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金沙江断流浅说

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19日

◎朱明先

金沙江在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次断流发生在公元1216年雷波县以下的江段。《宋史·宁宗本纪》载“嘉定九年,东西两川地震,马湖夷界山崩八十里,江水不通”,便是指此而言的。

金沙江断流时间最长而且出现千涸奇迹的一次是公元1877年,《绥江县志·卷一》以《金沙江之涸》的标题记述:“清光绪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江水陡落数丈。次日更落,河面仅如小溪,浅处可涉。河底现出泥沙,埋没金、银、铜、铁各器物甚伙。三月初九日晨,洪涛骤至,超过迹数丈,泛若龙潭,如夏季水势。沿江拾财物者奔避不及,多被水漂没。事后遍访上流阻滞原因与地点,云、川两境俱不得详,然皆同时涨落。疑山崩水阻必在西陲荒远之地矣。”

金沙江断流距今最近的一次是公元1967年7月,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山崩,堵水近20亿立方,下游水量头一日陡落,第二日骤涨。

除上面3次外,还有5次金沙江断流的记载,叙述如下:

1880年,巧家附近石膏地发生山崩,《巧家县志》说,江水中断三天之久。《云南地质与矿产》记载:“光绪六年(即1880年)巧家红路发生大规模山崩,金沙江断流三天”。

1914年,金沙江上游地理孔因地震山崩阻断江水七天之久。

1920年,金沙江上游当底一带,巨大的岩石崩坍体500万立方。填江,江水不通。

1932年,位于普渡河口上游的老君滩附近山崩,巨石被山洪冲至江中堵塞江流半天之久。据当地老人们讲,崩崖入江,截断金沙江而形成湖泊,下游河谷一时干涸,行人可徒步而过。

1935年12月22日金沙江下游鲁东渡一带发生巨大山崩,江水为之断流。这次断流与《绥江县志》所载民国二十四年出现的“江水陡落二丈余,两岸河底现出”那次断流是一回事。

此外,中游的核桃园、下游的老屋基也发生过山崩填江,造成了江水断流,惟确实年月尚待考证。这样,仅近百年金沙江就有8次断流,可见在更早的历史上金沙江断流自然是层出屡见的了。

上述几例表明,引起金沙江断流的直接原因是大型山崩,崩岩填江。山崩的地点,上、中、下游都有,而以下游最多(指金江街以下的河段)。那么,为什么金沙江的山崩很多呢?1216年雷波山崩和1914年地理孔山崩记载都明确说是由于地震,其余几次记载都没有说明山崩的原因,实有探讨的必要。

山崩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出现?触发山崩的因素是什么?山崩的地质条件须是构造运动强烈,垂直节理发育,岩层倾向和坡向一致;山崩的地理条件须是河流强烈切割,地势高差较大,地形破碎,坡度陡峻的高山峡谷,河流强烈侧蚀的凹岸,触发山崩最主要的因素是地震和暴雨。地震是山崩最强烈的因素;暴雨给岩体和土体增加负荷,软化其中的粘土层,使上面的岩体和土体失去承载,因而导致山崩。

金沙江流域是长江流域中新构造运动最频繁的地区,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运动,不同地区情况又各不一样。有的地质学家研究认为,巧家以上为上升区,巧家以下为升降交替过渡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使地震活动频繁出现。金沙江的上、中、下游地震都很多而且强烈,震中区又大都位于金沙江大断裂带,以及小江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等附近,震级可达到7级左右。1951年丽江大地震、1954年康定大地震烈度均在9级以上,影响几乎遍及整个金沙江流域。频繁的地震,使金沙江沿岸山岩的垂直节理更加发育;形成颇多的脆性块状结构。另外,山高坡陡,江水的侧蚀强烈,凹崖遍布,在强烈地震的诱发下,崩塌乃势所必然。

金沙江中下游,夏秋雨水集中,易于发生凶猛无比的山洪。金沙江下游有三大暴雨区:川西区,滇西区,滇东区。1860年长江发生的流域性特大洪水“屏山县一带,大小船只悉由街心往来”。1924年金沙江下游“天上雨急如倒盆,浪卷波翻山欲倾”。由此可见金沙江这个地区的暴雨确是非比寻常,实为摇撼金沙江岸山体岩基的强有力因素之一。(该文作者为已故中国地理学会会员、绥江文史学者,参加过抗美援朝,长期从事文史研究指导工作。)


  • 上一篇:今天,想起远方
  • 下一篇:透过金沙江堰塞湖看自然灾害中的人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