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他弹奏着一曲没有尾声的歌谣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12日

记藏族音乐人格杰白玛

甘南藏族民歌传承人仁科与格杰白玛。

青海民歌传承人久西草与格杰白玛。

迷蕃音颁奖晚会上藏族音乐艺人们合影。

格杰白玛。

迷蕃音协会揭牌仪式。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格杰白玛,甘孜州炉霍县人,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藏族公益歌手,影视制作人,词曲唱作人,冈拉梅朵藏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秘书长,“迷蕃音”栏目创办人,“迷蕃音藏族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协会”会长。

       立志:为传承藏族传统音乐 做点事

       闷热的午后,落实好父母就医相关事宜,格杰白玛立刻赶往成都峨眉山饭店。按照与记者的约定,他将在此地分享自己与藏族传统音乐的故事。

格杰白玛出生在炉霍县牧区,牧场、遍地的牛羊和悠扬的牧歌,伴随着他成长,这让他自懂事起就对藏族传统音乐有着特殊的情怀。初中毕业后,因为羡慕电视上被追捧的明星,也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格杰白玛决定到外地发展。

       离开家乡,格杰白玛在昌都、拉萨、那曲、青海、成都等地演艺厅干着“跑场子”工作。许是与藏族音乐密不可分的渊源,格杰白玛遇到了著名藏族歌手根呷,并有幸成为他的徒弟。日子一天天过去,经过不断努力,格杰白玛逐渐成长为一名藏族歌手。初出“茅庐”,他尝试了藏族流行音乐的各种风格,但他发现自己更喜欢藏族传统音乐。2014年,他在专辑《呐喊》中进行了融合藏族传统音乐的相应尝试,但结果却不理想。

      “我感觉自己像没有任何情感的机器,无法唱出藏族传统歌曲应有的神韵。”回忆当初,格杰白玛一脸严肃。在他看来,自己不能唱出藏族传统歌曲的韵味,根本原因在于自身音乐素养不够,要想突破难题,需要拜访藏族传统音乐艺术家们。

       有了打算,格杰白玛开始为拜访艺术家们做准备。然而,拜访还未开始,藏族弹唱先驱德白不幸离世,这让格杰白玛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格杰白玛告诉记者:“无数个坐在黑帐篷前晒太阳喝奶茶的午后,收音机里德白老师的歌声,随碗口的奶香味漫过整个牧场。可突然间,德白老师永远的离开,这种感觉就像故乡牧场的河流即将干涸,让人惴惴不安。”

      哀痛之中,一条朋友圈动态触动了格杰白玛。在德白老师逝世之际,一位朋友发布了一段纪念文字:“如果让我们为故去的德白老师颁奖,那么在藏族音乐界,德白老师足以配得上终身成就奖。”这条动态直击格杰白玛内心深处,他不停追问自己:“像德白老师一样,创造经典的老艺术家们都会有离开的一天,当他们离开时,他们创造的经典之作也会离去,若干年之后,这些经典还能完整地保留多少?”

      越是追问,格杰白玛越感觉不能再坐以待毙。于是,2016年10月,他开始拜访老艺术家们。不过拜访刚开始,他就听到了不少“杂音”——那么麻烦干什么?那样做有什么用?是不是想宣传自己?

      面对旁人的质疑,格杰白玛没被影响,反而更加坚定了拜访决心,他反复提醒自己:“质疑声多,说明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藏族传统音乐的重要性;我必须要为藏族传统音乐做点事,如若不然,我会难受一辈子!”

      寻找:在传承藏族传统音乐中 认识自己

      青海是格杰白玛的首站拜访地,这个他曾经“跑场子”的地方,他并不陌生。然而这次在青海之行,却让他对“歌手”身份有了陌生感。

    “我是一名歌手!”以往,格杰白玛会大方向别人介绍自己,李毛加的一番话却让他对自己的“歌手”身份打了问号。作为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玛尼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李毛加对藏族传统音乐有着独到的理解,她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事,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不能去做一件有意义或有价值的事,那么对于一个艺术工作者来说就等于有艺无德,有术无品。”

      那段时间,因为李毛加的话,格杰白玛辗转反侧,好在随后的拉萨之行,解开了他的心结。到了拉萨,格杰白玛率先拜访了噶鲁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扎西泽仁。得知来意,扎西泽仁原本计划给格杰白玛两个小时,可实际上,他们从早上8点聊到了傍晚6点。期间,扎西泽仁详细讲述了藏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理念、历史背景、音乐故事等,格杰白玛则认真聆听和记录。

      在向扎西泽仁虚心请教的过程中,格杰白玛突然发现,除开一副好嗓子,自己连藏族音乐风格有几种、藏族音乐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藏族传统音乐有哪些类型等基本问题都不能回答,甚至根本没想过这些问题。面对74岁高龄的前辈,格杰白玛很是惭愧,直呼自己配不上歌手身份。

