县要想打造丹霞景观就要专一集中,成立相应旅游咨询委员会、邀请相关专家、藏学人才加入。最关键一点,要在文化基础上发展旅游,要搞好双语教育,收集民间文化、将文化内涵融入旅游,这样旅游才能长久持续,并且有灵魂。同时,游客来了新龙的基本设施要配套齐全,丹霞开发要养颜更养心。

面对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建议,该县副县长降措表示,该县将以打造“康巴红·甘孜腹心旅游高地”为目标,把银多红山丹霞景区打造成环格萨尔文化旅游圏核心景区,推动拉日马石板藏寨、措卡湖景区开发,让新龙成为连接“格萨尔文化旅游区“与“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桥梁。

该县文化旅游方面负责人唐春蓉表示,下一步新龙将以丹霞红山地质公园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推进新龙全域旅游的发展,并挖掘保护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让它们融入旅游,打造有灵魂、有深度的新龙旅游。

会上研讨、实地考察,历时三天,新龙收获多方良策。这个曾经的封闭之谷,有望成为将来的甘孜腹心旅游高地,有望为我州南路旅游增添一笔重墨,有望成为集人文、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灵魂风光。


  • 上一篇:漫话七夕节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