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23日
◎何才华 文/图
克村 玩泥巴长大的泥塑大师
看见已是50多岁的克村揉捏泥巴就似一种享受,这位康巴汉子凭着心灵和手巧能在把玩泥巴的享受里,揉捏出各种人物和动物作品。克村在当地是有名的泥塑大师,他的泥塑作品多以宗教、历史神话为主,邀请克村上门制作佛像泥塑的客户已排到了两年之后。
见到克村时,他正在邻村一农户的经堂里制作佛像,盘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宗喀巴大师和两个弟子身披袈裟手持经书的泥塑作品神形兼备,这是克村和徒弟多登近半个月的心血。克村坐在布垫上,心无旁骛神情专注地,用木制工具对作品进行打磨,旁边摆放着一盆清水和一筐自制的工具。
出生在乡城县的克村没有多少学问,自小就特别喜欢耍泥巴,用地里的泥巴捏牦牛、捏鸡、捏马,捏什么就像什么,只要见到过的人或动物他都能用泥巴揉捏出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动手能力极强又善于思考的克村从小就表露出了艺术天赋。
在克村19岁时,父亲看到他除了对揉捏泥巴感兴趣,做其他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就将克村送到本县从事佛像制作的泥塑艺人处学习泥塑制作。有了师傅的指点,加上自己对泥塑的悟性,克村进步神速。但学习不到一年时间,已近80岁的师傅去世,虽然当时的克村已具备独立为客户制作泥塑的能力,但他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便独自到西藏拜有名的泥塑大师为师,继续学习深造。
学成后的克村开始到云南、西藏和周边地区的寺庙和农户家制作各类佛像题材的泥塑,与不同地方的同行和大师交流泥塑的造型、上色和揉捏等技法。几年下来,克村对泥塑有了新的认识和自己的见解,技艺也更加精湛,渐渐地,克村在业内已小有名气。
“制作泥塑,每道工序必须细之又细,但首要的是泥土的选取,佛像制作比例很关键,尺寸比例拿捏不好,做出来的泥塑就会很难看,最难的是造型和创意,泥塑不会说话,只有用肢体语言和仪态神情来表现。”克村介绍说到,到目前还没有自己满意的作品,只有下一件作品让自己更加期待。
在从事泥塑的30多年时间里,邀请克村到寺庙、农户家里制作佛像和灶神的客户络绎不绝,现在预约的客户已排到了2020年。克村每到一处都会专心致志,用心打造每一幅作品,从不敷衍。泥塑是脑力与体力并重的艺术,由于年龄偏大体力下降,现在采挖和搅拌揉捏泥巴的工作,都是在克村的指导下由客户或徒弟去完成,自己就专注创作。
2014年,成都一家佛像生产厂聘请克村前去制作佛像模型,虽然有不错的收入,但两年后,热爱泥塑创作的克村就返回到家乡,他认为藏区底蕴深厚的文化环境和土壤更有利于自己的创作。采访中,克村告诉笔者,他所制作的佛像类型多达上千种,现在已有7名徒弟在各地从事泥塑工作,他愿意将制作佛像泥塑这门技艺更广泛地教授传承,自己将在创新和传统的结合上下功夫,做到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保留传统,让佛像类泥塑保持更加旺盛的艺术魅力。
为扩大泥塑艺术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这门艺术,目前,克村准备在家里建设泥塑加工坊,和徒弟一起承接和定制泥塑制品,同时让游客参与领略泥塑的艺术魅力,让传统泥塑技艺走进大众视野。
帕拥尼玛 传统手工艺的坚守者
秋日的下午,顺着清脆的叮当、叮当声,笔者来到乡城县青德镇木朗宫村。错落有致的白色藏房在翠绿田野的映衬下,显得无比美丽。循声走进在藏区远近闻名的金银饰品制作老艺人帕拥尼玛的家,进门便看见位于院门内右侧帕拥尼玛的专用加工坊,从里面传出的敲打银器的叮当声清脆悦耳,让秋季的宁静村庄多了几分生气。
随着机械加工制作的金银饰品不断推陈出新,手工打制的金银饰品逐渐被冷落,在各地以手工打制金银饰品的艺人已寥寥无几,祖传的金银饰品制作技艺正在逐渐消失。但从事金银饰品制作已近60岁的老艺人帕拥尼玛,仍在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传承闪耀着祖辈智慧光芒的技艺。
在乡城县,尼玛师傅的金银饰品制作技艺颇有名气,周边县乃至云南地区的很多群众都会慕名上门,都希望拥有一套尼玛师傅打造的金银器饰品。无论是尼玛师傅制作的藏族男女穿戴的金银饰品还是银碗等日用品,都不含机械化成份,每件作品的每道工序和每个环节都是纯手工制作。
这段时间尼玛师傅将自己关闭在作坊里忙着为客户打制藏刀。尼玛师傅身旁摆放着圆头、平头、月牙头、空心头等祖辈传下来的专用铁制雕刻工具。只见尼玛师傅全神贯注地拿着刻刀在藏刀壳上刻画,手上不停更换雕刻工具,一刀一刀仔仔细细雕刻,刀壳上慢慢呈现出了草绘时的图案,
金银饰品制作技艺是尼玛师傅祖辈传下来的技能。小时候,尼玛就对这门敲敲打打的技艺产生浓厚兴趣,家里6兄妹中,只有尼玛师傅继承了这门传统手艺,其他的兄弟觉得手工制做银饰品工序繁琐,还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都中途改行从事了其他行业,尼玛师傅成为了父辈金银制作技艺的唯一传人。
没有上过学的尼玛师傅从小就在山上放牧,一边跟随父亲学习画画。父亲对他特别严厉,父亲让他绘制的作品如果不合格,父亲就让他重新画,直到合格为止。从牧场回来后,尼玛师傅已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水平,为制作金银饰品打下了坚实基础,父亲便开始教授尼玛融银块、浇铸毛坯、錾花等制作技能。
由于尼玛师傅没有帮手,客户定做的金银饰品或是拿来原料加工的,都得靠尼玛师傅独立去完成。客人往往要等到一年左右才能取到货,尽管时间等的长,来找尼玛师傅制作饰品的客人仍是源源不断。也许是机械化生产的金银饰品太千篇一律,使用尼玛师傅手工制作的物件能触摸到古老的文化。
尼玛师傅介绍到,錾花完成后的藏刀壳还要经过打磨抛光、去污、点蓝上翠等工序后,藏刀壳才算制作完成。整个藏刀在打造中,必须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数万次的锤打才能完成一件纯手工作品,制作一把手工藏刀是一件耗工时,耗体力的工作,没有定力的人是打造不出一件完美的作品。