      告别扎西泽仁,格杰白玛很是迷茫,他不知道,随着扎西泽仁的年老,噶鲁艺术会怎样。他也不知道,在藏族音乐世界里,自己又该何去何从。面对所有疑惑,他唯有继续前行。

      回到故乡炉霍,格杰白玛向国家级山歌传承人向巴曲扎“取经”。六十多年来,向巴曲扎对山歌的热爱从未改变,因为热爱,父亲去世没满四十九天,向巴曲扎唱起了山歌;因为热爱,村里小巷、田野牧场,向巴曲扎随时歌唱。了解到向巴曲扎对山歌的执着,格杰白玛仿佛看到了藏族音乐人该有的状态。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格杰白玛拜访了71岁高龄的藏戏民间传承人久西草。拜访那天,讲到甘愿倾尽一生培养新人时,久西草激动得失声落泪,格杰白玛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一刻,格杰白玛明白了藏族传统音乐在前辈们心中的分量。

     截至目前,他共拜访了56名民间艺人和老艺术家,拜访的艺人越多,他越为藏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与此同时,格杰白玛继续思量着“歌手”这一身份背后那份深沉的含义。

正如他所说:“老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音乐不仅要传唱,更要植根于内心,是深种到骨子里的情怀。只有那些真正热爱音乐艺术,并为之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们才能称之为歌手或舞者!”

     未来:藏族传统音乐需要更多 关注的目光

     如今,格杰白玛进入藏族音乐圈已有十五年。十五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让他学会了思考不同时代藏族传统音乐的生存环境。

     在格杰白玛看来,为谋求基本生存的需要,演艺厅是年轻藏族音乐艺人的首站“学校”。然而,演艺厅是商业场合,为了迎合观众喜好,年轻音乐艺人们不得不学习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更为严重的是,年轻音乐艺人定位简单,觉得能唱、能模仿、能出一两首潮流单曲就是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在平台方面,格杰白玛认为专属藏族传统音乐的平台缺乏让相应艺人只能自娱自乐。具体来讲,多数时候,藏族传统音乐都是其它音乐的点缀,这让新生或者正在努力中的藏族传统音乐艺人没机会登台亮相,长久下来,愿意专心投身藏族传统音乐的艺人越来越少。

      在拜访老艺人们时,格杰白玛专门收集了前辈们对广大藏族年轻音乐艺人的嘱咐。如久西草表示,藏族传统音乐好比音乐这棵大树的树根,大树若没有树根的滋养和支撑,何以枝繁叶茂?但现在许多年轻人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或许是年轻歌手最大的不足之处。

      扎西泽仁希望年轻人能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深入思考,找好传统与流行之间的平衡点;李毛加期待年轻一辈让藏族传统音乐绽放新的时代魅力。

     “通过拜访老艺人,我知道老艺人们为民族传统音乐倾尽毕生,也知道老艺人们在藏族老百姓心中不可替代。我觉得我可以代表广大老百姓,感谢老艺人们的辛勤付出。”拜访结束后,格杰白玛没打算就此结束自己与藏族传统音乐的缘分。2017年9月,为给老艺人们颁发一份特殊的奖项,他开始筹备第一届“迷蕃音”致敬经典颁奖晚会,可质疑再次向他袭来——你有什么资格颁奖?通过这台晚会,你个人能究竟会赚多少钱?

     “只要有人关心藏族传统音乐,质疑我无所谓。”格杰白玛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和初心,虽顶着各种困难,却全公益性地完成了颁奖晚会。尽管如此,格杰白玛仍感到担忧和伤心,一位汉族朋友的对藏族传统音乐的“关注”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根据格杰白玛拜访老艺人的相关资料,这位汉族朋友有了打造藏族传统音乐体验馆的想法。格杰白玛告诉记者:“有人如此重视藏族传统音乐是福音,可反过来看,我希望有更多藏族音乐人有类似想法并付诸实践”

      2019年4月,“迷蕃音藏族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协会揭牌仪式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这意味着格杰白玛要为传承和发扬藏族传统音乐一事继续忙碌。现在,格杰白玛最大的愿望是更多人能加入传承和发扬藏族传统音乐的“大家庭”,齐心协力让藏族传统音乐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

      采访最后,格杰白玛补充到:“人生下来就要生活,但活成什么样?怎样活?有无意义的活都取决于自己。以前,我一直在找路,后来,我找到了传承和发扬藏族传统音乐这条路;现在,我正走在这条路上;未来,我不知道能走多远,但定会坚持到底。”



  • 上一篇:小说连载精选
  • 下一篇:没有了