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以信仰之名为文学“招魂”

甘孜日报    2019年04月11日

“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奖杯。

   圣童,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文学博士,澳大利亚大型诗刊《当代国际汉诗》(双月刊)总编、 澳大利亚“国际流散文学艺术研究会”负责人、“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评委会主席,已出版学术类专著作四十余部。

在我州诗人杨单树获得2016——2018年度“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评委会主席、《当代国际汉诗》主编圣童。圣童老师从“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设立的目的、坚持的文学评价标准以及《当代国际汉诗》这本纯文学刊物的办刊原则和办刊方向,一一进行了解答。

圣童老师的讲解,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当下文学创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出路。

下面,我们将以“问”与“答”的方式将其呈现。

       ◎本网记者 唐闯

       记者:“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设立的目的是什么,与其它文学奖项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圣童:“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最初是为《当代国际汉语文坛》和《当代国际汉诗》这两份期刊共同设立的。参评对象是当年度在两份刊物中发布过的所有作品。最终获奖的人数不限,每一次的获奖者可以重复,只要作品够标准,我们不作其他任何限定。因为我们强调,评奖不针对作者,只针对作品。因此,优秀的文学贡献者会赢得无限制性的公平、公正的肯定。

       在《当代国际汉语文坛》休刊之后,参评作品基本被限定在诗写文本、诗学文本以及诗艺文本三个方面,切实做到“英雄不问出处”,不在乎你过去有过什么样的成就、什么样的名气名声,什么样的文化地位,甚至往往相反,越是有成就的、有名气有名声的、有文化地位的人,往往难以在我们这里获得认可,原因无需我说,大家心知肚明。也恰恰是这一点,在汉语诗写圈,这个奖项反倒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记者:您提到了“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引起了很多人关注,可否具体说说,这种“关注”具体是指什么?

      圣童:我们刊物对长篇诗写的推崇和提倡,在诗写者中间引起的反响非常强烈,因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任何语种的诗歌刊物,都不会像我们刊物一样以超长的篇幅刊载诗人的长篇诗写,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会像任何语种的任何诗歌刊物那样,在乎市场、在乎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乎受众群体的感受……我们不会,这些东西我们都不会在乎,我们只在乎诗写者的诗写高度和诗写纯粹度。至于我们为什么要倡导长篇诗写行为,理由其实很简单,只有足够长的篇幅,才能真正体现出诗写者的真正诗写功力和诗写者的真正生命感悟高度。在短篇幅内,诗写的伪装程度就会加大。说句非常本位的话,我们要挑选的其实不是诗写作品,而是诗写者,我们在乎的是诗人本身,只有有了好的诗人、真正的诗人,才会出现好的诗写结果、好的诗写作品。或者说我们一直都是坚持“以人为本”。

      记者:可否具体说说这种挑选的标准是什么?

      圣童:我们的权威是神性本质“形上本体论哲学”系统下的“形上本体论诗学”和“形上本体论美学”。具体来说就是“前沿性”“创造性”“专业性”“权威性”。

     所谓前沿性,即从汉语文学自身出发,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所谓创造性,即摆脱其他语种文学形式的影响而呈现完全自性的表达;所谓专业性,即始终立于文学本质的角度,以恰当的形式对这一文学本质进行陈述;所谓权威性,即对作品的判断立场决不屈从任何非文学本质的力量。

      到了2016年的时候,《当代国际汉诗》的办刊宗旨,也就是我们的选稿标准做了调整,“前沿性”我们改为“预言性”,“创造性”我们改为“抗拒性”,“专业性”改为“客观性”,“权威性”得到保持,而“普及性”被删除。我们强调“以预见性的观念发现优秀的诗人及诗作”“以抗拒性的态度祛除世俗化的功利性诗写行为”“以客观性的立场公平公正地面对所有作者”“以权威性的标准严肃严格地选择稿件”。

      在这样的尺度下进行审读作品,我们就无需任何的担忧,不够就是不够,够就是够,管你天皇老子,标准是客观的,谁也不能进行主观篡改。目前,我们已经颁发了九座奖杯。请允许我不说出所有获奖者的名字,我不希望在任何场合借助任何机会来进行名利方面的宣传。

      记者:当下,文学奖项的颁发总是与奖金挂钩,“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这一奖项是否也是如此?

      圣童:我们的奖项除了我个人出资特别定制一座刻有获奖者名字的奖杯之外,不再有任何物质方面的奖励。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将那些趋利者自动切割在“门外”。至于我们这个奖项的“影响力”,还是那句话,它应该在未来产生“迟到”的巨大的影响力。

       大家可能都知道了,这个星球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在2018年停止了评选活动,为什么?因为利益方面的贿赂丑闻。至于其他奖项,尤其是我们国内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奖项、诗歌奖项,争议也始终不断。这说明了什么?首先说明奖项本身已经丧失了其设立的意义和价值,其次说明奖项的评审过程本身也已经丧失了其客观性,最后,这些奖项本身的权威性从设置之初就严重匮乏。

       记者: 所以说,正是在此非功利性、专业性及权威性的标准下,“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选择了抒情史诗《时间的舞者》?