“ 在过去当银匠,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不用干重活,很多人都愿意学这门手艺,现在却不然,因为学制银手艺至少也得三年,不收学费都没人愿意来学。”由于银饰制作技艺的传承遭到冷遇,让尼玛师傅感到很苦恼,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个行当,将这门祖传技艺发扬光大。
尼玛师傅在几十年的从艺生涯中,不断吸收各地银饰品工艺技法精髓,并在传承中革新改良,以图画绘制的方式总结整理了一整套制作银器工艺技法的资料,包括一些即将失传的手工技法,尼玛师傅想让古老的银器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发扬。
着着 走出大山的民间画师
2018年1月,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奖项,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仪式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举行,来自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乡城县藏族民间画师着着的唐卡作品《南丝路一带缘 藏汉人一家亲》代表四川获得山花大奖,成为本届最年轻的获奖者。
近日,笔者在着着位于县城区的画室里看见历时半年围绕“一带一路、藏汉和睦”主题,创作绘制的大幅唐卡画,色泽艳丽明亮的画中藏汉和睦相处,自由经贸往来、劳作生活的场景栩栩如生,人物形神兼备,整幅画构图严谨,总体布局和颜色协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今年30岁的着着,从小就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每当看到画师绘制唐卡时,就会目不转睛地盯住画笔,不时提出或这或那关于绘画的问题,他的问题经常弄得画师也答不上来。看到着着的绘画爱好和表现出来的绘画天赋,14岁时,父亲带他拜师当地很有名气的勉唐派画师学习唐卡画。
在师傅的教授下,着着从临摹、勾线定型、着色染色、画佛像一步步学起,对画唐卡近乎痴迷地着着,在师傅的指点下学得特别认真,他严格要求自己,把每幅画都当作品来完成。学习唐卡画多则十余年,少则五六年,也许是着着的刻苦加天赋原因,仅三年时间便出师开始独立作画,到云南或乡城周边地区以画壁画、唐卡为生。
据了解,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是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颁奖活动两年一届。着着的唐卡获奖作品《南丝路一带缘 藏汉人一家亲》于2017年5月入选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8年1月,《南丝路一带缘 藏汉人一家亲》从来自全国近2000幅作品中进入4强,经专家从4幅作品中评选,着着的参赛作品最终脱颖而出,获得第十三届山花奖。
在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着着接触了很多画师,经常与他们一起交流,并在不断的摸索与总结中让自己的技艺得到不断提升,为了潜心作画和让更多爱好唐卡画的青年学习唐卡画,家在农村的着着在城里租房开设了现在的画室,并招收了徒弟。目前,着着历时四个月以宗教为题材潜心创作的唐卡画《释迦牟尼》,已投送到第二十届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中国民间艺术产业示范展会上,他想通过参加展会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被列为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藏族唐卡画和藏民族文化。
“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颜料上色的唐卡画,看上去就像人没了灵魂一样。”在唐卡绘制中,严格按照传统绘制程序作画的着着上色所采用的全是矿物质研磨而成的颜料,且工序配料要求严格,为使颜料搅拌均匀提高上色效果,着着自己研制了搅拌颜料的机器。在着着的画室里,摆放着多幅构图起稿好的唐卡画,一张大桌子上百个装满各色矿物质颜料的调色小碗特别显眼。“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精美的唐卡色泽鲜艳,经几百年仍会是色泽艳丽明亮……”也许这是唐卡能在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因素。
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着着,请他去画壁画的很多,通过微信方式订购唐卡作品的上海、台湾等地顾客也络绎不绝,绘画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着着一直秉承质量为上的原则,以每幅作品都是传世之作的态度,一丝不苟地绘制好每幅作品,做到让自己满意,让顾客满意。
一年前,四川省民协组织中国民协专家赴阿坝、甘孜深入生活、文艺惠民的活动。在稻城一座寺院,专家们发现了正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专注画壁画的着着,当看到着着功底深厚,和较强的造型能力,便将着着吸收为省民协会员。
目前,着着正在申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谈及未来的打算,他说到:“藏传绘画技艺博大精深,今后准备注册成立公司,扩大唐卡画的影响,在研究绘画技艺的同时,让传承千年的绘画技艺得到延续传承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