      圣童:是的。在2018年,在诺贝尔文学奖停止评选的这一年,我们的“当代国际汉语文学大奖”,却一如既往地颁发,并且颁发给了《时间的舞者》这样一部超长、长篇幅的、被众多出版机构和汉语著名诗人所拒绝的诗写作品。为什么?我觉得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的奖项不存在任何物质利益,不存在任何功利心,我们不需要完全外行的大众来给我们的作品打分,这个世界上,权威的专业人士永远只是少数,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有名无实的所谓“评委”,我们有权威的专业标准就足够了。

       记者:当诺贝尔文学奖因丑闻卸下“光环”,今天,我们应该在何种意义上来理解您所说的一份文学刊物和文学奖项应有的“权威”“专业”的评价标准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

       圣童:事实上,我们所“推出”的诗人,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名气”或者他们自身的“影响力”。我们倒是希望刊物“推出”的诗人能够在诗歌界或者是国际汉语诗歌界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这显然不太可能,理由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国际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诗学”学科还没有建立起来呢,我们怎么谈秉持这种诗学本质的诗写结果的影响力呢?

       但是,不能因为这条路难走,所以我们就放弃了,就随波逐流了,相反,我们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批评本质地分析了而不是介绍了西方诸多所谓著名的大诗人的诗歌作品中所存在的问题。坚持才是我们刊物存在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刊物所推出的诗人,在未来的国际汉语诗写发展历史中都将产生“迟到”的巨大的影响力。

       从这些方面来说,其实“影响力的诗人”的问题在我们刊物并不存在。刚才我说了,我们刊物所推出的诗人,他们应当是在未来的国际汉语诗写发展历史,甚至是整体的世界各语种诗写发展历史中将要产生“迟到”的巨大的影响力的诗人。

      记者:这种坚持和坚守带来了哪些变化?

      圣童:由于我们的坚持,从现象上来看,《当代国际汉诗》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知名度。我们的编辑部成员本身就是国际化的,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四个国家,这就使得我们的稿源比较国际化。我可以这样说,获得过中国“茅盾文学奖”的诗人,也是我们刊物的作者,当下不少用英语写作的西方著名的或者不著名的诗人,也都是我们刊物的作者,

      但这不是我们刊物所关注的问题。由于我们刊物所坚持的诗歌理念来自“形上本体论”的诗学观念,所以,我们对诗写结果的要求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现代诗写本质和现代诗写形式,这也就使得众多诗写者的诗写结果难以达到我们的选稿标准,因而无法被我们的刊物选中。

      也恰恰由于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在众多汉语诗写者中间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这种关注的范围可能比较有限,但是这种关注的深刻程度却是非常令我们欣慰的。很多我们刊物的读者会来信跟我交流,告诉我,他们周围的很多诗写者一直在谈论和关注我们的刊物,认为我们的刊物“门槛”很高,很不容易入选。而如果谁能够入选我们的刊物并获得刊载,会在诗写圈中受到羡慕、得到称赞。

       记者:最后,可否请您对《当代国际汉诗》这份杂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圣童:《当代国际汉诗》这份诗歌刊物的创办历史稍微有点小曲折。最初我是在2011年首先创办了澳大利亚文学季刊纸质的《国际汉语文坛》,创刊号在同年3月发刊。但很快,我发现诗歌来稿量很大,目前这份期刊提供的版面十分有限,于是决定再创办一份专门的诗歌期刊,这样作为对《国际汉语文坛》诗歌版面的扩充,我在2011年的8月又创办了一份双月诗刊《国际汉诗》,由于纸质刊物传播比较麻烦,所以,诗刊我们就直接采用了电子版的模式。当时,这两份期刊都是由澳大利亚的“圣汉文化国际有限公司”出品的,刊物运作了两年的时候,出品公司由于一些事务性问题决定停刊,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终止两份刊物,要么联合其他公司重新运作。

       很快,我就找到了另外一家文化类公司,在2013年年初重新申请了两个刊号,同样,还是一份纸质刊物、一份电子刊物,由于之前的刊物名称不能继续沿用,于是我把它们改称为《当代国际汉语文坛》和《当代国际汉诗》。由于纸质期刊在国外发行比较困难,人们更欢迎e-BOOK的形式,所以,纸质的《当代国际汉语文坛》在出刊一年后的2014年决定暂时休刊,准备也向点子期刊方面转型。这样,《当代国际汉诗》就以原有的形式保持下来。

       作为综合的性文学期刊,由于编辑部的编辑成员相对匮乏,我又不想降低刊物的质量,所以出于编辑工作精力的限制,《当代国际汉语文坛》至今没有复刊。

      另外,在2013年11月份的时候,我们开设了当代国际汉诗的副刊《新诗人》,这份刊物没有正式刊号,隶属《当代国际汉诗》,作为补充性内容,为那些“准诗人”所设置。同样因为编辑人手有限,在发刊几期之后也被迫终止了。

       和《国际汉诗》相比,《当代国际汉诗》最初是以汉英双语的形式创刊的,从2013年一直到2017年,每一期都有双语的版面设置,在2018年的时候停止了汉英双语的版面。现在,它基本上就是全汉语的一份诗刊了。(图片由圣童提供)



  • 上一篇:漫步醉心春天雨
  • 下一篇:第三诗章 舞(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